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取”与“舍”成就有效课堂
2009-12-01侯可伟
侯可伟
不止一次听到老师感慨:品德课真难教!静思之下,也觉得确实是这样。品德教材的文本材料较其他课程“简单”——常常只有不多的几张图片、几句文字说明。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就得针对学生实际纳入丰富的课程资源,寻找大量的教学材料。这不仅仅是工作量的增加,对教师选择和把握材料更是提出了高要求。然而,这也给了教师内容创生的极大空间,无疑考验着教师取舍的艺术。那么,如何“取”与“舍”,善用教学材料,为打造丰富、精彩而有深度的品德课堂服务呢?
一、舍,才有得
品德课资源开发的空间很大,面对众多材料,教师如果不加选择,课堂就容易出现弊端,如走马观花,没有重点;平铺直叙,缺乏提升……从而无法有效地达成目标。这就需要“舍”的智慧。
1.化繁为简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天有不测风云》(浙教版,下同)。教师在课始播放了“汶川大地震”的视频,把学生带入了令人震撼的情境,他们沉默无语,深深沉浸其中。揭示课题后,教师迅速转入了“有哪些自然灾害”的提问,并出示了火灾、水灾、飓风、火山爆发等多个视频。最后的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他们收集到的2008年我国南方大雪灾中感人的故事。40分钟的课堂,学生既要了解有哪些自然灾害、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怎样的危害,又要重温很多曾经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灾害如唐山大地震、抗洪救灾、非典、雪灾、手足口病……太多的材料在课堂中交流,内容繁杂,使得课堂成了大杂烩,学生在匆匆忙忙中被动接受资料灌输,怎么能产生深刻的道德情感和体验?
教学材料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当我们面对繁杂的教学材料时,一定要学会化繁为简,舍弃琐碎、低效的教学材料,精简教学流程,以留有充足的生成时空。
如上述课例,另一位老师是这样执教的:
(1)“知天灾,天灾无情”
*看“汶川大地震”画面,充分交流这次地震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
*交流课前调查资料: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带来了什么危害?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大。
(2)“抗天灾,人间有情”
*再次播放汶川地震的有关视频及地震孤儿的照片,交流感受。
*展示地震后八方支援的照片。提问:哪幅照片上记录下的人和事深深地打动了你?你是否也想起了这场大地震中你看到过的、听到过的感人事迹?
*教师随机介绍北川县民警李国林的感人故事。
这位老师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始终抓住了“汶川大地震”这个重点材料充分交流,材料不多,却具“典型性”,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
2.丢卒保帅
面对大量的教学材料,教师要根据主题斟酌哪些是该要的,哪些是不该要的,要舍弃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甚至背道而驰的,选择有价值、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材料。
一位老师在上《诚信真可贵》时,创设了一个“卖鞋”的活动情境。老师表演一个不讲诚信的温州鞋商,对自己的劣质鞋一通吆喝、一阵吹嘘,学生则讨价还价。随后,教师请“买鞋”的学生说说买到伪劣鞋的感受。在表演中,学生都很兴奋,对鞋商忿忿质问。一时,表演场面很是热闹。课后询问学生是否真的有买到劣质鞋的经历,几位同学笑答自己都是在专卖店买鞋,哪里有假冒的,课堂上只是为了配合老师。
对于上述设计,执教教师的解释是运用综合资源,活跃课堂气氛。透过热闹的表象,教研组也对活动组织提出了质疑:虚构事件的表演,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质假”,学生能说得活灵活现,振振有辞,这本身是否也有悖于“诚信”一说?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很懂得迎合老师,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也会夸夸其谈,“将故事进行到底”。然而,品德课的首要任务毕竟是让学生获得道德认知,进而构建正确的道德行为。其他一切形式的活动仅仅是配角,是获取道德价值的途径。如果老师只是肯定表演形式带来的“热闹效果”,而不去追寻活动的本真,就是迷失了价值。而没有价值的活动只是空活动,是无效的。
上述案例,如果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定能发现很多真实的生活事件:爸爸被老板拖欠了工资、妈妈在菜场买菜被摊主少找了1元钱……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拓展文本,充实主题,一定会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共鸣,对“诚信”的价值也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仔细斟酌,选择最能体现文本价值的材料——丢却芝麻,捡好西瓜。
二、取,亦有道
只有关注文本材料,关注身边的资源,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教学材料,才能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因此,我们要讲究“取”的策略。
1.步步为营
有时,同样的教学材料,还要取之有序,如果放的位置不对、时机不当,教学效果将大相径庭。
在一堂汇报课中,某老师执教《你真棒》一课。一开课,教师播放了动画片《称赞》,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接着播放一段跑步比赛的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分别该说些什么。最后,让学生夸夸班级中的同学。反思这位教师的教学,教学材料的选择应当都是合适的,只是在运用的顺序上出错了。首先,录像《称赞》应当有比导入课题更大的利用价值:故事中,谁先称赞了谁?是怎么称赞的?听了这样的称赞,小獾会有什么感觉?因为小刺猬的称赞,结果还有谁称赞谁,谁来学着称赞?结果是怎样的?——通过对故事的“解剖”,学生会明白怎么称赞别人,知道称赞别人是一件会使双方都快乐的事情。如果把它和跑步比赛的录像换一换,一定会使学生有一个拾级而上的过程,从故事到生活到班级,从怎么夸奖到鼓励别人的优点到发现别人的优点,更具行为的指导作用。
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课件运用的置前等等。因此,面对有效的教学材料,我们还要做到有序安排,让其尽量发挥最大的作用。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这样的课堂才会更高效。
2.点石成金
面对有价值的教学材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以学生发展为本,或“放大”或“缩小”,点石成金。有时候,一堂课中,取某个教学材料进行独具匠心的处理,可以成就整个课堂的点睛之笔。
如一位老师执教《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一课,开课时便以“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肯德基导入话题:“同学们吃过肯德基吗?(立刻引起学生的共鸣)知道这个洋快餐在中国开设了多少家吗?”这时老师告诉学生:“它已经步入我国450个城市,共开设了2100余家餐厅,我们小小的诸暨市就有4家。”就这样,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初步感受到了“我中有你”,并随之发散开去。
在课堂最后的环节“走中国创造路”时,教师再一次抛出了“肯德基”的话题:“贴牌生产,让外国人拿走了52%的利润。请你做这样一个计算,每家肯德基店需要给外国经销商200万—800万不等的加盟费,那么2100家肯德基店至少需要给他们多少加盟费呢?”在学生的惊讶声中,教师又补充:“不止这些,每家肯德基营业额的8%—12%还要付给他们,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没有自己的品牌,很吃亏。”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我们不仅需要“中国制造”,更需要“中国创造”。在这堂课上,没有现象和材料的堆砌,仅仅一个“肯德基”,却让学生的思维角度更加丰富,思维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取舍取舍,有取有舍,如何取舍,这就要看教师的实践智慧。学会取舍的艺术,将会让品德教学更有效,让我们的课堂因合理取舍而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大唐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