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读图时代”背景下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策略选择
2009-12-24唐长青
【摘 要】经典文学作品在中学生的人生成长中起着“精神补钙”的作用。然而读图时代的到来,中学生的文化消费呈现即时性和快感化的特征。经典阅读日益受到学生的冷落,一方面与这特定的时代氛围有关,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程式化的沉闷教学方式,也难辞其咎。因此在经典文学作品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经典,激发学生对于经典阅读和探究的热情,接受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哺育,应当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开展经典文学作品教学时的一种策略选择。
【关键词】读图时代 研究性学习 经典 策略选择
今天,以经典为原型背景制作的网络游戏,引得无数中学生如痴似醉,少数青少年甚至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造成精神性成瘾,成绩一落千丈。一些以经典为故事原型的戏说类电视连续剧,也吸引着广大学生的眼球。而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深读,却受到大众的冷落。人们更喜欢听于丹讲论语,更愿意看易中天讲三国,却不愿打开经典原著与古、现代圣哲们对话。因此,有的学者称今天的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视文化”时代,或者称为“读图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中学生的文化消费呈现即时性和快感化的特征。于是文学经典日益走向“非典”,诸如《水煮三国》、《麻辣水浒》以及另类的《诸葛亮日记》、《大话西游》等等这些游戏文字,成了广大高中生寻找眼球快感的对象。此外青春、玄幻系列受到热捧,像《哈里·波特》、《银河英雄传》、《诛仙》、《幻城》等在各大书店也高居销售排行榜前列,意味着一种“泛阅读”正在展开,极易对中学生产生各种思想上的误导。徐鲁在《守住经典这棵树》一文中沉痛地指出:声讯时代的大部分与流行、时尚相关的阅读,都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他提出,假如我们还需要文学,那么“我们必须来抵抗声讯时代的这种‘瘟疫”。“抵抗方式会有许多种,其中之一就是重返经典阅读之乡——‘重读经典”。
博尔赫斯说过:“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也这样陈述他的意见:“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是一个必要的项目。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是的,一个忽视经典阅读的民族,注定将会成为一个目光短浅的族群;一个淡漠经典阅读的国家,无可避免地会患上集体的“精神缺钙症”。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强化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份量,重视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入选高中语文课文就是明证。在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新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条阐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却是令人忧思的。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自觉领悟和执行,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还是沿用接受性学习的一套做法,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备课只求“吃透教材”,上课只求“讲深讲透”。或者打着新课标理念的大旗,教学方式由满堂灌转向满堂问,用琐碎的分析去肢解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火花处于抑制状态,学生听得或一头雾水,或昏昏欲睡,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收到多少效果呢?
另外,长期以来中学文学作品的教学,讲读法一统天下。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从逐句讲解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方法”,因为“这方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叶老的意思是说,这种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机械的理性的分析,代替了学生自身对文学作品丰富的个性化情感体验,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抑制和削弱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使学生日益对经典文学作品产生了疏离感。
可以这样说,现在中学生对经典的疏远和隔膜,一方面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影视文化、网络游戏等娱乐性的快餐文化的强势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在经典文学教学时引领作用的缺失有关。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去亲近经典、走进经典文学作品那丰富多彩的殿堂乐而忘返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开展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性学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着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地说,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1)它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特征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从选题、资料收集、撰写论文报告、展示研究成果等等,都是由学生自己作出主动地去决断,去探索,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接受性学习中被动接受的地位,真正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我国著名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2)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数语文尖子,也不是面向少数文学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在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要主动质疑,积极参与,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兴趣的问题设定自己的研究任务。因此,这一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体学生。
(3)它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旨归的学习方式。众所周知,在接受性学习方式一统课堂的过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常被比作容器与水杯的关系。这种模式指导下的学习,不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而只关注学生对传授的知识掌握得牢不牢靠。而研究性学习则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得新知的过程,更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实现了对传统学习方式——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三个超越,真正实现了“学生本位、能力本位、实践本位”,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完善人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那么,经典文学作品是否适合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呢?在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文学作品的核心特质是“以情动人”,因此教学上也应该讲究情感性,即文学作品更适合诵读品味,更适合个体感悟。如果在经典文学作品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有理性戕害情感之嫌。
事实真是如此吗?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的解读具有多元性,这为经典文学作品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充分的研究潜质。按照现代阅读理论,文学作品的多元性解读特质,首先是由文学作品本身的开放性决定的。罗曼·英伽登提出了一个文学文艺理论的关键性概念——“未定点”。在他看来,未经阅读的作品只是“潜在的存在”或者“可能的存在”。文学作品中留有大量的“未定点”,可以允许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填充”和具体化。其次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也是由解读的主体的异质性决定的。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在解读的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构成了一个三极的格局,解读主体即读者这一极直接关涉到阅读的结果。读者的千差万别,决定了解读的多元性。
而以往我们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受传统文章学解读方法的影响,往往无意取消或有意地忽略作品的未定点,赋予其单一的“确定性”,一段时期更以单纯的政治或道德的价值判断标准来评判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如《项链》一文,新课改之前教材和教参大都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纯粹批判的方法来要求教师们照本宣科的。至于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个人见解是可以忽略不论的。可以想见,这种随意给文学作品人物贴政治标签、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感受的教学做法,怎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怎么不令学生上课时昏昏欲睡、对经典文学作品敬而远之呢?
我们在经典文学作品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接受式、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新精神;用心灵唤醒心灵,用智慧去点燃智慧,激起学生对经典的热爱,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接受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滋养,获得“精神补钙”的作用。从这个层面来讲,开展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性学习,即是当前读图时代背景下的策略选择。
作者简介:唐长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