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是别样的风景
2009-12-01李日芳
李日芳
我本是一名福建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尤其对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情有独钟,曾在全国十多家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撰写研究论文,指导教师多次参赛获奖。新课程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我们眼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设置,新的教学方式,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令不少老师徘徊于新课程的门前,心向往之,而不知实践之。
春雾朦胧时,领导要我转行主抓品德课程研究,并交给我三副担子,即要带出一支品德课程骨干教师队伍,开发一套反映海峡西岸文化特色的地方课程,指导开发一批校本课程。在烟雨迷濛中,我义无反顾地转身投入……
一次课堂干预的尴尬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这完全是陌生的风景。我一切从头开始,研读新教材、请教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研讨,个中甘苦只有自知。
那是一次全市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研讨会前的试教,教学主题为四年级下册《用心体会家乡》(北师大版教材,下同)。教材以辛蓉小朋友的口吻讲述“家乡”四川省的风土人情,教师以形象直观的课件呈现了四川省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和川剧、古镇生活等文化景观。学生一边静静欣赏画面,一边倾听老师生动的讲述……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对“辛蓉”家乡的认识。如果是课改之前,这样的教学无可挑剔,但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教学不该如此。课前,我了解到本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不正是一份独特的课程资源吗?想到此,我忍不住打断教师的教学,与其商量由我来组织余下的教学环节。我走上讲台,问学生:“能告诉我你的家乡在哪里吗?”孩子们纷纷举手,原来他们主要来自四个地区:江西、贵州、四川以及本省各地,属于厦门本地的学生只占一小部分。接着,我组织学生按家乡分组,像“辛蓉”一样组织各自家乡的材料,并准备向全班汇报……
课堂顿时被激活,孩子们的讨论热情洋溢。我正得意于我的现场指导,没想到执教老师掩面飞奔出教室。我傻眼了,马上意识到自己伤害了一个年轻教师的自尊。课后,任凭我如何真诚地说明,执教教师仍是伏案痛哭。那夜,我彻夜无眠。
这次大胆的课堂教学干预虽然引发了一场风波,但事后不仅得到了执教老师的谅解,而且获得了大家的赞同。大家认识到,教研活动不能是听课之后的“马后炮”,不能是“纸上谈兵”,在教学的当场指导是最有效的!从此,大家形成一种共识,不管是学校教研,还是校际的品德课程教学观摩,听课者不能只是旁观者,而应是活动的参与者,不仅参与学生的活动,也参与教师的教学指导。
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是我永恒的追求。在刚刚启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验的日子里,我就认真按照厦门市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总体布置,详细规划了本课程的实施计划,提出“依托基地、稳步推进,课例带动、诠释理念,每月例课、学期展评,及时辐射、不断提升”的工作思路,并付诸实践。短短几年中,我们组织了三次全市课堂教学评优,三十多位骨干教师个人专场汇报,每学期至少一次送教下乡,指导了五十多位教师参加省内外教学评比并获得一、二等奖。同时,我与教师们一起总结了《100个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100个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100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100个校本课程教学案例》《100个“课程故事”》,并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伴你教〈品德与社会〉》中,收录了四五十个来自厦门市的优秀教学案例。
长长久久地坚持,点点滴滴的经验,终于汇集成厦门市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烂漫花海。
直面学生,无“彩排”教学
最美的风景不在灯光璀璨的舞台,而是在清新质朴的山川。教学也一样,理想的教学不是靠精心雕琢,不是靠学生太多的课前准备,而是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之间的自然生成,是春风中自然绽放的花朵。
也许是品德课程基于生活的缘故,老师为了追求教学“生活化”,曾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课前访问、探究、收集资料上,上课仅成了课前活动的展示。久而久之,不少教师感到上品德课太麻烦了,热情开始减退。怎么办?能把品德课上成常态课吗?有的教师不赞同,认为缺少了课前对“生活”的了解,品德课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无奈,我决定进行一次“卸妆”下水。
那是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的第二天,在孩子们依然极其牵挂灾情的心理情势下,我走进课堂,组织了一次“祖国母亲哭了”的教学活动。
课伊始,我让学生品读一首下载于网络的悼诗《孩子,抓紧妈妈的手》。孩子们读得很轻、很轻,生怕打破幽幽的诗境,直至读完后心情还沉浸在诗意中。我问学生:“诗中的妈妈是怎样的妈妈,诗中的孩子是怎样的孩子?”
接着,我播放了全国哀悼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引导学生说:“我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这次大地震,祖国母亲失去八万多个儿女。每一个儿女都是最优秀的,你看到祖国母亲哭了吗?”
课的第三环节,我在大屏幕上呈现一幅废墟照片,教室里萦绕着低沉的音乐,我引领学生“走进”废墟,凭吊美丽的生命。我抛出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这断壁残垣的废墟曾经可能是什么地方?假如你站在学校的废墟上,会看到什么?这废墟下埋着哪些感人的故事?”
最后,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警报长鸣,声声汽笛刺破长空,这是祖国母亲在向天哭泣呀!你会对祖国母亲说什么呢?”有学生说:“亲爱的祖国妈妈,您别哭了,我们作为您的儿女,心里痛苦极了。我相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都赶来抗震救灾,灾区人民一定会渡过难关的。”“能说得具体些吗?”我因势利导。“我们的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来自唐山的‘十三义士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到处抢救遇险的人们。”“到重灾区汶川的路没打通,我们的解放军叔叔驾着直升飞机赶来。”“我想对祖国说,您有十三亿儿女,我们都会为您分忧,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渺小,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都会汇成爱的海洋。在地震的第二天,我们就向学校倡议向灾区人民捐款。昨天,学校举行为地震的遇难者致哀仪式,同学们捐出了所有的压岁钱……”
这是我的一次无“彩排”教学,获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认可。他们发现执教者虽然不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但教师以“课前准备”再现了生活,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情感积蓄。孩子们在互相表白和倾听中,对祖国母亲经受的这一场特大灾难感同身受,在他们的血脉中澎湃着与灾区同胞休戚相关、与祖国母亲患难与共的真挚感情。
这是品德课程教学的又一次美丽转身!从此,优秀的常态课成了品德课程教学的最高追求,教师们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积极探索,总结出许多好做法:一是利用学生资源演绎常态课堂,例如,海沧中心小学颜艳红执教《好壮丽的一个家》,就请班上来自黄河边的外来学生讲述黄河的壮丽;二是利用学校资源演绎常态课堂,例如,群惠小学庄莉执教《我心中的老师》,就把任教本班级的相关教师请进课堂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明白“心中的老师”就是“眼中的老师”;三是利用学科资源演绎常态课堂,例如,湖里区温岚贞执教《地球上的红飘带》,就引导学生联系语文课上学过的“长征”课文,联系音乐课上学的“长征”歌曲,感受长征的精神。如今,厦门市举办的任何品德课程公开观摩活动中,教师们都以常态化为荣,即使是参加省内外组织的教学比赛也同样如此。品德课堂教学终于卸下浓墨重彩,由“舞台剧”走向“百姓课堂”,从“迷恋浮华”走向“追求实效”,走进“素面朝天”的“平民课”……
一个承诺,风雨兼程
一番探索,几经风雨。
得益于市、区两级教研员的共同努力,得益于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的不懈追求,厦门市小学品德课程终于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2004年暑假,福建省普通教育研究室在武夷山举办全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培训,我应邀作题为《转变观念,重新建构品德课程教学体系》的报告,同时带领三位老师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分别执教《我长大了》《安全自护我能行》和《合理购物ABC》。执教《我长大了》的陈老师邀请学生家长到课堂,与孩子们一道回忆成长的过程,分享成长的快乐,体会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执教《安全自护我能行》的黄老师创设各种“不安全”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学会安全自护。而执教《合理购物ABC》的王老师则请家长配合,给孩子10元钱用于春游购物,在实践活动中切身体验合理购物的意义,并学会合理购物。这次会议,全面展示了厦门市小学品德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与会教师看到了一道完全不同于传统品德教学的别样风景,领略到课程“基于学生生活”、教学目的“基于生命发展”、学习方式“基于过程体验”的景致。
之后,我被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编委会聘为《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专家,到全国各地宣传德育新课程的教学理论,同时,把厦门市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经验带到各地与广大老师分享。
2007年8月18日,超强台风“圣帕”即将在厦门沿海登陆,而第二天远在广东的清远、佛冈、惠州等地却早就安排了由我主讲的新教材培训。我赶到厦门机场,被告知飞往广州的班机已经取消。当我把这一情况电告对方时,听出了主办单位人员的焦急。几百位受训教师已经报到,况且这是北师大教材在当地的第一场培训!我别无选择,当即允诺“明天一早一定准时开课”!值得庆幸的是,当我匆匆赶到汽车站,当日最后一趟到广州的班车还剩一个铺位。
汽车奔驰在风雨交加的千里长途,窗外夜幕沉沉,雷鸣电闪中,隐约可见树影乱舞。车厢里空气沉闷,酒味、汗味、食品味交织在一起,偶尔还会传来不规则的呼噜声。翻开手机,满眼都是家人殷殷的叮咛与隐约的担忧……辗转赶到清远时,已是凌晨四点多。当我一身风雨如约站上讲台,几百位老师报以热烈掌声,此时,我所有的辛苦都随“圣帕”台风而去。我以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向老师们形象地解读教材,诠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理念。老师们明白,品德与社会教材很重要,但我们不仅仅是教教材,学生的发展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满眼都是课程”,社会中凡是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都可以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善于运用社会本身所拥有的巨大资源,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品德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看到听课老师肯定的目光时,我很欣慰,不仅因为我的辛勤有了回报,更因为我有幸引领教师看到这门课程的美丽风景。
“为了新课程,只要你需要,我一定风雨兼程。”这是我对学校、对教师的神圣承诺。
寻找厦门的“望夫石”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新课程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代表国家、民族的主流文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的融合,表现在课程分级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德育课程向生活的回归。
感谢厦门市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的信任,我挑起了主持开发、编写厦门市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海西明珠》的担子。我与编写组成员历时四载、六易其稿,终于2008年9月出版发行并交付学校使用。这是一套综合性地域文化乡土教材,内容包括风光景物、历史事件、杰出人物、民情风俗、珍奇名产、经典传说、今日腾飞与闽台关系八个系列。然而,甘苦寸心知,为了《海西明珠》,我和编写组的老师翻遍了厦门各区的文史资源,走遍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走访了所有市区两级的博物馆,其中有辛苦也有快乐。
今年春节,一次偶然,我从发黄的书卷中发现厦门也有一块“望夫石”!它记录着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传说有位少妇,夫君出洋谋生,可是久无音讯。少妇思夫心切,每日都到这块高地盼望夫君归航。可是一年年过去了,始终不见夫君归来,少妇最终变成了一块岩石。
这是一份独特的课程资源,是厦门作为滨海城市的一个文化表征,通过它可以形象地了解先民与大海的特殊关系,我决定拜访它。然而问遍了周围人,却都不知道厦门有“望夫石”,在民俗专家的指点下,今年正月初三,我找到了曾经的“水仙码头”,沿着石板路登上“同文顶”,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老居民,她指点我“望夫石”在厦门旅游学校里。可是学校大门紧锁,原来该校外迁,新单位还未驻进……几经周折,见到“望夫石”已经是十天后了。这儿人去楼空,黄叶满地,厦门的“望夫石”原来也不叫“望夫石”,而称作“望哥石”。好温柔的称呼呀!高耸的“望哥石”,青藤缠绕,不乏名人石刻,但都已模糊,好不沧桑。不变的是“望哥石”依然痴痴地翘首遥望大海。凝视“望哥石”,我万千思绪如鲠在喉……
望穿双眼呀,
望不断长长的牵恋,
望不见你归来的帆影,
只望见与你别离的缠绵。
只因为择海而居,
注定是风浪作伴。
后世的来者呀,
读不懂沧桑的脸,
猜不透心比磐石坚。
于是,我把“望哥石”带到《海西明珠》课程教师培训讲坛。这凄美的故事打动了每一位老师。原来厦门“望哥石”的文化内涵一点也不逊色于香港的“望夫石”,不逊色于山海关的“望夫石”,不逊色于长江三峡的“神女峰”,正期待着我们发掘其蕴含的课程价值。老师们又把“望哥石”带到了课堂,组织学生讨论:“望哥石”的“哥”有可能是谁?为什么回不来?是出海打鱼的先民?是跟着郑和下西洋的乡贤?是追击倭寇的勇士?是追随郑成功东去收复台湾的士兵?是被贩卖到西洋的“猪仔”?是冒险到南洋经商的华侨?这不,一块“望哥石”宛若一个能洞见时空的窗口,孩子们看到了千百年来厦门人靠海而生、凭海抵御外辱、因海而发展的历史风云。
《海西明珠》是一套从新课程视角编写的地方教材,不是纯乡土知识的呈现,不是供老师讲授之文本,而是以乡土文化资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如,教师使用时借助文本,引导学生寻找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收复台湾演武练兵的遗址;学生凭借文本,探究城市雕塑背后涵含的文化记忆;学生依据文本阅读“一湾浅浅的海峡”,所承载的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同时,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时联系《海西明珠》的相应内容,丰富、丰满了国家课程内容。比如,学习《著名的白衣天使》时联系《万婴之母——林巧稚》,学习《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时联系《钟表鼻祖——苏颂》,学习《不要忘记》时联系日本侵占厦门时留下的“万人坑”……老师们总结《海西明珠》的课程价值时,有过如此形象的比喻:她好比一座彩桥,引领学生从自然生活的此岸走向文化生活的彼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踏上寻找乡土文化、探究乡土文化、感悟乡土文化的快乐旅程。
一次蓦然转身,让我与德育课程结缘,成就了一份美丽的事业。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