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
2009-12-21齐进考
齐进考
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两件比较困惑的事。一件是授课后,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回答:老师讲的内容都明白,就是一做题就不会;另一件是怕学物理的学生中女生占了大多数。虽然至今还不太明白造成这的原因,但我深深地体会到: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肯定存在不少问题,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一次改革。
一、首先改变教师观念
1.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承认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有自尊的活生生的人;其次,以人为本其最本质的内涵是:诚信。因此,在同一班级的学生中会出现极其丰富而又差异纷呈的个性。
2.教学应围绕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让出讲台,大胆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也将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充分被调动起来。
二、营造和谐的物理氛围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的产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一方面鼓励学生“插嘴”,目的是想营造一个开放、活跃的课堂环境,我认为“插嘴”是教师民主、积极发掘学生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它是课堂的润滑剂,一句幽默、天真,甚至幼稚的插嘴会引起一阵欢乐的笑声,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使学生畅所欲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插嘴正好是异中求异思维的表现。当然任何事物都要有个度,作为教师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一直这样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更不要把老师当作神。“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对学生的质疑应鼓励引导,而不是训斥挖苦,通过鼓励引导,使学生积极提问,从几个人、十几个人扩散到全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竞争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手段的配合,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课堂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教学媒体,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优化信息传递。电化教学的应用,会冲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优势。教师要带学生去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使他们开拓眼界,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了克服一些教学难点,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动态的、富有趣味的课件让学生欣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现在的中学生思想开放,他们思维活跃、精神充沛。好动、好奇是他们的特点,渴望认同、渴望受重视是他们的共性,那么如何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呢?
1.加强课堂讨论。当代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欲和表现欲,在课堂讨论中,对不同观念和见解的争论,正是引导他们展现健康的竞争欲和表现欲的大好机会。而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富有创意、与众不同的回答,教师要加以肯定和赞扬,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积极主动。对于学生所提意义不大的问题和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地否定,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增强他们积极参与的勇气的同时,指出其不正确的地方,使他们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认识自己的不足,在不断的参与中改正错误。
2.课堂外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要求的作业,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产生积极的情趣体验。
3.别出心裁地安排一些“家庭实验”。让学生利用生活用品和废旧物资,因地制宜,各显神通,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
总之,不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只要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地表扬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