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儿童的歌曲教学
2009-12-07朱凌怡
朱凌怡
传统的音乐课,一般是教师带着歌曲走向学生,以教的路子确定学的路子,造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而好的教学告诉我们,教的路子必须依据学的路子。让学生带着歌曲走向课堂其本质就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和谐化。它既是一个音乐审美感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美探索过程。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学生有可能开始选择学习方式方法不合适,教师要给予帮助。总而言之,要创造适合儿童学习的歌曲教学。问题是如何创造适合儿童学习的歌曲教学呢?
例如节拍的教学:节拍是以周期性的强弱循环关系来组织音乐,在音乐中强音和弱音有规律的交替出现时,便产生了节拍。拍子是节拍的集中表现,每小节内有多少拍就称几拍子。在音乐中节拍与节奏是并存的,相互依赖的,节奏依附于节拍,节拍通过节奏才能显现出来。节拍感是指对节拍的感受能力,而少年儿童对节拍的感受力较弱,单凭过去老师讲述枯燥的节拍含义,如:四二拍的含义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这样抽象的含义,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四分音符,为什么每小节要两拍呢?书面理论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去,而真正遇到歌曲演唱时,只能按照机械的节拍去演唱,而如今我们运用和谐教学法,运用形象地音乐游戏来使学生充分理解节拍的均匀性,对节拍中交替出现的重音和弱音的体验及对节拍中单位拍音值的把握。通过音乐游戏、音乐律动等和谐训练方式把我们充分融入和谐教学中,不仅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借助身体动作,来体验各种拍子的强弱规律和准确把握单位拍的音值,培养儿童节拍感,而且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把生硬的知识变成趣味游戏,创造了适合儿童的歌曲教学。其要点是引入生活、强化体验、重视感悟。
学生带着歌曲走向课堂。不仅意味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意味着课堂组织的重建。因为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走向课堂,实则是走向的一个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师生之间必须相互倾听与对话,在共同讨论与交流中,达成共识,而不再是强迫学生接受,从而实现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和谐统一。
创造适合儿童的歌曲教学,不仅要实现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和谐统一,还要关注拓展音乐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音乐。让歌曲课堂成为儿童歌唱生活的动力中心。
曾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必须要更新,那就是音乐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教音乐,而首先要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音乐信息的渠道将不再局限于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选择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来装扮自己的生活,那岂不是我们音乐教师的悲哀吗?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拓展音乐时空,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音乐。例如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上这样一节课:1、让我们共同寻找。我搜寻我的歌:每位同学都说一说、唱一唱你最近在课堂以外学到的歌。想一想:你是从哪儿学到的?怎么学会的?归归类:哪些歌曲的旋律动听?哪些歌曲的词写得特别好?哪些两者皆备?我们喜爱的歌:找出大家一致认为适合我们演唱的歌曲。2、让我们唱一唱。谁做我们的小老师呢?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地教大家唱。(你会发现每位学生都兴趣盎然,教者尽职,学者尽心。)3、自我评价。谁是最好的小老师?谁是最优秀的学员?所学的歌曲什么地方吸引你,是旋律、歌词还是演唱形式……通过这样的开放形式,让学生明白自己有主动选择音乐的权利,逐渐吸收课堂以外的音乐,懂得如何选择、接受周围的音乐环境,让自己的音乐天地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