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现状与未来:谈京津冀区域合作

2009-12-21马海龙

经济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协作区京津区域合作

马海龙

摘要:京津冀区域合作是我国新时期区域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分析了建国后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对其特征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今后京津冀区域合作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合作利益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_4914(2009)05-016-03

一、建国后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演变

第一阶段:1949--1978年。京津冀的区域合作,早期以经济技术协作为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逐步展开。在50年代初期,三地之间固有的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经济联系较为畅通,经济技术协作与往来较多。

我国建国初相继成立又于1954年撤销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六大行政区。同时也具有经济区的功能,其职能之一是促进各行政区内各省区市的分工与协作。1958年成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经济协作区,各协作区都成立了协作区委员会及经济计划办公厅。这一时期,在资源和生产力合理配置的思路下,在中央高度集权的统一管理下,京津冀之间开展了多次的区域发展研究。

京津城市功能集聚是以经济功能膨胀为先导。直接导致了周围生产要素的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中央提出各地建立自成体系的工业经济,燕山石化、石景山钢铁厂、东方红炼油厂等大项目接二连三地矗立起来,从而使没有铁矿石和石油的北京市形成了年产300万吨生铁和30万吨乙烯的能力。这直接导致了与河北省同类产业争资源、争能源、争投资、争项目,使本来一些按经济规律和城市功能应投入河北省的建设资金和项目,投向了京津西市。

回顾这一段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有两个因素:中心城市发展规律和中央计划指令。因而,河北省对于京津的集聚显得苍白无力。这一阶段的区域合作主要是围绕区域自然资源而展开的。而且是在指令性计划的行政强制手段下进行的。因此,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合作。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了经济发展质量低,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了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从而形成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处于失衡和畸形发展状态,特别是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内在联系由于缺乏动力,使其经济发展始终停留在一个低级而松散的层面。

第二阶段:1979——1995年。随着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进入了一个产业结构急剧变动时期,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经济结构调整路径、体制创新以及各项产业政策的实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中期的主要目标。三方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逐步加强。

1982年,在《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首次提出了“首都圈”的概念。“首都圈”包括两个圈层:内圈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组成,外圈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四市。之后不久,京、津、冀、晋、内蒙五省市(区)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第一次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会议。成立了第一个区域协作组织一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区。主要通过高层会商,解决地区间的物资调剂,指导企业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它的成立有效地促进了地区间的物资协作,在解决区域内各省区物资短缺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小区域、企业同的合作成为新的重点。1986年以后,华北协作区显现出区域范围过大、地区间经济关联度低、凝聚力下降的弊端和没有日常工作机构的组织缺陷。1988年,北京与河北环京地区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6地市组建了环京经济协作区。建立了市长、专员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日常工作机构。协作区以推行(系统)联合为突破口,带动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建立起地区企业间的广泛联系,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区域经济合作。20世纪9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区域协作和区域组织逐步削弱。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会在经历1982年到1990年七次会议后销声匿迹。环京经济协作区自1994年后也进入了走走停停的状态。由于缺少了区域协调机构,企业之间、地区政府之间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也愈演愈烈: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沙尘暴连年冲击京津地区。

这一时期的合作表现出以下特点:

由物资协作向多领域扩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与环京地市合作建立了肉蛋菜生活资料基地和纯碱、生铁等生产资料基地。到90年代发展到共建港口、道路等多领域合作。如北京与河北合作共建京唐港;张家口市怀安县与北京市延庆县合作建设张同公路怀安段等一批项目。在环京经济协作区的运行下。创办了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工业品批发交易市场,组建了信息网络、科技网络、供销社联合会等行业协作组织,在地区企业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由一般通用技术的联合向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联合转变。仅1993年和1994年引进的2300个技术合作项目中,年创利税50万元以上的就有562个,占签约项目的24.3%。列入河北省1995年高新技术产业的52个项目中,有近一半的项目是通过引进京津等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如邯郸荣药生物医学有限公司引进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白细胞介素和人体线细胞生长素等基因工程药品、石家庄西三庄引进液晶显示器件等。

由单个项目型合作向政府间的全面合作扩展。随着与京津联合协作不断深入,领域不断增加,双边都已经感受到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高效协调、管理各种经济协作的必要性。北京市西城区和崇文区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张北县及沽源县分别签订的对口支援协议就属于这种政府间的全方位合作。

综合分析,制约三方经济关系的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了计划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的局面,中央行政指令受到限制,市场经济规律开始发生作用,三方共同受益受损程度趋向公平,在某些问题上体制因素作用强度大于城市发展规律的作用强度。

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自1996年以来。京津冀区域合作开始复兴,合作步伐加快、力度加大、领域拓宽、规模增大、方式增多,层次有所提高。1996年北京制定《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首都经济圈(以京津为核心,包括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河北省提出了两环带动战略,即外环渤海内环京津。2001年,吴良镛院士在《面向新世纪建设“大北京”》中提出了大北京地区规划的思路,引起了广泛关注,获得了较多的认同。2004年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召集北京、天津、河北省暨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唐山等市召开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最后达成了加强区域合作的“廊坊共识”。主要内容是:

第一,加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符合区域

猜你喜欢

协作区京津区域合作
教育协作区如何“协作”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安徽亳州:探索以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为载体的体制改革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同课异构:协作区教研的“催化剂”——以初中音乐欣赏课《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为例
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农村乡镇成人教育协作区的构建与实践
长三角区域合作
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