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研究
2009-12-24柳庆勇罩进
柳庆勇 罩 进
摘要社会传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因素水平,而且还能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从而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此外,社会传播,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间接推动力——不仅可以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而且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社会传播经济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传播密切相关。生产力是一个系统,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组成。一方面,社会传播能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劳动工具生产效率提高,并且可推动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传播能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为劳动者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从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间接推动力。所以说,社会传播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一、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指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种直接推动力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的提高;其二是,社会传播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
1.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的提高
生产力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是主体性因素,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客体性因素。社会传播,可以对生产力因素的水平会产生直接推动作用。
劳动者要发挥劳动功能,首先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劳动力包括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其中,劳动者智力提高,离不开普遍的人类传播活动——知识传播与教育传播。劳动者个体获取知识、提高智力,离不开知识与教育传播,社会劳动者整体知识水平与智力提高,更离不开教育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劳动者要继承这些文明成果,提升劳动者自身水平,必须通过知识传播与教育传播。在人类社会近现代,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知识与教育传播活动模式、形式、规模、效果都得到极大程度改善与提高。借助现代媒介,借助更为多样的传播活动,人类社会整体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在不断提高,并且提高速度越来越快。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劳动力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劳动力的体力因素重要性逐渐下降,而智力因紊重要性逐渐上升。劳动者智力因素提高的直接影响,即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1924年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在该文中,斯特鲁米林认为“脑力劳动与教育程度有关系…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关系,学历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世界首富盖茨不同:如果地球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他的‘诺亚方舟不会带走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财产,但他却一定要带走他的精英团队。因为他明白,有了这些精英头脑中的智慧,他将很快重塑他的财富帝国。”
社会传播活动对生产力因素水平的影响,还体现在影响劳动工具。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他精辟地论述了劳动工具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工具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物化的科学技术。劳动工具的改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包括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攻关与开发过程,而这些过程都离不开社会传播活动,即必须通过科技传播才能完成。可以说。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工具,没有有效的科技传播是不可能实现的。科技传播对劳动工具影响主要体现在_二方面:一是科技传播是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必经之路。二是有效科技传播可以提高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的速度,特别是在近现代,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劳动工具的周期大大缩短,速度大大提高。三是有效科技传播可以扩大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的空间范围。因此,科技传播对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工具会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
知识创新、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必须内化到生产力因索。才能发挥其效用。知识、科技常常以信息形态存在,在其内化到生产力因素过程中,离不开社会传播一知识传播、教育传播、科技传播等。社会传播,是知识、科技内化到生产力因素的必要条件,同时主要从时间、空问两个维度影响知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社会传播,虽然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不具有直接动力的决定性作用,但对其直接动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却有重要影响。
2.社会传播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
生产力系统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构成。但现实生产力还必须依赖于三因素有效结合。社会传播活动对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影响生产力构成因素质量与水平,还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因素积极有效结合、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细化后可包括经营管理者、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厂房、设备、资本、能源、原材料等多种类型实体形态。它们最初并没有效结合在一起成为现实生产力,而以独立的形态分别存在不同空间。生产力因素,只有有效结合后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生产力因素结合包括四种方式:(1)质态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2)量态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客观要求的数量配比。(3)时间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进入或退出现实生产力系统时,客观上要求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在现实生产力中运行所持续的时间长短。(4)空间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联系状态。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必须是生产力因素的四种结合方式的综合应用、有机结合。
企业在组织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转换成现实生产力一进行企业生产时,依赖于企业经营者的科学决策与合理有效运作,而这又必须建立在全面获取生产力因素相关信息基础之上。获取生产力因素相关信息,必须依赖于媒介,依赖于各种社会传播活动。这些社会传播活动纷繁复杂、形式多样,内容主要包括各类经济信息、广告信息(供求信息)、政治信息,等等。
20世纪下半页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世界经济运行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内外政治信息、经济信息、广告信息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进行社会生产,而且关系到产品分配、交换、消费,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同时我们看到,国际社会传播活动积极活跃、不断增加。包括政治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传播等。这些国际社会传播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促进世界经济运行,因为这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生产力因素,也有利于促进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所以社会传播,可以促进生产力各因素积极有效地结合
成现实生产力,促进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推动力
社会传播,不仅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对生产力可产生间接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传播会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另一是社会传播会为劳动者提供精神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产生反作用。适时、积极调整生产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国家政府在做生产关系调整、改进时。必须依据真实有效的社会信息,才能科学决策。因此,获取真实有效的社会信息,对国家政府做出科学决策、调整生产关系,具有积极影响。并且,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速度,也会直接影响国家政府调整生产关系的速度。现代传媒技术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捷。因此,社会传播活动,特别是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的社会传播活动,有助于统治阶级、国家政府及时地、快捷地、广泛地收集种类社会信息(如新闻传播、危机传播等),为其科学决策、调整生产关系提供依据。所以,社会传播有助于及时调整生产关系,进而有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动力、需要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需要精神动力。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相对物质动力而言,精神动力会显得更为重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人类社会多次遭受大规模战争重创、自然灾害浩劫,有时部分区域社会经济几近崩溃。但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精神信仰。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人类社会重振旗鼓、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重建家园。社会传播。则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放大器。通过社会传播活动,可以让更多人精神受到鼓舞、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更大程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结语
人类社会由若干个体集合而成,在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社会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离不开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积极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传播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提高,而且可以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其目的在于为促进社会信息传播创造条件,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什么整个信息工业在过去的30年里成为明星产业,那是因为信息能帮助企业提高其生产力”。另外,社会传播还可对经济发展提供间接推动力。社会传播,不仅可以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而且为劳动者提供精神动力,这都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永应,生产力经济学纲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2]顺青等,技术经济学[M],武汉:武汉理工走学出出版社,2003年版.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赖茂生等,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扬克磊,技术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宋涛,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陶德麟,石云霞,马克思基本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林岗,张宇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