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说理性的班会课

2009-11-26苏科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曾荫权芭蕾舞团长

苏科庚

班会课是班级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途径,根据形式的不同,班会课一般分为说理性的班会课和活动型的班会课。其中以说理性的班会课居多,但如何通过有效的说理,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的行为,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善于运用故事

借故事讲道理,寓教育于故事,是班会教育中常用的策略,但不少教师讲的故事,要么是一些寓言、童话,真实性小,可信度低,缺乏一定的说服力;要么是一些名人的陈年旧事,学生耳熟能详,减少了对学生情感上的冲击力,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班主任能在平时有意识地收集一些鲜活而具备较强说服力的故事或凡人凡事,在运用这些故事进行说理时,效果可能会更好。

例如在教育学生不要因为他人的打击、否定而放弃自己的目标时,笔者就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从小渴望做一个芭蕾舞演员。有一次一个著名的芭蕾舞演出团到当地去巡演。小女孩无比兴奋,找到团长,问团长自己适不适合做芭蕾舞演员。团长只看了他一眼,很冷漠地说了三个字:你不行。小女孩无比伤心,她太相信权威了。她在想:这个团长只看了我一眼,就说我不行,看来我是不适合做芭蕾舞演员了。于是他放弃了梦想,读书去了,学习去了,生活去了,工作去了,结婚去了。

二十年后,小女孩已经成为一位年轻的妈妈。当年那个芭蕾舞演出团又来演出了。她抵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她去找那个团长问清楚:“为什么只看了我一眼就说我不行呢?”团长的第一句话几乎让她崩溃,团长说:“我对每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都是这样回答的。”她气疯了,大声责骂团长:“你这个混蛋,我这一生都被你毁了。”团长的第二句话。让这个妇女羞愧地低下头走了。团长说:“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因为你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改变目标。你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打击时,笔者又引用了如下一个真实的故事。

香港现在的行政长官曾荫权读书时有一门功课特别的烂——英语。每次英语考试都是班里垫底的,他的英语老师很有个性,有一次临下课只有5分钟的时候,走到曾荫权面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曾同学的试卷打开,吐唾沫,踩两脚,然后走了。

我们无法揣摩当时曾荫权是怎么想的,但5分钟过后,曾荫权站起来,拿着手帕,把试卷上的唾沫擦干净,走了。半年之后,每次英语考试,他都是全班前三名。请问为什么?他说他必须学好英语,要证明给老师看。后来记者采访曾荫权:“你生命中最感谢的是谁?”第一个就是英语老师。他说当时我认为老师在侮辱我,现在我明白了。老师是在激励我、打击我、考验我,使我下定决心学好功课。

可见,失败者把别人的打击转为阻力。成功者把别人的打击转为动力。

你看,这样运用故事来讲道理,是不是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震撼?

二、善于利用数据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能经常获得学生的各种数据,例如与学业成绩有关的数据,教师应结合这些数据,善于从中挖掘可教育的素材,在班会课上进行恰当的引用,以避免苍白无力的说教。

例如进行期中考分析时,为了说明学科均衡发展的重要性,笔者在班会课上引用了两名同学的真实成绩进行比较:

从上述数据来看,A同学没有一个学科进入班级前15名,但总分却上升至13名,这是由于他各个学科比较均衡的结果;B同学有5个学科进入班级前15名,但总分却滑落至23名,原因是各个学科发展极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总成绩的排名。由此可见,科科好,才是真的好,“和谐最无敌”。

班级中诸如此类的数据还很多,只要班主任精心梳理,适当运用,就能起到很好的说理效果。

三、善于引用学生中的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这个榜样就来自身边,相信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教师要善于引用学生中的典型进行说理性教育。

为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笔者在班会课上引用了年级总分第一名的同学的学习时间表来教育学生。

①学习很少熬夜,说明他十分重视学习的效率。由此可见,学习的时间越多不等于学习成绩越好,决定成绩的是学习的效率而非时间。

②周六周日并非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说明他讲究劳逸结合,促进学习效率。

③假期没有放下学习,一直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因此功课一直没有拉下。

在这次班会课后不久,笔者发现学生在时间的管理上明显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这应该说是上述同学的做法引起了他们的思考,起到了积极的借鉴效果。

四、善于采取多种形式

说理性的班会课不一定非要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也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其他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在进行“感恩”的主题班会时,笔者没有进行过多的说理,而是和学生观看了央视的一期节目《生命的礼赞》,看完以后,学生无不潸然泪下;在进行“复习动员”的主题班会时,笔者会为学生写一些文章,如《尽早准备,全力以赴,打一场漂亮的期末考战役》、《你离成功有多远》等,借助文字性的说理,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复习,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只要形式得当,说理性的班会课会成为学生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说理性的班会课重在说理,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就会将空洞的说教演变为有趣的情感渗透,就能把苍白的教育演变成富有成效的引导,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期望有更多更好的教育途径引发诸位的思考。

猜你喜欢

曾荫权芭蕾舞团长
家中的芭蕾舞学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跳芭蕾舞
代表团团长、预备会议
抢亲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谁给谁翻译
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