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动态文字与情感的空间化展开

2009-12-23梁国伟

文艺评论 2009年5期
关键词:动态形式文字

梁国伟 秦 霓

文字是人类随着文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交流传播系统。文字究竟源于声音还是图形,一直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然而,数十万年的人类历史演进,逐步形成了目前由象形和象声两个既独立又统一的系统构成的现代文字系统,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由石刻、兽骨、陶器、青铜、羊皮、竹木与丝织品直至造纸术出现以后的印刷文字时代,文字始终静态地表现在一个平面或立体的空间之内。现代科学技术虽然曾经多方面地改变了文字的表现形式,但是,只是在电子技术出现之后,文字才由静态形式中挣脱出来,成为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型文字形式——动态文字。

动态文字在街道霓虹灯广告、商业展览会、电影、电视、电子游戏、尤其是网络等媒体上的广泛运用,已经使其如同印刷文字一样,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语言符号系统,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符号系统在人类交流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似乎还较少有人进行研究。在我们看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字,作为人类通过命名和抽象事物关系而把握现实的工具,正在将蕴含于其形式之中的情感元素,扩张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动态文字。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既具有语言的逻辑性,又具有艺术的直觉性,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其表征着具有生命本源意义的运动与节奏。因此,它也许会生成一种在较高程度上协调人类理性与情感表达的新型艺术符号。

这样的一种新型艺术符号,在当代网络媒介传播中所具有的特征、功能及其给网络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动态文字的空间特征

文字是人类思维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化虚构,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现实世界的符号系统。在这样一个符号系统里,积淀着人类历史演进中无数的感知、记忆、思考与想象,因此,在这些静态的字符框架里,流动着生命运动的信息。一般来说,无论何种文字,都包含着形体、声音、意义三个元素。因此,文字分为表音和表意两个符号体系。在赞成文字表音理论的阿历克斯•伍•怀特看来,“字体设计的精髓在于将口语中的对等部分转化为印刷形式,口头上的重点相应地变为视觉重点。字体形式的完整性使得视觉信息能够较为轻松地得以阅读。赋予语言适当形式的排印过程称为冰冻的声音:语音凝固为字母;语音组合为单词;单词凝固为短语和句子。”而在中国学者看来,文字并不全都是声音的痕迹,中国的汉字,应该是源于对万物之象有所感触,然后才发出声音,因此,“某一种文字是用形体来直接显示意义的,各个字体虽具有音读,而形体本身并非作为记录语音的工具,并具有直接显示意义的效用,我们称为‘图画文字”。这种图画文字,按照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分类,可以称为表意文字。不过,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对这样以声音和形体的分类很是不以为然,他认为文字本质上是一种身体运动的表征,“莫宋的符号书写校正了千年的书写史,它并不指涉源起(源起对我们无关紧要),而是指涉身体:它不是以形式影响我们(所有画家的陈腐命题),而是以象,以两种能指简切的冲突:每个象形文字底下的象示(象形文字抽取形象的轮廓),画家、书法家的象示(他们依循身体的动作而挥毫)。”德里达进一步扩展了罗兰•巴特的观点,在他看来,如果承认文字表征的是一种身体的运动,那么,这种运动必然具有一种身体在场的空间性和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是从它的铭文的特定空间中向语音、意识和潜意识的回报。因为言语本质上早被它的空间性包围、吸引、规定、标示出来。”因此,“表音文字,不管多么抽象和随意,始终与被再现的言语的在场,与它的一般可能的在场,因而与情感的在场保持某种关系。”在这里,德里达的逻辑思考是清晰的:文字标示着身体的在场,而要恢复这种消失了的身体在场,仅仅依靠文字形状的直接显示或者声音的间接隐喻都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对于文字所内蕴的情感生成空间的连续性想象,才有可能把握文字所表征的意义。这也就是说,文字表征着一个情感化的交流空间。

如果我们把文字看成是一个抽象与凝固身体在场交流空间的形式,它显然就是人类情感活动所留下的痕迹。生命的本质就是运动,从这样的一个意义上思考,动态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释放出了凝固在静态——印刷文字中的生命能量。这样一种能量释放,由于文字构造技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早在静态——印刷文字阶段,设计师就利用文字的字体形状、大小、重量、位置、色彩在平面空间内释放出一种虚幻的运动,就如苏珊•朗格所指出的:“块面的关系,特征的分布,线条的方向,实际上可以说,是各种组成因素在基本虚构空间中构成了空间紧张。”这样的一种紧张,显然只是一种心理性的感知,而数字技术,则将这种源于视觉效果而形成的心理感知,转化成了文字自身的运动,也正是这样的运动,构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形式——动态文字。一般来说,应用于网络上的动态文字有以下几种类型:

1、动态色彩文字

色彩运动文字指的是网页上静态文字通过色彩和光影的流动变化,营造出一种氛围并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意义,一般用于标题、广告、视频字幕,以导引观看者的视觉方向。

2、二维动态文字

二维动态文字指的是在网页平面空间上文字形状的变化及其在这个平面空间内的自由移动。这些二维动态文字通常由形状和运动两个元素构成,进而创造出一种流动变化的形式,其变化不定的形式产生一种张力,扩张出凝固在字体形状和声音中的意义。

3、三维动态文字

三维动态文字指的是在页面平面空间内,通过文字的运动,构造出具有深度的空间。它一般运用透视、遮挡、阴影、结构级差、多点透视、色彩对比、光线强弱等造型技巧,配合字体的运动姿态与方向,创造出一个具有视觉深度感的空间。

4、超文本动态文字

超文本是一种提供了复杂格式解释的软件系统,包括文本格式,图像,超级链接一种文字间的跳转以提供某一个主题(关键词)的相关内容,因此超文本是动态文字超越屏幕有限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电脑屏幕较小的空间无法容纳所有的信息,所以所有的页面通常是一种线性关系,彼此通过超链接相连跳转,从而完整形成文本。“超文本”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体的限制,以跳跃和片段链接的方式,把原本二维的平面文本和线性的叙事逻辑,变成了一个具有多维度的网络文字组合空间。

在上述四种动态文字类型里,我们注意到一个明显的事实,这些动态文字从简单的频闪运动开始,进而运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以及多综合的复杂运动形式,不断地扩展自身的运动范围,逐渐构建起了绵延链接的多维空间。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字走向空间的连续运动中,隐藏在文字字体内的一种本性逐渐显露了出来。

二、文字在网络空间中的运动与力的释放

如果说德里达敏锐地意识到,书写文字是一种将某个空间内的情感化在场交流活动抽象并凝固下来的形式,那么,这种抽象与凝固的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似乎首先要思考空间是什么的问题。

康德认为,空间既不是一个经验性的思维概念,也不是一个物质性的实体。空间是一种人类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所谓纯粹形式,就是生而有之,先验地存在于人类思维中的,感受事物的方式,只有借助于这种先验的空间形式,我们才有可能通过身体的外部感官,把感受对象表象为在我们之外,处于空间之中,具有形状、大小、确定的相互关系的现象。而在胡塞尔看来,不能将康德所提出的先验直观性,仅仅停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所谓的纯粹形式上。直观性是一种具有本原性的人类体验意识,这种体验意识经过思维活动的构造,超越体验而将自然对象转化为一种显现出来的现象,还原在人类的意识里。因此,感受的直观性以及它的明证性,是一种贯穿人类整个意识活动的、可以称之为现象学的认知思维方式,那个被康德悬置了的绝对客观性,是在这样一种直观化的认知思维活动中,经由透视、造型、联想、统摄等等不同的层次构造出来的。胡塞尔的理论遗产继承者莫里斯•梅洛-庞蒂则直接将时空现象学理论聚焦到与人类身体行动的关系上,在他看来,空间只不过是身体的一种知觉能力,或者说,一种直观性构造世界的意识能力。因此“对空间来说,本质的东西是始终已经‘被构成,如果我们回到没有世界的知觉中,我们就不可能理解空间。不应该问为什么存在是有方向的,为什么存在是空间的,为什么在我们刚才的说法中,我们的身体没有把握处在所有方向中的世界,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与世界的共存集中在体验上并产生一个方向。只有当这些事实是发生在和空间无关的一个主体和一个物体那里的偶然事件,才能提出这个问题。相反,知觉体验向我们表明,这些事实是在与我们与生存的最初相遇中被预先假定的,存在就是处在。”正是在这里,空间就变成了一种身体能够感知和把握的存在,一个身体和世界共存的一般环境,也就是德里达所说的身体在场交流的空间。

猜你喜欢

动态形式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梦中的文字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