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12-01王定华

中小学德育 2009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同志们:

本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圆满完成各项既定议程,开得很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代表广泛。这次会议由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共同主办,广东省教育厅、华南师范大学承办,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协办。德高望重的林崇德先生亲自出席并对如何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六点要求。会议代表来自全国各省市区,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教研部门的同志,也有大中小学校的同志。有心理学专家学者,也有一线教师。这是一次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全国性工作研讨会。

二是内容翔实。会上,来自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的13 个单位代表介绍了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体现了各地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求是的作风,积极进取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实践,因地制宜的策略。如广东省建立的预防、预警、心理危机干预的“三预”工作机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们抓得早,抓得实,在全省学校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有编制、有师资、有培训、有经费、有读本、有评定,有成效。对此,广东省教育厅做了很好的介绍,并将安排同志们明天上午实地考察佛山市南海区的学校。南海区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浙江省74.5%的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培养学生阳光心境。河南省将心理健康与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相结合,实施伦理、生理、心理“三理教育”,整体规划,开局良好。

三是交流充分。本次会议大家发言踊跃,小组讨论热烈,会下切磋深入;大家相见恨晚,产生了共鸣,结下了友谊;大家畅所欲言,交流了思想,碰撞了智慧。同志们反映,这样的会有用有效,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在此,我仅就当前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几点原则意见,这些意见也正是大家在发言或讨论过程中达成的共识,是本次会议的成果。

一、提高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感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学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缓解他们的压力,解除他们的焦虑,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正当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都离不开个人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离不开人与人关心友善的健康人格,离不开人与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融洽。假如一些人心理不健康,对别人反感,对社会仇视,那么他们就难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就很难付出恰切的言行。这对于处在快速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尤为如此。所以,学校多一份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就多一份和谐稳定进步。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品质的整体综合反映。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告别“粗放式经营”,告别“大机器生产”,告别“填鸭式教学”,告别“见物不见人”。在新的时期,更加需要注重内涵,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更加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认知体,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有关问题的现实选择。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多发期。社会结构变动,生活节奏加快,贫富差别凸现,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思潮激荡,理想信念复杂,价值观念多元,网络信息量大,既给青少年带来五彩斑斓的世界,也让他们遭遇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容易产生心理困惑或成长中的烦恼。独生子女时代,家长的过度溺爱或过高期望,使孩子坚强的意志得不到有效培养,学习中压力反而增加。在一些学校,习惯采取题海战术,反复考试训练,驱使学生拼时间、拼精力、拼健康。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生活富裕了,心灵枯竭了;物欲满足了,精神空虚了;课本背得多了,兴趣却变得淡了。2009年4月,教育部在山东召开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经验交流现场会,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文件规定不得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得按学生考试成绩给学校、教师、学生排名,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现在,是时候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幸福还给学生了。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一个不重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一个不了解学生心理基本状况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

二、摸清现状,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国家大力倡导。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些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教育内容、实施途径。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更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浓彩重墨,号召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2.人员逐渐具备。我们不仅在大专院校有一批理论学者,在基层也有一批长期努力工作并致力于探索和研究的实践专家,还有广大的班主任和学校心理教师队伍。有些省的教师持有C证,B证,乃至A证。教育部最近制定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班主任教师必须自身心理健康,还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主管领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挥官,专家教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参谋长,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排头兵,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

3.各地成功实践。目前很多地方的做法富有启发,可资借鉴。陕西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纳入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省级培训,造就了600位教师骨干。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领导重视,亲自部署,试点引领,家校合作,富有特色。长春市以心理剧为载体,情景交融,静动结合,长期坚持,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南京,南京,不再只是悲情之地,而是胜利之城。陶老师工作站蜚声大江南北,宁教授工作室也已形成品牌。南京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形成目标系统、推进系统、评价系统,将如同复建的郑和宝船般破浪远航。厦门市强化政府行为,精心组织,呈现三个走向,结下喜人成果。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牵头抓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投入,使这项工作不差钱;设立心理健康三级维护站点,使这个努力有场地;选拔合适人选,定期培训,名师引导,使这项事业有人做。心理健康教育在石家庄蔚然成风。此外,湖南、重庆、江苏、安徽、福建、云南、内蒙等省份或省内的一些地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都有各自的探索,取得了各自的经验,这是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参考。

4.国外做法启示。现在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美国“9·11事件”给美国民众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当时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划拨专款用以矫正灾难对生者造成的恐慌、焦虑和臆想。纽约市教育局派出学校心理专家,逐校与学生、家长谈心,进行心理辅导,排解人们心中的恐惧和不安。目前,美国有专家提出,在金融危机的时代,除了化解经济领域的危机之外,还要关注人们内心深处的危机。

5.抗震救灾昭示。2008年我国汶川等地发生了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努力,全国人民大力支援,教育系统的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之中,心理的重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救灾期间,我本人带领四川灾区的千名中小学生到俄罗斯疗养,在俄期间吃、住条件都一般,但却给了这些孩子莫大的心理抚慰。在地震之后,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6.研究成果丰硕。目前不少大学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也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杂志发表了很多好文章。不少中小学也进行了颇具特色的研究,如北京地大附中通过沙盘开展的心理辅导的研究等。

以上这些,为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各地的工作基础不同,大家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我曾总结为无人做、不愿做、不会做、不真做。

所谓无人做,就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还未真正形成。而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由团队干部、政治教师、生物教师或班主任兼任,总体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这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大家关心的编制问题,我司会积极争取。同时,希望你们不等不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借鉴这次会上一些地方好的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所谓不愿做,就是心理教师积极性还不够高。在多数省份,还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评聘标准。学校在聘用专兼职教师时无章可循,心理教师很难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有的心理教师甚至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所谓不会做,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体验、参与和发展,不能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新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疏导。但目前,很多地方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的还存在学理化、医学化的倾向。

所以不真做,就是一些地方没有真抓实干,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仍显薄弱。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能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多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学校和教师忙于应付考试和教学,无暇顾及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衔接机制,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有待完善。

目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正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旨在摸清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基础数据、基本状况,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制定区域性政策和更好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三、加强研究,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性

学生心理发展有规律,心理健康教育要科学。各地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对于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注重通过调研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了科研课题,同时还委托有关科研机构和学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我们还将充分发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希望各位专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咨询指导。

各地也要依靠专家力量深入开展工作。要立足于实践,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特别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试验研究,着重解决点上的问题,从点上总结经验,再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一种星罗棋布的局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积极沟通、密切合作,聘请他们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顾问,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重在落实,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

心动不如行动,行动胜于言辞。我们要认真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建设工作。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为此,学校要建立起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并逐步探索、确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方式,使各校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时落实的同时保障教育质量。

要把面向全体和关注个体差异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群体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尊重自己、珍爱生命、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排解烦恼、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的督导评估体系中,并增加其权重。要定期组织督导检查,认真了解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好的做法,积极听取各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调动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对在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在内容上要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避免形式化。同时要积极吸收具有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行列,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要关注教师尤其是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倾听他们对工作的建议,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使他们健康充满活力地面对学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根据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的要求,希望各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立体化的国情决定了各地不能用一把尺子推动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最后,祝各地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新成绩,创造新经验,迈上新台阶。

(注:2009年7月8-9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召开。此文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在会上的讲话稿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王清平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推介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