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自卑三部曲
2009-12-21付占旺
付占旺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存在这样的主观心理和自我描述:“没人看得起我”,“我不行”,“我没有什么特长”,“我长的不好看”,“我很孤独”等,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常常自暴自弃,时常进行自我否定。可以这样说,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卑这一消极心理无异于一名“隐形杀手”,威胁着急待舒展个性的青少年学生,使他们难以散发出应有的朝气。
尽管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原因仍是教育方面。从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到千方百计地施加种种压力,从教师耐心的说服到严厉的训斥,再加上旁人冷眼嘲讽以及升学的压力,学生的自信心被严重扭曲,他们在无形之中陷入了麻木自我,低人一头的心理怪圈。
作为现代心理教育工作者,唤起自卑学生自我意识的觉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课堂内外,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希望能够矫治学生的自卑心理。我充分利用他们心理品质中的优势从正面进行诱导,少了一些批评与责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任教的班中,王豆同学在学习中经常处于落后状态,虽也曾努力,但仍无法赶上,于是他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有了辍学的念头。针对王豆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三步走”的方略,以消除他长期积淀下来的自卑感。
首先,我故意创造条件,满足他较低的心理需求。在课下,我找他谈话,使他鼓起上进的勇气。当然,这绝非是立竿见影之举,而后,我和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了沟通,决定从知识点中选出较简单的问题,让王豆同学回答,由于问题简单,他都能对答如流,然后,老师都会带着满意的表情说:“很好,继续努力!”像这样的课堂情境我创设了几次,使王豆在心理体验上从“我不行”向“我能行”转变,调动起了他的求知欲,树立起了自信心。
其次,在集体活动中我还充分挖掘他的特长,并及时将这种特长及其最现实的影响渗透到学生感到自卑的劣势方面,促使其进步。
在课堂上,我发现王豆同学朗读能力较好,普通话也很标准。为了保持他刚刚树立起来的自信,我开始实施第二步方略。在一次“朗诵会”上,轮到王豆时,我把温和、鼓励、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他信心十足地大声朗诵起来,教室里回荡着他清楚、洪亮的声音,同学们都被他出色的朗诵所打动。同时,我体会到了一点:人才规格无须一刀切。眼前的王豆同学不正是一名很出色的播音员吗?朗诵会后,他激动地说:“原来我以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现在我又找回了自信。”我很及时地对他进行了引导,鼓励他:“你是有能力的,你在其它方面包括学习方面也会很优秀,努力吧!”
再次,我和王豆家长取得了联系,家庭和学校形成了合力,使他生活在希望之中。
家庭气氛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生活在和睦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在与王豆家长的谈话中,我说:“改变您的期望,孩子就会变样。”同时,我还告诉家长要真正从情感上亲近他,少斥责,多鼓励。
王豆在我的“三步走”方略下,逐渐地从一个昔日悲观厌学、自暴自弃的自卑者,转变成为现在乐观向上,充满信心的自强者。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中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社会适应能力未能同步,因此,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像学科教育一样纳入工作日程,势在必行。教师在学生苦恼、迷茫时引导他们走出迷航,正面疏导,挖掘他们内心的心理动力,才能够在教育管理上真正实现由他律到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