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隐匿性忧郁”的由来与对策
2009-11-26陈小春
陈小春
21世纪,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网络经济并驾齐驱,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价值取向多元化,经济体制的转型,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的呼唤,家长的期待,学生的升学压力随之增大,许多青春期的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导致心理畸形,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据四川省心理学会对“留守孩子”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近八成的学生存在焦虑心理、抑郁症状、易怒性格等心理问题。获悉,全国有两千多万“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我国15万的孩子流浪在街头,缺少关爱,前途黯淡。一组组数字,触目惊心,一桩桩离家出走、跳楼自杀,令人扼腕叹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反思。此时,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孩子不懂事,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谁的责任。诚如心理卫生专家所说,教育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和青春期“隐匿性忧郁”得不到及时沟通和排解,是藏在恶性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亟待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一、青春期“隐匿性忧郁”的基本特征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长期在学校生活,缺乏社会的经验,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简单的思维,获得对社会的肤浅认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认识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不符时,就会产生种种困惑,严重的导致心理障碍。
第一、自卑心理。他们有种被社会遗弃之感,缺乏自信,陷入自责,极度自卑。他们害怕别人同情的目光,强烈渴望别人的帮助,由于无法得到满足,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他们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第二、虚荣心极强。他们根本无法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不易,根本不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坐享其成,他们在同学面前显阔,在父母面前,常常责怪自己的父母无用,不如别的孩子的家长有出息,就恨自己投错了胎,又会陷入自卑。
第三、嫉妒心理。他们看到周围孩子的学习、生活比自己优越,自己无法得到满足,有的开始怨恨父母,怨恨家庭,进而发展到怨恨他人,嫉妒社会。心理失衡,因为自己的不幸而感到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更感到痛苦,甚至不惜采取过激行为(如偷别人的教科书),从而打击报复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嫉妒心理。
第四、疑虑心理。疑神疑鬼,多疑敏感。总觉得周围人在背后讥笑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致同周围人际关系紧张。连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被认为是“别有意味”的轻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握紧拳头,用武力来讨回自己的尊严,一件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小事常常使他们大动干戈,具有极强的攻击性、破坏性。
第五、逆反心理。他们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总之,喜欢背道而弛,寻求刺激。
第六、早熟心理。由于受经济条件或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感到了生活的艰难。伴随生理的成熟,他们的心理也经历了一个由无奈到无助再到向往的过程,正南于这种特殊的心理历程,他们渴望被异性关注,追求异性,变得比同龄人敏感、早熟,而且不记后果。
二、青春期“隐匿性忧郁”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他们的心理问题虽不像躯体疾患那样有形地损害人们的健康,却在无形中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学习压力增大,对学业失去信心,亲子关系疏远,亲情淡薄,消极颓废,缺乏愉悦的心理体验。
社会因素:社会给了他们太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他们心灵的扭曲。素质教育裹足不前,应试教育积重难返,新课程改革严重滞后,高考除了试卷书面考试之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分数似乎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这一导向,促使学生把“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分,有的学生“从鸡啼忙到鬼叫”,一旦考好了,心花怒放;倘若考砸了,便情绪低落。而有的学生开惯了“顺风船”,稍微受阻,心理便承受不了。在校学习考试成绩不理想,害怕被别人嘲笑,加上家庭经济的拮据,不少学生萌发了“不想读书”的念头,认为“读书无用”,自暴自弃,惹是生非,好走极端。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的心理表现。从心理学上讲,青春期正是孩子自我意识最强的时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强烈地渴望独立,渴望自己为自己负责,但他们毕竟还没有接触社会,思想也不成熟,缺乏判断力。此外,还有一个心理压力就是他们总把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放大,甚至影响到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其实这都是自卑心理的表现。家庭因素:如果说家长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那是冤枉。试问,哪家父母不喜欢儿女绕膝?但是父母外出工作,使许多孩子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他们长期处在缺乏母爱、父爱的环境中成长,即使有一方父亲或母亲在家,但是家庭琐事相对于两人在家时也一定会更多更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也很少发现,即使发现也难有很多时间去沟通、去教育,促进孩子改正;而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来照顾,祖孙辈的年龄相差悬殊,孩子与祖辈之间有代沟,不易沟通,再加上祖辈们年老体衰,大多文化知识少甚至是文盲,往往只能照顾孙辈们的生活起居,无法尽到教育责任;寄住在亲戚家中的,亲戚一般不会像自己的子女那样管束、教导这些孩子,他们认为管得太严,孩子不理解,对待孩子的态度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冷淡粗暴,而这些孩子自己也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即使父母全在家,早上,父母上班比较早,孩子还没有起床,仅仅告诉孩子早餐在锅里,中午、晚上自己用微波炉热饭菜,晚上孩子回家,父母早就累得不行,睡着了。长期下去,他们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孩子的心灵离父母也会越来越远,慢慢地亲子关系疏远。亲情淡薄,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关系紧张,由此导致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他们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他们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或缺位,使他们的心理普遍出现了问题。缺少父母温暖、缺少真正关爱(隔代监护溺爱;寄养监护偏爱;无人监护失爱)、缺少自律意识,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使他们纪律散漫,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因而
不少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人格形成缺馅,心理情感复杂,行为容易出轨……
环境因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把“金钱”作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平时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是有部分家长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对孩子的奖励重物质,使得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一部分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产生了“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青春期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在心里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需要正确的引导。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不可能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些都对他们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社交恐惧等。即便是在教师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也往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心理疏导出现了“真空”地带。
三、青春期“隐匿性忧郁”的对策
只有准确把握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靠政府推动,整合多方资源,开辟绿色通道;改善家庭环境,辅之以有效的监护;学校主动出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政府对未成年人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大力探索教育与管理新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政府目前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逐步做到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的活动,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村委会或居委会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定期统计汇总他们的变动情况。同时,建立家长代管制度,发动教干、教师、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其他学生对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如湖北成宁市咸安区,有10万多外出劳务,7千多留守孩子,在当地党委的号召下,3380名党员为留守孩子当“义务家长”,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与孩子谈心,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暖。
从社会环境上,建立教育和监护体系。如在退休人员中选聘义务监护人、义务辅导员,鼓励身边没有小孩的父母实行一对一的义务帮教,通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协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此外,应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不良社会现象,诸如赌博等进行治理,对游戏室、网吧的营业活动进行规范,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中的情况。孩子取得好成绩,做了好事,应予以奖励;孩子做了错事,违反了纪律,要多分析,少训斥,促纠正,要千方百计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和温暖,少些寂寞无助,多些深情关爱。利用电话、书信等形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感到父母心永远在他们身上。惟其如此,才会使滴滴关爱之情如春风化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要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克服自私的实惠观,将子女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要给照管子女的长辈或亲属明确要求:照管子女要从子女的健康成长出发,既要悉心关怀其生活,又要严格规范其行为,尤其是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上要把好关,决不能放任自流。要既当子孩的管家,又做孩子的良师。
关注青春期“隐匿性忧郁”,学校义不容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谋远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给教师的建议》)做人德为先,育人要育“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学不好,即使学业有成,也是成不了才的。因此,教也者,“心”之大者也。真正的教育应该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目标,随着理智的提高,也要培养高尚情感、坚强意志和创新能力。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领学生冲出应试教育的羁绊,成立相应的救助机构(如心理咨询室),加强与问题学生的心理沟通,不时给他们的心田注入清泉活水,催开他们的理想信念之花,健全他们独立的人格,在实践中磨练他们的坚强意志,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是全社会的事。除了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政府、居委会、村委会、家庭,也要通过青少年活动场所,对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排除种种心理障碍,助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