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2009-12-21郭生朋
郭生朋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是写作教学,由于学生年龄小、识字少、低子薄,在作文中常常出现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记流水账、文不对题、抄袭等问题。为何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写作能力的缺乏。那么,这些问题又如何去解决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科学、正确地引导学生读书。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刚学了些文字,好奇心强,而且记忆力好,如果老师能给予正确引导,将会为学生将来的写作奠定良好的文学素养基础。那么如何去做呢?
一要多读书。学生阅读少,没有足够的“间接素材”,缺乏“文学积累”,就是我们说的缺少“拐棍儿”,写作能力就低。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多了,见多了,文学积累就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拐棍儿”。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这里的“抄”,不是抄袭,而是借鉴,是“取经”。
二要读好书。读书虽然要“广泛涉猎”,但是也要有选择地读。给学生推荐好书,当然还要注意年龄阶段。
三要活读书。引导学生对所读的书要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吸收书中有用的、有益的东西,而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读就写,可以写心得、写体会、加注释、写笔记、写评语,也可摘章拾、句写文摘等等。总之,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要让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其次,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作文空话连篇,是因为他们“无话可说”,因为他们“看不见”身边鲜活的素材,这个问题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解决。一是要教会学生观察和思维,从身边“找问题”。我们知道,由于现在孩子少,有些地方安全没有保障,好多家长不愿意(也不敢)让孩子自主参加自由活动,给孩子“划定范围”,不可超越“雷池”半步。因此,学生活动范围小,几乎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这样一来,表面上看似“学生脱离现实、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而实际并非如此,他们身边仍然有很多鲜活素材,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因此,我经常给学生讲,对任何事物都要用心观察,再去思考,最后提出观点。这样积累多了,就有了素材。比如,有一次学生问我:“老师,这棵大梧桐树怎么观察?”我问同学们:“但就树的外观,大家看看有啥不一样?”有的说树冠和树干不一样;有的说树枝和枝不一样;有的说树叶和树叶不一样。“你们看,树枝有什么不同啊?”“粗细长短不一样。”“还有吗?”过了一会儿,有学生说“有的树枝干了。”“为什么?”“不知道。”“你们看,有许多树枝并不短,但是很细,这是为什么?”回答还是“不知道。”“同学们再看,那些干了的树枝与其它树枝有何不同?”经过引导,学生很快观察到“干树枝又细又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啊,它们没有把‘头伸出去,见不到阳光就干了,实际上就是把它们‘淘汰了。”“老师,我明白了,那些细而长的树枝就是为了不被淘汰,才长那么细的。”“对,这就像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没有真本事,那将来就会被社会淘汰。”此后,许多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动物,认识到优胜劣汰这个大自然法则,同时,也学会了通过事物表面现象去分析内在的原因,进而思考它们与人生的关系,感悟出很多道理。二是消减学生负担,归还学生课余时间。为了应考,绝大多数学校注重分数的增减,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原因是那些无休止的、繁琐的、重复的“课外作业”,进而造成学生对学习没兴趣,甚至“厌学”。学生没时间,更没心思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观察、了解、采集新鲜素材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减负”,把不必要的“作业”删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消化吸收”知识的时间。当然,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自学”,就像前边说到的观察梧桐树一样。三是讲活每一篇课文,把每一篇课文都当作写作知识应用的“例题”去讲解。讲解分析课文时,要将课文“打回原形”——把课文还原,让学生明白课文是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写成的(这一点最忌流于形式的“写作背景介绍”)。四是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我认为还是要多“下手”,使自己拥有一桶水的本领,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否则,只在理论上头头是道,实际能力达不到,那将不能“使其昭昭”。比如说,老师还不会写作文,那么又如何去教好学生写作文呢?老师自己都看不到身边的“素材”,又怎么教给学生从平凡中看到闪光点呢?
总之,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在平日教书中一点一滴渗透引导,逐渐引起学生的兴趣,把“没米下锅”变成“找米下锅”。学生一旦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写作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