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评价在专业英语听力课程中的运用与自主学习

2009-12-24尹仪英

中国市场 2009年3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

徐 静 尹仪英

[摘 要]本研究以准实验的形式,将新型评价应用于某高校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教学情境。实验结果表明这一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角色的转变,但短期内在听力成绩提高的程度上没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新型评价;自主学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35-0094-03

1 引 言

随着人们对自主学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评价是众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新型评价和传统评价的一点重要区别在于评价目的:前者的目的主要是促学;而后者则主要是用来作出判断(Stephen&Jan;,2008)。目前对新型评价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根据已有文献,新型评价基本可定义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促学为主要目的,由教学主体参与和组织,与教学紧密结合,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唐雄英,2007)

新型评价与教学和学习过程联系更加紧密,能从多角度提供信息帮助学生和教师认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参与评价过程,并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和合作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最终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掌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的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在教学实验中,通过在英语专业听力课中实施新型评价(方式包括学习周记、课堂观察、访谈、听力记录等),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新型评价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作用?

(2)新型评价对学生的听力成绩是否有影响?

(3)教师角色在新型评价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2.2 实验研究

2.2.1 实验设计

在本教学实验中,新型的评价方式为自变量,因变量为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听力水平。实验随机选取两个自然班,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实施前后两次问卷和前后测以及前后两次访谈。

2.2.2 实验时间

评价实验活动从2008年10月13日开始,于12月26日结束,共11周时间。两个班级均由笔者执教,并实施新型评价。

2.2.3 实验工具

(1)问卷:问卷来源于文秋芳,Little,Broady关于自主学习的问卷,共30个问题,5个维度,分别为:了解教学内容(5题);制订学习计划(5题);选择和实施恰当的学习策略(5题);监控策略的使用情况(6题);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9题)。为了打消学生顾虑,特意说明:对问卷中问题的回答无优劣之分,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2)听力测试试卷:本实验采用了两套历年的专四真题中的听力部分来检测实验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听力水平的变化。

(3)访谈:本实验还进行了前后两次访谈。访谈十个问题,涉及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学习资料的选取以及对学习效果评估等几个自主学习重要因素。

2.2.4 实验步骤

(1)第一次问卷、访谈以及前测

实施新型评价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实行了第一次问卷、访谈,试图了解两组英语自主学习状况。另外,对两组分别实施前测,了解实验前的听力成绩,考试题为2005年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试题中的客观题。

(2)实施评价

首先介绍新型评价的理念以及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要求他们记录听力学习周记。周记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是否学会和听懂了听力内容,如果没有,原因何在;是否按计划完成学习目标;听力材料的难易度是否适合自己;回顾自己的进步,反思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思考解决的方法;策略使用的效果如何。另外,笔者通过对课堂进行观察,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进步,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最后还组织学生互评并进行阶段小结。

(3)第二次问卷、访谈和后测

在实施11周的新型评价之后,对两组实行了同第一次内容相同的问卷和访谈,试图了解新型评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作用。后测的试题为2002年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试题中的客观题,目的是检测评价前后听力成绩是否有显著变化。

3 研究结果

3.1 问卷结果

根据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问卷,将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如表1表2所示,实验前控制组在每一个维度上的均值均高于实验组,而且问卷总体均值也高于实验组,但两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和表4中反映出实验后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问卷中五个维度的均值中有四个都已超过控制组,并且问卷的总体均值也超过了控制组,但两组差异仍不具有显著性。

表5中“Leven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中F=0.017,p=0.900证明方差具有齐性,可以做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对实验组实验前后均值比较,可以发现p< 0.05,因此实验前后实验组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在表6中p>0 .05,因此实验前后控制组均值没有显著性变化。

3.2 访谈结果

实验前对两组同学进行访谈,多数学生会在学期初制订学习计划,但是执行力很差。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了解非常有限。当被问及对监控和评价的情况时,多数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其意思,平时就凭主观感觉来估计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些甚至没有评价的意识,只有面临考试时才通过做题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师的角色,学生认为老师主要扮演知识的传播者这个角色。

实验后在对实验组同学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对新型的评价方法持积极和肯定的态度,他们表示新型的评价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了解更多,也更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也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和使用一些适合自己的办法。通过学习目标的制订和学习周记,学习更有方向感和压力感,也能够经常主动反思自己的问题,对老师的依赖性减小了。当被问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表示老师其实是引路人和帮助者,主要靠自己的积极行动。

3.3 听力水平前后测结果

通过以上三个表我们可以发现:实验前控制组的平均分高于实验组,实验后实验组的平均分高于控制组,但均无显著差异。实验前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两组的成绩均有提高,实验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控制组。

4 结 论

4.1 新型评价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1周的新型评价,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提高,特别是第三个维度(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提高最大,另外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策略使用的监控和评价能力也大幅提高。通过这次实验,实验组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负责能力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有研究表明:形成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帮助他们成为终生学习者(Stiggins,2008)。

4.2 新型评价对听力成绩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上来看,实验班实验后成绩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具有显著性。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实验时间比较短,学生对新的评价方法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评价作用于学习并产生结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笔者实施评价的技巧有限,在教学和评价的融合效果上不很理想。

4.3 教师角色的变化

从访谈中发现,教师角色在新型评价中发生了本质变化;教师由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评价者变成了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甚至是合作者。学生由过去的被评价者变成计划者、调控和评估者,成为了学习的中心。这种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Chappuis,S.The BestValue in Formative Assessment[J].Education Leadership,2008,65(4):14-19.

[2]唐雄英,章少泉.新型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和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高鹏,张学忠.大学英语课堂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培养[J].外语界,2005(1).

[收稿日期]2009-08-02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项目,课题编号:JXJG—07—80—2。

[作者简介]徐静(1982—),江西师大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尹仪英(1982—),江西财大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