养护学生言语生命 构建绿色人文课堂
2009-12-24陈俊巧
【摘 要】怎样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以“科学、人文”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全面、人性、发展”的“绿色教育”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言语生命 绿色人文课堂 语文教学
近几年来,“言语生命动力学”“绿色课堂”等越来越受到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笔者作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对怎样在教学中注重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怎样构建一个绿色的人文的课堂,都有一些亲身的研究和实践。下文就此做一些阐述。
一、养护学生言语生命
“言语生命”这个概念,意思不是简单的“言语”加“生命”,而是指人的“生命”特性是“言语”。它是指言语欲求和冲动在外部动因的激活下,驱动着言语主体的言语表现行为和言语教育主体的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行为。言语表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特征,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人的本体发展的综合水平,显示了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因而,语文教育应是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基本需要,是基础性的素养教育。
语文,《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法是“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文教育,从字面意义上指语言和文字的教育。而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教授对其做了深层次的定义——“语文教育,说到底,是引领学生走向言语上的自我实现的人生道路的教育,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这就是语文教育须为学生奠定最基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在人的一切发展中,最高层次的发展是精神的发展。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态度,比一切知识和能力重要百倍。在语文教育中,唯有以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内在精神为根本,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走上言语人生和诗意人生之路,使学生言语上的发展成为一种生命自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呢?
(一)珍视学生的言语天性、个性
让每一个学生的“言语生命”的天性和个性都能得到最大发展是养护学生言语生命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其天性和个性得到最大发展?我认为顺其自然,不求“统一”和“规范”是最好的办法。
言语生命,既然是以人的言语天赋为基础,它就只须养护,而无须过多的规训和惩戒,否则便是揠苗助长。人的言语学习动力最深厚的根源,来自于人自身天性中的言语生命冲动和表现欲求,来自于人对自身言语生命禀赋和潜能的正确领悟,来自于对自己言语才情和个性的发现和欣赏,来自于对言语意义与生命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更来自于对个人言语创化与人类文明进化之间关系的领悟。由此产生了言语主体性自觉和独特的言语追求、言语理想,并在言语创造中形成了作为言语主体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如此,学习和运用言语,就是一种充满着欢欣和喜悦的自然而然的生命活动。学生应拥有选择言说方式和率性发展的自由,应能感受到教育对自身言语天性、个性的理解、宽容、赞赏和扶助。
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不压制学生天性中的言语意向,更不会让他们以哪种所谓规范的言语表达他们想表达的事物。更多的是养护这种自发的言语生命冲动,使率性的言语行为逐渐地提升为言语表现的审美自觉。
(二)导悟法激发学生言语灵性、悟性
1.走入文字创设的境界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看《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宝玉眼中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聊聊数笔,把林黛玉刻画得淋漓尽致。此时我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勾勒林黛玉的容貌,并与电视剧中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比较品评。学生在此番想象中,从作者的言语中获得了一个风流灵巧的黛玉,一个楚楚动人的黛玉形象。联系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学生们在情感上给予了一种深刻的关怀。言语生命的情感性得到了体现。
2.走入作者内心,领略言语内涵
文章的作者与学生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想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章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句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都是非常激越雄壮的曲子,正好能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诗人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于现状,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琵琶曲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激烈的情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千古绝唱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同时隐含当时社会动乱、政治衰落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意义深刻。“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情感体验,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学生们在品读时,老师引导他们通过作者表面的言语去探究内心深藏的言语,对学生言语生命的升华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绿色人文课堂
绿色是人间最灵动、最清新、最沁人心脾的颜色。它象征着无限的纯净,象征着勃勃的生机,象征着璀璨的想象力和无尽的希望。绿色走进课堂,走进教育,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一个升华。绿色人文教育是一种将“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统一的教育境界。这种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和特殊。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有活力、最具塑造性但是也最躁动不安的年纪,而就中国的现状来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校园里,因此教师的关爱指导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怎样为学生奠定一个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其更深层次的功用。绿色人文课堂正是体现语文价值的一个载体,绿色人文课堂主张让学生们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空间里,充分舒展身心、放飞灵性,探究生命的真善美。那么,如何为学生打造这片广袤丰盈、灵动韵致的绿色空间呢?
(一)关爱、欣赏每一位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长期得到爱和赞美的人心态更健康,也更容易去关爱和欣赏他人。构建绿色人文课堂,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老师要发自内心的去关爱、欣赏每一个学生。
高中生是一群正待长成的有梦想、有活力但同时也敏感脆弱的孩子。他们以自己独有的尚未成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学校是他们的世界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语文老师又是其中重要的元素。微笑是语文老师必不可少的。无论你心情如何,看到这群纯真的生命,你应该发自内心的微笑。用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目光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让学生有被关怀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保持无拘无束、心情舒畅、情绪振奋的良好心理状态。与此同时,尽量抽时间与他们多接触、多谈心,用语文老师特有的敏锐去捕捉学生心里的微妙变化。在他们困惑时、忧伤时伸出温暖的手去安抚他们,并尽心帮助他们;在他们愉快时鼓励他们保持这种愉快的心态;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要表示你的赞赏,并激励他们再接再厉。
(二)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
绿色人文课堂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在“师道尊严”方面不再那么固执、刻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多种想法,教师总是板起面孔,将所谓“权威”的讲解或答案硬性的灌输给学生,并不容异议。这样做直接扼杀了学生处于萌芽状态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其开放的心灵就会自动紧闭,并产生防卫。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就得不到发现和发展。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绿色人文课堂则抛弃了这种拘泥、非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而代之以民主、平等、自由、宽松。老师不再将“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以一种“平起平坐”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探讨。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有的学生十分同情刘兰芝的遭遇,有的学生用现代的眼光来批评刘兰芝的不抗争,而有些思想相对成熟的学生则通过此看到了封建社会对爱情和人性的摧残。对于学生们的种种见解,我遵循孔子的教诲:因材施教。尊重差异、鼓励学生思想言论自由是绿色人文课堂的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富于变化,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区”,让他们在不停的互动中引起需求、迸发活力。拿戴望舒的《雨巷》教学来说,“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高中生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虽然我们不提倡早恋,但是这种朦胧的对异性的好感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此讳莫如深,我认为与学生真诚的敞开心扉的交谈与探讨更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同时,对于《孔雀东南飞》、《雨霖铃》、《雨巷》这样的爱情诗词的课文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雨巷》的学习中,我会问男生“你是否也在偷偷地喜欢一个女孩,她是怎样的,是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吗?还是别的?”我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并敢于对老师学生倾诉,不好意思倾诉的可以诉诸日记等。学生们都很有兴趣,这首诗的记诵也特别顺利。
杨叔子教授说:“对人的教育不‘绿,对人脑的开发不‘绿,那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怎能‘绿?”新课程在呼唤开放、灵动又有智慧有活力的绿色人文课堂。让我们精心构建“绿色课堂”,让老师在课堂上“教”得舒服且无负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自在而活泼。让绿色语文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空间,让学生的言语生命在这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空间里得到细心的养护。
作者简介:陈俊巧,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