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退休不容易
2009-12-24黄羽文
黄羽文
今年11月15日,是鞋厂女工马萃花55岁退休年龄的一天。为了这一天,她远离四川老家已经整整20年了。
鞋厂人事部门于11月上旬开始为马萃花筹办退休前的准备工作。经过到社保部门了解,马萃花在当地退休的条件不符合,因为她实际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限只有10年。根据“企业职工必须连续参保15年才能享受退休待遇”这样一种规定,马萃花现在能做的事只能是等待。
那就等吧!等续缴5年后再选择退休如何?社保部门的回复是“不行”。因为,她不是本地户口,无法续缴。目前,她只能选择退保,领回个人缴费的部分;要么就将个人账户部分转回老家,由个人补上原先集体缴费的部分,然后在老家社保部门继续缴满5年参保费再选择退休。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马萃花急了,她频繁地去找鞋厂老板,抽空到社保部门咨询,得到的答复只能让她彻底失去了信心。
马萃花35岁入厂是事实,如果按照工龄计算已经整20年了。问题是,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账结合后,各地都因地制宜地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有了“地方制度”。 马萃花和多数农民工一样,直到1999年才参加养老保险。在当前全国尚未实现社保转移的前提下,在不足连续15年参保年份的情况下,即使到了退休年龄,她一样无法享受到正常退休待遇。
马萃花陷入矛盾之中。她认认真真地算了笔账:一、如果现在选择退保,她得到的只是个人账户部分约一万元,10年来由企业为她缴纳的部分(大约十来万元)就成了泡影;二、如果不退保,她一样无法领取退休金(集体和个人账户部分共有十多万元),这些钱就只能贡献给打工的城市;三、如果将个人账户部分转回老家,按照老家社保部门的计费方法,需要先交齐之前10年的集体部分,然后续缴之后5年的集体和个人保费,60岁那年便可开始领取养老金,而之后领取的养老金相当于自己先行存放在社保部门那里的“活期存款”。
在这些方法都不可行的情况下,马萃花只能选择等待。而且,这一等待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因为,按照目前的规定,要想跨越这一“藩篱”比登天还难。
那么,当前到底有多少人被拦在不能正常退休的门外?又有多少人在期待着社保的全国接续,从而真正地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参加城市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为2416万人,占在城镇就业农民工的17%。其中第一代农民工大多数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参加养老保险,目前初步估计有上百万人达到了退休年龄。同样,大量流动性很大的白领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他们每次流动而社保“不能转续”的时候,一样面临流失的社会保障,也将可能面临着不能正常退休的尴尬局面。如果将这两个群体相加,无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值得期待的是,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正在制定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将通过降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跨地区资金转移、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衔接等实质性的做法,缓解跨地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问题。目前,这两个办法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征求了意见。相信这两个办法的出台之日离马萃花不会遥远,离我们的期待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