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节”与“教学细节”的转化
2009-11-30钱锡铭
钱锡铭
今天的语文课堂,老师们注重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文本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品读感悟,这是好现象。但“文本细节”不同于“教学细节”,如何将“文本细节”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细节”,更值得我们深思。
一、“文本细节”与“教学细节”
一篇文章,由许许多多细节组成,可以说,“细节”就是文章的细胞、血肉,一些感人的细节能让人心灵震颤。我们读文章,并不像写作文那样,先立主题、搭框架,而是直接接触语言文字,通过一个个细节来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题。所以,过去那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写作特色的教学违背了阅读规律,学生最后得到的只是一些抽象的东西,文章中精彩的细节很难进入到学生的心里。但如果全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课又常常如一盘散沙,因为文章中的细节很多,学生阅读关注也各不相同。我们提倡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不需要引导,而必须去寻找、把握有效的“文本细节”,即最能够为你的教学展开服务的“细节”。因此,我们这里谈的“文本细节”,突破了常规意义,更侧重于教学的角度来考虑。但是,“文本细节”毕竟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上的,尽管它会对学生的阅读感悟产生影响,但它还不能算是“教学细节”。只有将“文本细节”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展开,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变成学生探索、感悟的依据,才能算是实现了由“文本细节”转化为“教学细节”。
二、如何将“文本细节”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细节”
我们的阅读课,基本上都能算是“文本细节”转化为“教学细节”,但这个“转化”却大有讲究,关键要看你转化得是不是有效,即效果如何,能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能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能不能让你的课堂生动活泼,能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东西……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老师备课时就要关注“文本细节”,考虑如何对文本中的细节进行合理取舍,如何将这些细节进行有效运用,如何使“教学细节”最优化。下面,谈几点策略。
1.将“文本细节”作为贯穿全课的牵引。文章中的细节很多,我们要善于寻找研读的“入口”,即寻找某一个能作为“梭子”的“细节”,将全文串联起来,有效地引导学生研读、探究。比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是一篇以“非典”为背景的人物通讯,通过英雄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写出了叶欣对病人的爱,对事业的爱。课文写得很感人,许多细节打动人心。如果我们把文中的一个一个细节罗列出来,一一体会,当然可以,但花费时间,而且由于学生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还小,对其危险性感受不深,仅是文字理解,感情激发难度不小,阅读效果就会打折扣。所以,我们有必要寻找能带动研读的那枚“细节梭子”,给阅读种子萌发一个好的“生长点”。阅读这篇课文时,怎样寻求文本细节的入口呢?我们不妨以课文题目入手:我们一般称护士、医生为“白衣天使”,为什么课文题目却称“白衣战士”,而且是“永远的”?让学生想想,课文有没有弄错?你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细节来证实作者说得没错?这样,抓住题目中这个常被忽视的“细节”,进行有效展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深入读课文,把文章中一连串的感情细节有效联系起来。这样,文中提到的“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就不再是你灌输给学生的概念,而是学生主动的发现,这个“无硝烟的战场”被孩子用一个个细节勾画了出来。我们进行细节研究,就是要运用一个细节带动学生有效学习,而不是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解剖”给学生看,或者让他们分别谈感受。这样,才能使“文本细节”转化为“教学细节”。
2.对“文本细节”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作为教本的“文本细节”,已经被赋予了再创造的潜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让其成为精彩的“教学细节”,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思想感情、对文章内涵的领悟。比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叶欣“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电话”。很多老师会问学生:“叶欣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要用‘拒绝一词?”学生由此感受到叶欣工作的“高强度”,她没有时间接电话,她不接电话,是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风险”。这样处理不能说有错,但留给学生的印象不深。我们不妨就这个细节进一步创设情境:值班护士赶过来喊叶欣:“你家人的电话,赶快去接。”可叶欣抬起臂,看了看手上的手套,又望了望抢救室里的病人,摇了摇头,说:“你帮我告诉家人,这里很忙,没时间接,让他们放心,我很健康。”说着,叶欣走进了抢救室。这时,让学生想象,叶欣在走进抢救室的几步中,她心里在想些什么?接着说说,值班护士会怎么对叶欣家人说,叶欣的家人在电话的那头会怎么说、怎么想,是怎样的表情……这样,把文章中一句话的细节转化为生动的场景,使人物更丰满,让学生体会更深。
3.对“文本细节”进行感性化处理。所谓“感性”,就是留在学生心中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我们要善于将“文本细节”按一定的角度进行有效整合,给学生一个立体的感受。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对于林冲形象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定一个“好汉”概念了事,而必须引导学生做多样探究:林冲的哪些举动称得上是“好汉”?要求学生以文章中的细节做依据,来“读”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感性化处理。学生可以从林冲“本领高强”来理解,可以从林冲“文明礼让”来注释,也可以从林冲“忍”的性格来探求,还可以用洪教头的言行来反衬……对于此课中的反面人物洪教头,也不能简单地以一个“傲慢无礼”来处理,可以让学生看看此人的多重性格,并从文章中找出依据。这样,多侧面、鲜活的人物形象,与学生的感官、心态产生紧密的联系,文章的细节就会变成学生解读的依据。这样的细节学习具有挑战性,学生学得主动、深入,感觉自己参与到文本中去了,与文本中人物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读起书来也更有劲了。
4.让“文本细节”从平淡走向非凡。有老师说,《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类文章,感人的细节比较多,操作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文章比较简单、浅显,学生一读就明白。如何去抓细节呢?如《我不是最弱小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第1自然段的交代性表述,除了普通还是普通,没什么文学价值。可仔细想想,矛盾出来了。你看,人物出场的顺序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萨沙(即课题中的“我”)是最弱小的吗?可是课文题目中却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哪里?我们不妨围绕“弱小”这一线索,引导学生去找细节:什么叫最弱小的?如何判断谁是最弱小的?学生饶有兴趣地发出疑问,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文章中平常的句子也变得不平常起来。
5.让“文本细节”从文字走向图画。对于教材所配的图画,我们也能做出绝好的细节处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让画面生动起来,让图画讲出故事来,让图画激发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如《“番茄太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配有明明一家人和作者的动人而温馨的画面。它也应该算是一个细节。那么,怎么用好这个细节呢?很多老师会让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其实,这仅是看图想象罢了,运用还不充分。我们知道,插图是文章的一部分,所以,看图必须与文章的文字和感情联系在一起,你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插图前后动人而温馨的画面。如前图:年轻的父亲拉着孩子的手,在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教孩子“认识”各种蔬菜,并告诉明明,太阳就像番茄。明明摸着番茄快乐地笑着,爸爸在笑,妈妈也在笑。后图,很多人又围了过来,明明热情地告诉他们,太阳像番茄,并把一个个“番茄太阳”送到他们手上……最后,让学生给连环画配上人物对话,或给每一幅画起个名字。这样,图画细节就转化为教学细节,学生要创作连环画,就必须细读文章;要给人物配话,就必须走进人物内心。小小的细节就融合了多样的感情和内涵。
总之,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常规的通过品读字词,感悟细节,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还要把“文本细节”做多样化运用,让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细节”,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
◇责任编辑: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