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
2009-11-26曾学林
曾学林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将一直推动21世纪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知识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作风以及研究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教育的基础课程,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的物理学工作者和工程师。
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物理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而物理又时时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物理、用物理,是物理教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中学生生活经验较少,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物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交流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引导他们及时解决,在生活中体验物理价值。《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物理,必须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认识到物理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枯燥的,这就要求全体师生共同树立明确的物理生活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紧密联系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而牢固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一、引入新内容应联系生活
新课标更多地体现了知识体系中的“生活因素”,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避免了旧教材中对知识体系、逻辑体系的处理较严密,而“面向生活”这一方面却存在不足的情况。但学生还是普遍反映物理知识相对枯燥、抽象、深奥难懂,如果在引入新内容时能更多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新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就容易多了。例如我在开始讲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影响热传递的因素时,我让学生讨论家里的暖瓶是如何利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而加以隔热保温的。引导学生自己回忆思考后再作具体的分析:双层瓶胆由于抽出了夹层里的空气防止了热对流;而软木塞则是利用了软木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有效减少了热传递。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接着问“为什么过了几天。暖瓶里的水会变凉?”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做演示实验的器材应多从生活中寻找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概念和规律都由实验获得,在课本实验的常规仪器,原理和测量等训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创新和自做实验,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农村高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如仪器的欠缺和学生素质的影响)往往不能用课本中讲到的仪器进行实验,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只好走进生活寻找仪器,“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我曾用废牙膏管来讨论研究物体的浮沉现象,也曾用两支铅笔展示光的衍射现象等。好的“土仪器”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既能揭示物理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另外,走进生活去寻找实验器材本身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了。如果学生用废牙膏管做过实验,那么他在每天早上用牙膏刷牙时,必会回忆起曾做过的有趣的实验,继而他也许会得到像阿基米德测出浮力那样伟大的发现呢!这样,他学物理的兴趣就会加倍膨胀,就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物理中去。
三、课堂讲解举例应贴近生活
纵观物理新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无论从概念的引入到规律的应用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它们。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定理、定律的理解,讲解时所举例子应贴近学生生活。如在讲述《摩擦起电》内容时,我引导学生举出了不少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例子:用小刀削铅笔时,小刀上附有细木屑;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会蓬松起来;冬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看见冒火星;油罐车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在油库旁会看到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等。在讲运动的相对性时,我举了人坐在行驶着的车上时,会觉得路边的树后退的例子等等这些与身边生活、生产相关的实例。还有,在讲交变电流时,讲到家庭照明电路使用的是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而且电流的强弱和方向依正弦规律变化。学生提出疑问:交流电通过灯丝时忽强忽弱,那么电流强时灯光应该亮,电流弱时灯光应该暗,可是我们怎么看不到灯光有明有暗的现象呢?我先让学生讨论研究后,教给学生可以看到灯光忽明忽暗现象的实验:夜间,请你把屋内其他的灯关上,只留一盏日光灯。你在日光灯前挥一下手,就可以看到有一定间隔的一串手的影子,如果挥动一个手指,则是一排手指的影子,这说明日光灯发光是有明有暗的;灯亮时照亮了你的手,有手影,灯暗时就看不见你的手,无手影,所以你的手影是一排亮暗间隔的影子,平时我们看不到灯光有明暗变化是因为明暗变化太快而眼腈很难分辨的缘故。
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解释,使学生确信物理知识既有趣又有用,学习物理的兴趣稳定持久,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知识巩固应与实际生活联系
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根据现行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除课本知识外,对实用性的知识十分重视,力求学不在多,而在于有用。所以布置课外作业如果仅布置书上作业,很多学生不但感到压力大,并且没有兴趣,觉得枯燥无味,只是机械地完成或者干脆不完成,这样达不到让学生做作业的预期目的。但是作业布置如果多联系生活,可能就会有意想一不到的效果。例如布置学生观察自家使用的洗衣机、电视机、电风扇、空调等家用电器的铭牌和说明书,了解有关内容,识别有关符号,知道一些数值所含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按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安装、调试及安全使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增长他们的才干。又如在讲完电磁铁内容后,我布置学生课后做~个小电铃,这样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激发了兴趣。很多学生往后就自主地进行课外小制作。这样既增长了生活知识,又巩固了课堂所学。
例如:在教学电功率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前几天某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其他设备都装好了,现在还需要购买一台电视机摆在大客厅。装潢以后,才想到他家的电能表是“220V 20A”。到交家电商场去看了,这几个品牌和型号比较满意,你能帮此人做做参谋,买哪两台比较合适?
品名:TCL型号:29时品名:SONY型号:25时
规格:彩色220V 50W规格:彩色220V 45W
品名:TCL型号:25时品名:长虹型号:34时
规格:彩色220V 60W规格:彩色220V 100W
学生一听帮人设计方案,情绪顿时高涨起来,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这节课,通过知识的整合,完成了教材中第4节新授课的内容;通过生活情境的呈现,学生不但了解了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而且对最大电流、电器的电功率等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感知,并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在学完后我让学生去调查11月份家里花费的电费情况,并要求他们通过计算用电器一月的用电情况,再把计算结果和收据上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这次活动,学生都能很好地运用公式W=Pt进行解题,而且对电功率也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要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要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器材进行讲解或实验,真正体现“身边物理”、“见物思理”。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物理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来成为社会建设的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