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校成为师道尊严的捍卫者

2009-11-26吴维煊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师道尊严学校老师

吴维煊

师道——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概念中,“师道”总是与“尊严”在一起的。师道尊严就是教师的尊严。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是这样看待教师的:“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在现在的社会中,教师的地位、待遇虽然在逐步提高,教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但师道尊严真的被肯定了吗?不是!仅在去年一年,接二连三发生的教师被打、被殴、被逼疯乃至被逼死等与尊师重教相违的惨案,以及在许多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下面的学生吵吵闹闹,既影响老师讲课又影响别的学生听课,……如此等等。教师不被尊重的事发生得太多、太多。当然,这里不乏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社会对人及职业的评价标准的改变,使得教师由于从事这个清贫而又辛苦的职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与“弱势”结缘,从而导致社会上师道尊严的缺失。

一、教师的弱势

1、物质上的弱势

“教师”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教师薪资的弱势地位,作为一种明晃晃的“违法”现象而合理存在许多年。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是现代中小学教师的真实写照!

谁都知道教育对一个国家有多么重要,而好的老师对基础教育又有多么重要,但是,虽然我们喊尊师重教已经喊了20多年,还是有很多人看不起老师。为什么?因为现在社会对一项职业和一个人的评价已经简化为对他拥有的权力大小和金钱多少的评价,对知识的尊崇程度也跟你拥有的知识本身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回报有关。而当教师就意味着没有享受特权的机会,没有经商暴富的机会,就那么一点薪水,怎么被人尊重?

教师的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社会对教师的道德奉献强调充足,对教师的收入与物质保障却相对不足。教师是教育的灵魂,但教师更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更要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为什么教师私自办班、有偿补课屡禁不止?因为教师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要穿衣、要有房子住、要养育子女、要赡养老人。可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无力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奉献中解除后顾之忧。

2、尊严上的弱势

先看几个案例:

2007年5月25号,网络上出现一段北京海淀区某艺术职业学校学生上课期间挑衅、辱骂年老地理老师的视频。从这段近5分钟的视频上可以看到,整个课堂纪律一片混乱,学生随意游走、嬉笑、打闹甚至肆意用各种手段挑衅、侮辱老师并以此取乐。

2008年12月15日《华西都市报》消息:四川隆昌县一名小学女教师疑因体罚学生被家长要求道歉,在学校寝室内服毒自杀。攀枝花市新华中学28岁的女教师李虹蓉,当着两名校领导,向一名学生及其亲属的面下跪。随后,李虹蓉疯了,住进了精神病医院。

在责权不明朗的教育语境下,教师的责任风险越发强烈,加上“道歉权”的泛滥,从被殴、被辱到被逼疯、被逼死,你也可以冷漠地说是个体心理素质不够坚韧,当把这些个案串成一条线,不难看出,那是弱势的师道尊严在滴血!

3、舆论上的弱势

现在学校教育是买方市场,招生宣传还来不及呢,谁敢得罪学生和家长?一个学生就意味着若干人民币,教得好自然是皆大欢喜,教得不好,教师们被“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经典言辞”压的透不过气来。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刘翔能拿110米栏世界冠军,难道任何一个人只要经过与刘翔同样的训练都能拿世界冠军?当然不是!教育学生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可是有些家长(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交给学校,他们就成了没事人,别说配合老师教育,老师们想跟他们见个面都很难。社会把教师竖立得这么神化万能,把教师的工作空间压缩得这么狭窄,连喘息都不能,谈什么因材施教下的素质教育?老师们由于没能教好部分甚至个别学生,不但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尊严。

4、巨大的精神压力

教师承受着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精神压力!教师的职业压力、升学率的社会压力让众多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每天要面对众多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每半学期甚至每个月的大小考试,以及其他不得不参加的各类培训、教研活动、社会活动等,教师们感觉非常累,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

二、师道尊严的沉沦

师道尊严的沉沦有多方面的原因。

1,下面教师的道德力量减弱,学生不敬畏老师

看下面几个案例:

2008年12月11日《东南快报》报道,9日上午,福州某技工学校的7名学生,因违纪在被老师“军训”两个小时后,又在该校操场上当众集体“罚跪”。

另据《重庆商报》12月12日报道,重庆市铜梁县高楼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明和同学小红吃饭时打闹,班主任得知此事后,竟往小明碗里撒了一把炭渣,并逼其吃下。

安徽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两名学生在课堂上打架,授课教师杨经贵没有制止,而是坚持继续上课,以致一名学生死亡。杨老师的做法被网友称作“选择在三尺讲台上当看客”,其本人也被冠以“杨不管”的绰号。

还有大家熟知的四川地震时的“范跑跑”。

以上这些活生生的案例,也在告诫人们:一些教师素质偏低、道德力量减弱,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有违师德,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损坏了教师的尊严。

中国素有“严师出高徒”的现实语境,正当的惩戒与体罚可能只有一步之遥,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是否合理,《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自有规定,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积极探讨适应复杂现实的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佩服、敬仰、崇拜之心淡漠了,随着高校扩招,师范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教师素质出现下滑趋势,不少老师上课照本宣科、抄录资料、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有少数教师缺乏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生不佩服。

2、政府投入不足,教育变成商品

国家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很多学校的教育经费仅能勉强发放教师工资,学校要生存、要发展,不得不在收费上动脑筋。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规范教育收费,但择校费、天价幼儿园、全日制寄宿学校……等高额的收费,各种名目的办学者甚至盯上了还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家长的钱包,对学校来说,一个学生就是若干人民币,对学生及家长来说,我付那么多钱给学校,就是要学校教我本事,由过去的尊敬、感谢变成现在的理所应当。

3、教师收入偏低,人们看不起教师行业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这是法律的规定,但这项法律、法规却没有落到实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和职业的评价标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财富与身份密不可分,即使是不识几个字的文盲、半文盲,只要拥有巨大的财富,都会让人

刮目相看。“尊重”不已。虽然教师在从事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但偏低的工资待遇,低质量的生活水平,让人看不起教师这个行业。有些教师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搞有偿家教,使他们在收入金钱的同时,失去了宝贵的尊严。

三、尊师重教。捍卫师道尊严

捍卫师道尊严不仅是尊师重教的前提,也是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捍卫师道尊严应从学校做起,让学校成为师道尊严的捍卫者。

1、规范教师准入制,教师资格认证要与时俱进

各级各类学校希望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希望教师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素质?希望教师成为什么样的教育者?这些应有明确的规定,把好教师准入这一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社会影响力,让教师成为让人尊重、向往的职业。

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书的颁发是采取学历认定为主,考试认定为辅的制度,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应特别关注教育专业性,也就是说,教师资格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专业观念、专业能力和专业潜质。不同类型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应有区别,根据教师的动态发展,打破教师资格的终身有效性。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师是一份“以人育人”的工作,教师师德的核心就是“责任”与“爱”。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师的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是教师人格和教育力量的体现。教师展示给学生的应是正直的言行和积极的精神风貌,杜绝消极和庸俗。学生向教师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教师的人格力量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真正把培训工作做实,切忌走形式,教师培训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学科知识、科学技能,教师成长的实践场所是现实情景,教师的各种能力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与获得。让教师立足职场,在反思与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教育教学有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成长模式。

3、让教育行家管教育,规范教育管理

校长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下,学校的主管部门教育局特别是教育局长对教育的认知状况、角色定位、能力水平等也会对一个地区教育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好的局长,就意味着有一方好的教育。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1%的教育局长来自政府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在被调查的局长中只有6%是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的途径上来的,其余都是组织任命的。不是说外行领导多么不好,因为教育事业的特殊性,让行家来管教育,他们了解教育的发展规律、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知道教师的油盐酱醋,有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

当一所学校或一个地方的教育是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势必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力,人们必然会尊重教育、尊重教师。

4、关注教师健康,保障教师的安全

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较高的责任风险和较低的工资收入,让广大教师身心疲惫,教育主管部门、校长及全社会都应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让教师们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保护学生安全”纳入其中,保护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学生是“爱生”的一个重要表现,不能保护学生的老师师德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教师的安全谁来保护?这里的安全不仅指生命安全,也包括教师心理、精神上的可承受度。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在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的谨小慎微。老师们怕学生意外地给你闷棍、怕家长来问责、怕稍有不慎校领导的责怪。应有相应的措施让教师的生命尽可能不受到伤害,减小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教师们每天从早忙到晚,较高的职业责任要求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对等,这些理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5、校长要能为教师担责,降低教师的责任风险

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本不该出现的问题,教师“犯事”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为自己的行为担责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校长不要对教师自惹的麻烦不闻不问,让“犯事”的老师“自己兜着”,这样会把教师推向一个尴尬无助的境地,有损教师的尊严,校长要对犯错误的老师进行安慰,提供必要的帮助,承担一定的责任,用“人性化”的管理帮助每一位教师。由于目前教育缺乏科学的风险机制和问责机制,有些学生家长一遇到师生矛盾,就采取极端手段对教师攻击报复,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甚至威胁到教师的人身安全,这些工作中难免遇到的“教育风险”,应该有相关的法律,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保护,也是对学生的保护。

6、教师工资须落实到位,让教师生活有保障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些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偏远地区,《义务教育法》这一规定并未有效落实,教师工资偏低甚至被拖欠,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是教育的灵魂,从事教育需要教师高于常人的奉献精神,但道德的感召力并不能完全长期保证一个人对职业的使命感与尊严感,相应的物质保障是必然。其实落实教师工资方法很简单:只要执法不打折,教师工资就不会打折!一个工资被打折、拖欠,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何来尊严?

7、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尊重

以前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比如一名老木匠带一个徒弟,师傅不光要教其技艺,还要带其谋生,师生关系如同父子关系,老师发号施令,学生唯有服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师生关系悄悄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师生关系不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般刻板,而是多了亦师亦友的温馨色彩。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逐步觉醒,“学生权利”被无限地放大了,一些调皮的学生摸透了老师的心理,肆无忌惮地违反纪律,许多老师由于很难把握“管和不管”的尺度,所以就会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干脆只“教书”而不“育人”了,而只“知书”而不“达礼”的学生,人格是不健全的。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其中有一方存在素质上的缺陷,和谐师生关系都无法构建。

师也好,友也罢,教师就是教师,基本的师道尊严不能磨灭。老师要尊重、爱护学生,学生更要尊重老师。

8、教师要不断学习,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学者”,学习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教师安身立命的需要。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加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汲取知识养分、储备精神食粮,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气质和品性,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开拓前进,新理念、新思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拓,不断创新。要有“新奇性”、“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广泛的爱好,广泛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要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受教育者在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同时,自然会尊重教育、尊重教师。

教师是知识与文明的传播者,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尊重教师就是尊重教育,教师们要苦练内功,用高尚的师德、丰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人们的尊重。社会要尊重教师、尊重教育,维护教师的尊严不仅是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重要使命,更是—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师道尊严学校老师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人文构建浅探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试论“师道尊严”对构建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