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2009-12-24

中国市场 2009年35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济增长发展趋势

张 轶

[摘 要]本文从贸易发展及服务贸易的内涵出发,在分析全球服务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阐明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贸易自由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35-0009-01

1 全球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贸易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贸易增长而出现的贸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贸易结构的协调和优化以及贸易对社会再生产引导作用的深化等变化。服务贸易可以归纳为商业性服务、销售服务、金融服务、娱乐服务、通信服务、教育服务、卫生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环境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服务等12 大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球服务贸易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服务的可贸易性增强,全球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服务贸易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新兴服务行业不断出现,全球服务贸易内容日趋增多,部门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运输、旅游)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信息、电信、金融、保险等,即其他服务)。

2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的服务贸易呈高速发展趋势。到2007 年,中国已超过意大利、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7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和第5大服务贸易进口国(根据国家商务部网站整理而得)。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增长。

2.2 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在我国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所占比例很低,并呈现下降趋势。我国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59.7%,而新兴服务业所占比例较低。

(2)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分布不均衡。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属性是人力资本密集型,而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奇缺,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

(3)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管理滞后。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关于服务业的一般性法律,现有立法未成体系。

3 我国针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

3.1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导致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比重较小。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3.2 在保持和促进原有优势产业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产业升级

我国的服务贸易应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也要对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加以适当保护,使其尽快发展。我国可以借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之机吸引外资、引入新的服务种类,以填补国内服务领域的空白。

3.3 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服务贸易人员的业务培训,让其尽快了解和熟悉相关规定及我国服务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筹建服务贸易专业,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

3.4 改革服务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

我国应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深化改革,迅速建立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确立服务行业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另外,我国应加强有关国内服务业的立法工作。对于我国已经承诺开放的服务领域的现行立法,应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进行全面审核和修改;对那些已经承诺开放但尚未立法的服务领域,应按开放程度、开放时间进程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避免立法上的无序现象。

参考文献:

谭影慧.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09(5).

[收稿日期]2009-08-01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经济增长发展趋势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