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的成因与对策
2009-12-24相喜伟王秋菊
相喜伟 王秋菊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群体极化的内涵,热后分析了成因。最后针对其危害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网络舆论群体极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效应内涵
“群体极化”这一概念由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正式提出。他说:“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此后,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研究中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拉赛斯皮司与其同事也通过研究证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网络舆论即公众借助网络平台表达的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网民群体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网络领域里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最后他们的想法在形式上会变得更极端,而临时组成的松散群体在经过讨论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群体中易激动、非理性的特点在网民中更加严重。正如凯斯·桑斯坦所言:“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而且频繁地沟通,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从几年前大学生卖身救母事件到轰动一时的“铜须门”事件,再到2007年的“姜岩”事件和“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童”事件,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的“辽宁女”事件和“Die豹”事件,均是我国近几年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效应的典型范例。
二、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效应成因
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可从社会环境、网络媒体和信息传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社会环境原因.
(1)社会心理失衡。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轻型期,社会各阶层、群体利益的调整与重构,这既给公众带来了新的解放感。也施加了新的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原有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多变性,人们的行为模式呈现矛盾性、浮躁性,人们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日渐凸显。网络对国内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负面社会问题上,如山西黑砖窑事件、许静坠楼事件、宝马车撞人事件,大都涉及腐败、弱势群体等敏感话题。一旦此类事件出现,网络便成为各种不满和失望情绪的宣泄平台。网民极端、片面、偏执的观点自然而然地加剧了网民的群体极化效应。
(2)伦理道德滑坡。社会转型削弱了传统伦理的社会控制和行为导向功能,使人们的道德标准出现混乱局面。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如拜金主义盛行、社会公德失落、职业道德下滑、家庭道德缺乏,等等。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网络舆论主体——网民同时也是现实社会的活动主体,必然受到现实社会道德氛围的熏陶。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日益减弱,新的道德观念尚未被普遍接受,二者之间的冲突必然会引发道德危机。相当多的人借助网络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维护社会道德准则,网络成了“实现正义”的最终场所。当网民以道德的名义进行伦理审判和言语攻击时,这种情绪便以惊人的速度感染网民,使其丧失现实中的客观与冷静。群体情绪迅速极化。如在“铜须门”事件发生时,网上几乎全是对“铜须门”的声讨与辱骂,虽偶尔有理性声音出现,也会立即被更为激烈的批评所淹没。
2.网络媒体原因
(1)匿名性与自由性。匿名性是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形式的最大区别。在传统舆论形式中,由于诸多方面的顾虑,舆论主体不能完全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直接导致了意见表达的匿名性。网民可以在完全公开的情况下,毫无顾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如在“Die豹”事件中,出于对“Die豹”言论的极度愤慨,有网民匿名呼吁。匿名发帖公布有关“Die豹”的详细资料,匿名讨论、谩骂。网民的这一特点直接导致了网络舆论的开放性与自由性。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受到各种制度的禁锢,深藏内心的观点与情感,而网络世界虚拟的身份与匿名的形式让人们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感与安全感。正是这种平等感与安全感增加了人们对自我意志的认同,并激发了人们表达与表现的欲望。于是。人们开始选择在网上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在网络把关人允许的范围里,网络可以宽容任何人的任何惊世骇俗的见解。可见,由网民虚拟身份所带来的网络舆论的开放性、自由性是传统舆论形式无法比拟的。
(2)多元性与广泛性。在网络上,人们的言论自由度得到空前提高,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在网络中,当一个人的言论在某一个论坛里不被肯定时,他往往不会采取消极的从众措施来寻求一种自我保护,而是主动转向另一个论坛寻找自己青论的支持者。网络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消除了由人们的孤独感而引发的从众心理,同时更加注重了对个体意志与个人言论的尊重,使更多人的意见得以表达,因此,网络舆论呈现出多元性。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作为舆论主体的数亿万民虽散布于世界各地,但在短期内便可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意见互动。面对海量信息的轰炸,相当多的网民缺乏驾驭能力,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表面上拥有信息无数,实际上却可能茫然无措,致使众多网民在舆论参与中由于盲从而强化某一议题,产生极化效应。
3.信息传播原因
(1)沉默螺旋的消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言均在一个特定的语言场中,是一个系统的互相追求一致与平衡的博弈过程。个人对于环境场反应最主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从众。沉默的螺旋是从众在大众传播舆论领域的典型表现。在网络世界中,沉默者除了大众媒介以外,还有许多信息渠道,不再将传媒意见理解为其他多数人的意见而选择沉默。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找到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近的意见,从而坚信自己的意见。在网络上,由于现实场压力的消亡,屈从现象产生的心理压力降为最小,沉默者将不再屈从,而一部分意志坚定者将被培养成主流意见的反对者:另外,网络还为沉默者提供了表达意见的平台。他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建立自己的论坛、网站,在一个相对的空间中实现自己意见的主流和显性。
(2)议题设置的削弱。所谓议题设置,是指大众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问题,使其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并形成媒介所预期的舆论。在传统媒介上,信息的有限性和新闻信息表现的诸多强势手段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了各种议论中心。但在网络上,信息海量,没有成熟的强势规律,新闻信息总是以最快的速度适时更新,网络媒体对新闻价值的评价变得不甚重要,网民接受信息的自主性和发布信息的自上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网络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时的
议程设置功能对舆论的控制。网络舆论是广大网民对自己感兴趣话题的较为集中的反映,因为网络言论的自发性、原创性,网络舆论的议题应是网民最为真实的整体意见的表达。
三、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效应对策
网络舆论传播中的群体极化效应有其积极作用,如拓展公共领域,营造政策执行环境;提升平等意识,加强公众舆论监督。然而,同时亦有诸多危害,如谩骂与攻击,虚假信息泛滥与低俗文化盛行,网络民族主义倾向与网络舆论监督越界等等。因此,我们应采取各种对策,消除群体极化效应的负面影响。
1.网民自身:加强教育,提升理性
由于我国网络发展起步晚,网民教育落后,网民信息素养较低,致使许多网络群体和个体在网络参与时带有明显的群体娱乐特征,甚至谩骂攻击,揭露隐私,以讹传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任何人都无权将其强加在他人身上。但在发表自己言论时,要有一定原则,不要将他人的个人信息任意披露,天涯网管麦田认为;“言论自由不是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对言论要负责。”对于自己的做法。麦田的解释是“作为网友的时候,我希望我是一个负责任的网友;作为网站从业人员的时候,我希望所处的网站是一个负责任的网站。”网络媒介和电子论坛的出现,也许能真的帮助人类实现自己毕生追求的理想。但当面对拥有自由如何运用自由的问题时,自律比他律更加重要。网络浩瀚无涯,网民不计其数,法律监管、舆论引导等外部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群体极化效应负面影响的消除,和谐网络舆论的构建,必须依靠每一个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2.法律法规:健全立法,加大监管
当前,我国的网络立法还不完善,对网站的监管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在网络立法方面,除对网络中法律自然人以及法人进行明确界定外,还应对哪些行为合法,哪些行为违法进行明确规定。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划分和对利用网络侵犯隐私权如何追惩也应有明确体现。国家应制定更加符合网络行业特点的相关法律,让网络管理者有法可依,也让网民更加了解网络应有的话语尺度。个人隐私权以及经营权的行使,要以法律为依据,但要以不危害他人以及社会公德为底线。另外。我国虽已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规,但总体上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还很不够。2006年6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可谓这方面努力的一个重要成果;同时应强化以论坛版主为主要形式的网络“首领”以及专家、学者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实现实名制,规避非法群聚反应。
3.网络舆论:科学控制,积极引导
针对网民易受权威左右的特点,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加强引导者的权威性,就目前我国一些较有影响的论坛的参与情况而言,每个论坛都有自己较为稳定的参与群体。在这些参与群体中,部分善于表达、分析深刻、见解独特的网民的观点往往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并由此引导、控制着整个论坛的舆论方向。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网络舆论,已成为一些大型论坛的通行做法。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民意表达功能,使民意征集制度化、常态化,为政府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