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教师的教育心得
2009-12-21周丽坤
周丽坤
你的一颦一笑,牵动着我们的心灵深处;
你的一举一动,那是给我们的船划出航线。
这是著名诗人巴托尔•里什科尔的两句诗,也是我很喜欢的诗句。它描绘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以往曾教过我的那些可敬的教师中,我感到一位具有优秀心理素质的教师,他的心灵就像是深蓝色的海洋,会发出幽兰如玉的光环,使学生沐浴其中,如同享受人间最美好的甘露。
所以,能成为一名具有高尚情操、教书育人的教师是我盼望已久的愿望。俗语有说“干一行,爱一行”,但我觉得在此句之前应还有一句,“爱这一行,才会干这一行”,所以当初在高考选择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师范学院。而如今终于梦想成真,我的体会较之前更加深刻,那就是“爱一行,才会干一行;干这一行,会更爱这一行。
实现了心中的梦,并没有让我的梦停止,在三尺讲台上,我的梦想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确实,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学生”,但这并没有停止或减少我对学生的爱,我从内心深处真挚地爱着我的学生。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每当放暑假或是寒假,自己好像少了些什么,有种无所事事之感,有时会不自觉地想起我的学生。一般新学期第一节课上完后我的脸会很红,好像刚刚跑完两千米,这不是紧张而是激动。我觉得在一个自己喜爱的岗位上工作,每一天都是享受。所以我们应爱上学生,当我们这样做了,就会发现自己变得快乐了、宽容了、豁达了。
不过,正如政治书上所说,“物质世界决定精神世界”,当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单单爱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生就过关,最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这个环节。首当其冲的就是备课。
日本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伊藤正先生提出,许多教师都会忽视一个环节:备课。他说:“事实上,看起来极平常的这个环节,却隐藏着许多心理隐患。尽管同上课、与学生交流等环节比起来,这里的心理问题诚然要隐蔽得多。”我感同身受,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自我中心倾向”。具体表现在备课过程中,一种情况是教师自以为知识过于简单,容易理解,讲课过程中一带而过,实际学生并未理解,而有些知识学生希望老师浅谈,老师却再三重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只需在备课前多查阅资料,确定每节课内容的重难点,多听听学生的声音,就可以避免。另一种情况体现在老师的作业布置,老师做题速度快,就认为学生也会差不多,导致作业布置量太大,学生负担过重。因此,教师要多 “ 体察民情”,作业应“精彩”,既精练又出彩。
二是“切忌思维定势心理”。备课是教师积极思维的过程,我们不能只拘泥于课本,要增强教学创新意识,努力给自己的教学过程注入新鲜空气。尤其是课本上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应想方设法地采取措施,将抽象变生动,将死板变鲜活,比如我们在讲氧化还原反应一章中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甲失去两个电子,乙得到两个电子,转移电子总数是两个,但总有学生认为转移电子数为四个。因为电子是微观粒子,不易理解,我就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小白给小黑两个苹果,小白失两个,小黑得两个,实际在转移的就是两个苹果,而非四个。这样形象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了电子转移总数的确定方法。
备课充分与否要在课堂上见分晓,对于上课我有几点感触。
一是“微笑”。真诚的微笑能使别人得到快乐,使自己感到幸福。我记得我上初中时有一个语文教师上课时总是板着脸,开始时学生们都怕他,到后来适应了,也不再怕他了,但上课时大家都死气沉沉,一点生机都没有,更别提课堂氛围了。而我想这个老师他自己也不快乐,因为他自己好像连怎么笑都忘了。所以我们应记住,在上每节课时都要面带微笑。法国作家阿诺•格拉索就说过“笑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镇定剂”。
二是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歌中唱得好“你我皆凡人”。我认为大部分学生的智商都相差无几,之所以有好坏、优差之分,都在后天形成。所以我们教师在上课时要竭尽全力地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梯度,教学内容也有梯度,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有自己的发挥空间,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用武之地”。
三是多赞扬、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 。我们面对的是十五六岁的学生,正是人生的花季、雨季,是心理学中的叛逆期,他们自尊心强,对外界很敏感,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会走极端,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方式。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就因为喜欢老师,我才好好学化学”,我追问他:“那你为什么喜欢我呀?”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老师你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放弃过我!”我想这个学生的话,我会记一辈子。
以上就是我教学中的些许感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我也将时时给自己充电,与时俱进,让自己在这三尺讲台上培育出更多的优质“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