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成功
2009-12-18陈全忠
陈全忠
日本兵库县有个丹波村,为使村民富起来,村长请来一位“智多星”。此人灵机一动,说服村里人在树上筑屋而居。
很快,消息传开,不少城市人为了体验这种新鲜的生活方式,涌入这个小村。随着观光人数骤增,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靠出售“原始”,丹波人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有人把丹波人的这种思维叫做“倒行逆施”。现代建筑明明让人住得很舒服了,但还是有人返回树上过原始生活。现代的豆浆机越做越精细,也越做越方便,但还是有人把古代的石磨搬上街招徕顾客。这个人叫赵津波。
毒奶粉事件之后,很多市民在饮食上向传统回归,早上喜欢买杯豆浆喝,一股豆浆热潮在早餐行业流行开来。但是很多人在买豆浆时总免不了抱怨,钢磨机械磨出来的豆浆,让他们喝时感觉不够纯正,很怀念小时候石磨豆浆的味道。
当时还在山东师范大学读书的赵津波,一天早上出来买豆浆时听到这句普通的抱怨,他的脑海中一下便映出充满乡土味的童年回忆:妈妈用手推着石磨一圈一圈地慢慢磨,白白的豆浆从石磨缝中汩汩流出,熬出来的豆浆醇香浓郁。
更多人把这当成回忆,他们觉得那粗笨的石磨终究上不了城市的街头。但赵津波却不这么想,他回去后仔细研究了“土办法”的好处,石磨豆浆采用的是老祖宗延续了几千年的石磨豆浆工艺,低速、高温研磨,避免了机械加工所产生的热量对豆浆品质的影响,做出的豆浆不但口味纯正、口感细腻,还完全保留了粮食中所含蛋白质、脂肪、钙、磷等其他营养成分。据权威部门科学检测,石磨豆浆中的维生素含量是机械豆浆的21倍。
赵津波花了一个星期问问周围的人,也都觉得一些“土办法”做出来的食品味道更好,也更让人放心。此时,他突发奇想:把石磨搬到车上推到街头,现场磨,现场煮,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喝。
传统石磨体积大,转起来费力,还有很多弊端。于是,主修机械的赵津波自己动手,为石磨加入了电驱动,并把石磨、电磁炉等整合在了一辆车上,做出了一台石磨“豆浆车”。他又听取朋友的意见,为车子加上了透明的钢化玻璃罩,在保证卫生的同时,还能让顾客看到转动的石磨,以及雪白的豆浆汩汩流出的景象。
造好的车子好像自己的孩子,赵津波给“这个孩子”起名“顶呱呱”。车子上街的第一天,看着不断流出豆浆的石磨,围观的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售价1.2元一杯的豆浆,一个早上卖了200多杯。收摊后,赵津波仔细算了算,一杯豆浆360毫升,水、电、黄豆、封口机的成本加起来,大约在0.17元左右,每杯豆浆售价1.2元,一杯豆浆的纯利是1元左右,那这一天的纯收入就是200元了。
石磨豆浆是个新生的事物,前期难免会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有位同事结婚,赵津波为了表示心意,磨了几百杯的豆浆带到了婚宴上,到场的宾客每人一杯石磨豆浆。“那场面,那是相当壮观!”有些孩子喝完居然还不过瘾,嚷着还要,酒店服务员不同意了,人家没有这项服务内容啊,现在哪里找石磨豆浆去?最后,还是经理有长远眼光,看到了石磨豆浆对他们酒店的益处,要向赵津波直接下订单——项目不用推,客户自动上门。
赵津波知道,石磨豆浆在全国还有很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2009年夏天,他联系了济南旺百年餐饮技术推广公司,一起运作这个项目的招商加盟。
毕业后,赵津波不仅不用为工作发愁,还用石磨“磨”出了十多万存款。他的成功,是另类的成功,返璞归真,没有高科技,没有金点子,用“土办法”去迎合“新观念”,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其实就藏在身边琐碎的日常生活中。
月韵摘自《深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