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报分析的重要性及提高其客观性的方法

2009-11-24

学理论·中 2009年6期
关键词:情报工作

张 丹

摘要:情报分析环节是情报工作流程的精髓,坚持情报分析的客观性意义重大,在实际操作中,诸如情报政治化、心理认知偏差、国际环境及敌方导致的情报障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情报分析的客观性,急需采取措施应对。本文阐述了情报分析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了影响情报分析的因素,并提出了做好情报分析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情报分析客观性;情报工作;情报政治化

中图分类号:E8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77—01

一、情报分析的概念及重要性

1.情报分析的概念。情报分析是指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现有信息进行鉴定、分解、综合和判断,得到信息产品,通过对事情发展的态势做出适当的评估,并以得出的结论来满足特定的或不特定的情报用户的需求。

2.情报分析的重要性。(1)情报分析将情报“去伪存真”。“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相互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相当不确实的。”[1]针对情报的不确定性,需要将情报资料加以分析、整合。真实性是情报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2)通过情报分析我们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是情报分析的基本要求。“兵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2]。根据表象,判断出敌人真实情况,并采取相应作战行动。(3)情报分析是预测的基础,有助于情报评估的科学化,决策的可行性。

二、影响情报分析的因素

1.情报分析的政治化。情报人员在分析情报时会积极主动的迎合政治家的想法,最大限度的吸引政治家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情报需求,他们不仅要提供客观事实,还要积极评估政府的各项政策,并预测这些政策可能产生的效果。

2.心理认知上的偏差。心理认知上的偏差是影响情报分析客观性的根源。情报分析事实上是一种思维过程,但人们对自己大脑工作机理的认识匮乏导致了情报分析过程中出现偏差。

3.复杂的国际环境及敌方导致的情报障碍。战场上的情报都是带有欺骗性的,情报对抗成为各个国家竞争的主要方面。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情报人员的分析困难。

三、提高情报分析客观性的措施

1.着力改善情报与政策的关系。(1)情报分析人员应该保持客观性,独立于政策之外。情报分析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分析人员的任务仅仅是实事求是的描述事情本身。肯特曾指出,“情报部门与情报用户之间是否建立了适当的关系是情报工作最重要的环节”[3]。(2)情报要紧贴政策,使情报能够为政策决定者所用。情报应该紧贴政策,但又不能局限于政策。在关系紧张和敏感时期,情报人员应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为政策制定者搜集相关情报并加以分析,以供其使用。而在平时,情报人员应采取“模糊搜集”的方法。

2.消除思维定势,加强情报分析人员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情报人员的心理活动对一份情报产品的得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报机构应该对情报分析人员进行思维培训,这样可以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自觉,更加有意识的思索和分析过程。

3.充分估计国际形势,提高辨别真假的能力。“情报分析是一个将秘密获取的原始材料进行评估并转换成决策者可以使用的描述,揭示和判断的过程,包括对材料的可信度进行评估,并将其与分析人员现有的知识库进行比较,以分离错误,揭示其中的欺骗成分。”[4](1)提高辨别分析能力,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情报。情报分析人员一定要根据已掌握的情报资料,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带着问题对信息进行筛选,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研究。(2)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情报进行评估。情报分析人员在推理过程中不止要要到人脑,有时也需要借助各种形式的计算机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2]孙武.孙子兵法[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3]Sherman Kent.Strategic Intelligence for American World Policy[M].Hamden, Conn., Archon Books,1965.

[4]张晓军.美国情报理论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璐瑶)

猜你喜欢

情报工作
适应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情报工作发展探索
美国开源情报制度分析及发展趋势
《情报法(草案)》开始审议首次在立法层面规范国家情报工作
近十年“反恐情报”研究的文献分析
情报工作的经济管理建议分析与探索
“互联网+”视角下的情报工作刍议
论国家安全与情报工作战略统筹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