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对声乐教学的启示

2009-12-24谭红星

艺海 2009年11期
关键词:意义学习罗杰斯歌唱

谭红星

作为一名酷爱声乐艺术,在教学一线耕耘了十余载的高校音乐教师, 对于声乐教学,我自始信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戒训。因为声乐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声乐教师如果脱离了舞台,少了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再多的语言付诸于教学实践也是显得苍白无力的。所以说,融合肢体、心智、情感等等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教学,老师自己不会很好地唱,是教不出好学生的。繁多的感觉、意念、表象等抽象名词,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让初学声乐的学生们很难找准适合自己的歌唱路子。自从接触了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我豁然开朗,贫瘠的声乐教学语言因为有了这个理论,顿时也变得丰富翔实起来了。

人本主义的学习论者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他们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由此,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他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是类似心理学上的无意义学习,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类是意义学习,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后一种学习不仅仅是增长知识,而且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

下面就结合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来谈谈自己在声乐教学中的体会。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今年我带了这样一位高考生:嗓子出奇地好——音色明亮、音质纯净、声带又极具张力和爆发力,虽然学唱的时间不长,但像《阿妹出嫁》、《山里人》、《山寨素描》等等这些很有难度的歌曲,连唱几首下来丝毫不觉得累。我非常高兴能收到这样好的声乐苗子,学习歌唱,嗓子条件太重要了!然而,尽管她有优越的嗓音条件,但她那不喜欢练声的毛病又着实让我烦恼。虽然在歌曲处理中,也同样可以给她讲不少的声音要求,但是听她练声你就会发现,她的基本功却又实在是不敢恭维。上课前我也曾尝试着给她多练练声,但每次都给她“老师,我还是不习惯练声,就直接唱吧!”这句话给终止!由于距艺术类联考的时间紧迫,没有充裕的时间给她细扣声音,也就只好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给她提出缺点和不足。我们知道,学习声乐都有“自然——不自然——自然”这样的过程,像这样的学生只是处在一种最最原始的自然阶段,她还没有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无意义学习。

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self—initiated),即便推动力或刺激有来自外界的可能,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歌唱的训练过程,很大部分是“乐器” 制造的过程,制造和演奏这个“乐器”,可以说是我们歌唱发声的全部内容。制造乐器的过程离不开生理活动和心理指导。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就是告诉人们:心理活动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与之相通的歌唱艺术,也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通过“内视觉”和“内听觉”去“想”、去“听”、去“看”的,避免生理活动的紧张,从而轻松完成歌唱。

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pervasive),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学习声乐,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原则。思想上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学习声乐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练才能成功,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在最容易唱的音域里练习,教师要耐心地启发学生去掌握简单、自然,而又科学的发声要领。重点放在中声区的训练,要把中声区唱得没有任何毛病了,再向低、高声区发展。用中声区唱着最省劲儿的感觉来“关闭”高音才是最好的唱法。只要不断地坚持学习,天天苦练,天天琢磨,就能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形成下意识的习惯动作。慢慢地,想的东西越来越少,到了最后,不用想,一张嘴,在所有的音上都能唱好每一字。“没有方法——有了方法——消灭方法”(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学习声乐艺术的全过程。

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他自己掌握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问题。所谓“十年培养一个男高音”,男生训练尤其需要时间去磨练。回顾我十几年的声乐学习,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自己刻苦钻研的学,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一条显现的学习之路——那是在中国音乐学院读大一的时候,老师为了打好我中低声区的基础,课堂上不让我唱歌也不给我练高音,一个学期,反反复复的就只给我练中央C到小字二组C这个八度以内的音。当时,这种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让我练得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八度的基础练习对日后的提高和发展太重要了。接下来的第二年是中低声区和换声区以下音的练习。有了在中低声区没毛病的坚实基础之后,到了第三年,极具挑战性而又富有刺激性的男高音的“关闭”唱法才真正开始。那段时间的练唱就像杂技演员在高空中走钢丝,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整天就是满脑子的“积极地抬软腭”、“声音在头腔膨胀”、“声带拉紧成边缘振动状”、“气息在腰部稳稳地扎住”……弄得整个人像神经质似的。当然,掌握了关闭唱法时的喜悦,那是语言表达不了的。以上只是在声音训练上的几个步骤,要唱好歌,当然还有语言、表演、情感、风格等等其它方面的内容,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阶段性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要把自身的这种体会和感受融入到教学的实践中去。

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也许大家看过《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这本书,这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男低音歌唱家杰罗姆·汉涅斯与40位最光彩(包括当今三大男高音中的帕瓦罗蒂、多明戈)的歌唱家关于歌唱艺术的亲切对话,它可以说是学习歌唱艺术的一部圣典。然而,当我们翻开书的第二页,就会看见黑体且又加粗了的“注意”两字,紧接着,下面写的是:“本书也许会有损你的发声健康。”怎样解释这本书既说是歌唱艺术的圣典,又说会有损你的发声健康呢?老子的《道德经》开头两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正了解歌唱艺术的同行们,也许就不难理解那句话的意思!

学生不结合自身的实际,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没有结合老师的经验和体会在自己身上找方法、找感觉,我想是很难学好唱歌的。为什么知名的教授教出了很多好学生,但仍有不少学生也很平庸,成不了气候呢?我想这就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因素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的真谛也就在于此!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部)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意义学习罗杰斯歌唱
化学“有意义学习”的模型建构及教学建议
意义学习,价值教育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意义学习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特点
提取式学习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对有意义学习的影响——来自《科学》的文献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