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我实现者的陨落
2009-11-17彭晓波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自我实现者 祥子
摘 要: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描绘了祥子的三起三落的命运沉浮史,同时也刻画了祥子的堕落史,而祥子性格的蜕变完全可以用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阐述,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祥子一开始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但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导致了自尊的缺失并产生了信仰危机,变为一个抑郁症患者,最后甚至形成了反社会型人格。
老舍在旧北平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现了一名带有孤独个人主义色彩的车夫的三起三落的命运沉浮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集中涉及个人主义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刻画了一个“在地狱里仿佛都能做个好鬼”的祥子,是怎样“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的过程,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的理想者,又是怎样变成“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而这些都可以用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阐述。
一、一个自我实现者
“自我实现”一词是由哥尔德斯坦提出的,是指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促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个人,达到他所能够达到的一切目标。这种人忘我、自我抑制,能够充分开拓和利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潜力等因素,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尽力去完成,使自己不断趋于完美。马斯洛也给这种人以高度评价,认为他们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的人格特征,而祥子几乎都具备。(1)敏锐的洞察力,能准确客观地洞察现实,并与之形成更加融洽协调的关系。祥子“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了,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而且是最适合自己干的事,凭着自己年轻、有力气,能买上车“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和目的,绝不是梦想”,而祥子也的确实现了他的志向。(2)对自己、他人,以及整个自然表现出更大的认可。文中一开头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内心平和而自信的祥子,他是一个身体崇拜者,对自己的身体表现了极大的认可、欣赏与爱惜,因此对自己的以体格为基础的职业能力也是相当自信的。对于陌生的北平城他也没有初来乍到的恐慌,而是表现出无比的信赖与依恋,表现了他对环境的极大认可。(3)思想言行都比较自然、坦率和纯真。祥子就是一个带着乡间清凉劲儿的淳朴小伙。(4)一般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强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以外的问题上。祥子“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但是“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第一次丢车后,虽然沮丧之极,但“即使今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5)超然独立有独处的需要,他们一般不怕孤独,有时甚至主动追寻清静和独处。小说中说“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同别人讲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了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为看着自己的心”,老舍把祥子的这种行为称为不团结他人的个人主义,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自己的看法,它把独处分为匮乏性独处,成长性独处和存在性独处,而祥子很明显是属于成长性独处和存在性独处,而这两种独处是非常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6)能自立、自制、超越文化和环境的约束。“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完全无视其他车夫的嘲讽、不屑,一个没入车夫的“辙”的脱“俗”的人。(7)对他人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由于祥子的喜欢独处,与他人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但是由于祥子的严守自己的行业规范,与他人的关系应是和谐的,而他的职业操守就是对他人特别是老弱车夫的认可与同情。(8)道德力量很强,有明确的道德标准,这个毋庸置疑,祥子是一个“在地狱里仿佛都能做个好鬼”的人。(9)富有创造力,在某方面显示出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祥子只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底层车夫,在这方面不可能有太不同凡响之处,但他车技的出类拔萃其实就显示了他的创造力,“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所以祥子是一个自我实现者,而他被老舍定位为一个个人主义者,如果单指通过个人奋斗的手段来实现其生活理想来说,这是成立的,可是马斯洛所说的相当多的自我实现者都是普通的民众,都是个人奋斗者。个人的哲学背景不一样,并不表示祥子不是一个自我实现者,抛开政治因素,马斯洛站在人性立场上的理论可能更能概括祥子的本质特征,以他的体格,挣一碗饭吃还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生存的威胁,他也可以像其他车夫那样一辈子聘车,可是由于祥子的小农出身和狭窄的生活经历,他只希望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是他的生活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尊严和连祥子自身都无法意识到的所有形而上的精神意识的途径,而这种途径本身无所谓高尚或低下,只要祥子在忘我地付出,并且因此而成为一个平和而纯真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就够了。
二、自尊的缺失与信仰危机
但祥子不是一个彻底的自我实现者,他遇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好不容易买来的车很快被大兵抢去了,一开始他并不气馁,他以这不过是一个意外来安慰自己,买车的理想和农民的韧性在支撑他,于是他通过更为苛刻的自苦甚至可以说是自虐来完成他的生命理想。应该说祥子还是具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的,可是很快他的理想大厦轰然倒塌了。马斯洛指出,人都有自尊需要,这能增强人的自信,使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和有力量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有用处,位置重要而必不可少,然而这些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这些感觉又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使人要求补偿或者产生精神病倾向,社会上所有的人(少数病态者除外),都需要一种对他们而言稳定牢固的高度评价,而祥子正是缺乏社会对他的这种高度评价。才来北平时,祥子的自信主要是建立在对自己的体格上,而他在拉车行当上的出类拔萃也加强了这种自信,可是作为最底层民众,几乎所有人对他的践踏让他的自信自尊一点一点地在消亡,而在这消亡过程中伴随着祥子痛苦而绝望的自我否定过程。第一次在杨家的包月,因为一毛钱的侮辱,从杨家出来后“他想坐下来痛哭一场,以自己的体格,自己的忍性,以自己的要强,会让人当做猪狗,会维持不住一个事情,他不只怨恨杨家那一伙人,而渺茫的觉到一种无望,恐怕自己一辈子不会再有什么起色了”。这是祥子的第一次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而接着虎妞的引诱让他这个道德洁癖主义者丧失了对自己身体和道德的双重自信:“她把他由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他现在成了个偷娘们的人!”关于虎妞,普遍看法是认为她与旧社会一道“陷害”了祥子,与旧社会一起成为祥子悲剧的罪魁祸首,“虎妞强加给祥子的‘爱情以及由此造成的伤害,根本不是什么物质的剥夺,而完全是精神上的屈辱感,使祥子逐步丧失了自立自强的生活意志”{1},实际上很多论者过大地夸张了虎妞对祥子的影响力,一开始的引诱并没有对祥子造成很大的影响,祥子上了曹宅,“对虎姑娘,他觉得有点羞愧,可是事儿既出于她的引诱,况且他又不想贪图她的金钱,他以为从此和她一刀两断也就没有什么十分对不住人的地方。”在有自尊的曹府,他拒绝了高妈的放账和起会的建议,稳稳地实施起他的买车大计,并且看着满街奔命的车夫涌起了一种优越感,“现在他少受着罪,将来他还可以从这里逃出去,他想自己要是到了老年,决不至于还拉着辆破车去挨饿受冻,他相信现在的优越,可以保障将来的胜利”,应该说这时的祥子恢复了他的自信与优越感,但虎妞的诈孕让“他觉出一个车夫的终身的气运是包括在两个字里——倒霉”。接着一个偶然的细节再次引起了祥子的自我否定,原来这所谓的自尊的满足和优越感都是假象,甚至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信仰危机,“原先,他以为拉车是他最理想的事,由拉车他可以成家立业,现在他暗暗摇头了,不怪虎妞欺侮他,他原来不过是个连小水筒也不如的人”。而真正对祥子有致命影响的是亲眼目睹老马爷孙的遭遇,“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了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他不肯要虎妞,还不因为自己有买车的愿望!买上车,省下钱,然后一清二白的娶了老婆,哼,看看小马儿,自己有了儿子未必不就是那样,这样一想,对虎妞的要挟,似乎不必反抗了,反正自己跳不出圈儿去,什么样的娘们不可以要呢!……看透了自己,便无须小看别人”。所有的理想原来都是一个可笑的无谓的瞎折腾,再怎么努力要强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所有的精神支柱都轰然倒塌,祥子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和对自己的低评价,祥子看到了生活的本质。接着孙侦探的抢钱和“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了臭虫”,再一次赤裸裸地暴露了祥子人生的本质。“他没别的办法,只好去投降,一切的路都封上了,他只能在雪的地上去找那黑塔似的虎妞,他顾体面,要强,忠实,义气,都没一点用处,因为有条‘狗命”。而这时的祥子就不再是一个马斯洛极力赞扬的自我实现者,被虎妞纳入围城的祥子再也不是从前的祥子,所以并不是虎妞以她的爱情和婚姻毁灭了祥子,而是自尊的缺失和信仰危机沦落了祥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被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对个人的价值和尊重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放在首位。可是社会没有这样对待祥子。
三、抑郁症患者和反社会型人格
失落为普通人的祥子,仍是一个有自己原则的人,他不肯去找刘四爷,并且说“老头要咱们,我也还得去拉车”,坚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绝不让步,很多论者认为,“二人的婚后生活是虎妞突破社会大环境男女之间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形式——家庭的统治者发言者是虎妞。”{2}实际,表面上虎妞占据绝对霸权,但实际上在关键问题上祥子仍然有他的话语力度和行动自主权,他们基本的家庭发展图式还是按祥子的设定来进行的,而这也验证了祥子的堕落与虎妞关系不大,而且虎妞毕竟给了祥子一个像样的家,而虎妞的怀孕,也给了祥子新的希望,可是虎妞死了,“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了她怎能成个家”,应该说虎妞的死对祥子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对一个心无所依的男人来说家是最后的堡垒,再接着他拒绝了“在她身上,他看见了一个男人从女子所能得的与所应得的安慰”的小福子,本来唾手可得的而且是梦寐以求的幸福,也因为难以负荷的经济压力而被迫放弃,当他走出四合院,对前途的无望和对自己的否定达到了顶点,从此他再也不是那个有着正常生活和正常人格的人,他变成了一个抑郁症患者,“拉起车来,他还比一般的车夫跑得麻利,可是他不再拼命的跑”,有人要跟他赛车,怎么挑逗都不行,平日最怕最可耻的一件事现在他打哈哈似的泄露给大家,“病过去之后,他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身量还是那么高,可是那股正气没有了,肩头故意的往前松差些,搭拉着,嘴唇间叼着支烟卷”,现在经常吊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当初咱倒要强过呢,有一钉点好处没有”,抑郁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负性情绪体验,抑郁症症状主要是以心境低落为主,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或疲乏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我评价过低,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而这时的祥子正是一个典型的抑郁症患者,但接下来祥子却从一个情感症患者变成了一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何谓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是:(1)极端自我中心,一切言行纯粹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社会规范,常侵犯他人或社会利益以满足私欲。(2)无论对人对事,均无责任心和义务感。(3)无羞耻感和内疚感,对自己反社会行为产生的恶果不感到痛苦。(4)绝对侵犯他人或社会的行为,事先无明确的动机和计划,多起于一时冲动。多有攻击和斗殴行为,惩罚也不能对其构成威胁。(5)情感冷漠。对自身和他人安全漠不关心,情绪上极少出现焦虑和恐惧反应,也少激动。(6)虚伪,缺乏坦诚,不尊重事实,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取个人利益和享乐。(7)自毁行为,生活无目的、无计划、无方向。言行粗鄙,惹人讨厌。就其自身幸福而言,其所有言行无异于自我毁灭。而这活脱脱就是祥子的写照。本来祥子想改变自己,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去找小福子,可是小福子死了,这是社会给祥子的最后一击,“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什么也无须乎想了”,结果“祥子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四、结 语
不论是说祥子的悲剧证明了他道德理想主义的虚妄,还是认为祥子的悲剧是他缺乏足够的内省意识,老舍说“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错”。的确一个劳动者想凭自己的劳动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并不是一件多么虚妄和过分的事,可是一个不公的社会却给予他百般的嘲弄。马斯洛说,人类需要生活在公正的社会里,人类在生活中应该体验美,正如我们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一样,否则会产生精神性疾病。过去,我们已经习惯于相信人类本质上是有无限适应性的,环境需要人们怎么样,人们就会怎么样,但事实证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祥子的悲剧就是这种说法的最好诠释,我们都低估了自己的天性。
基金项目:2007年江西省高教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作者简介:彭晓波,硕士,宜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 樊骏.认识老舍(上)[J].文学评论,1996(5):11.
{2} 张超.泼妇与男权[J].名作欣赏,2005(2):112.
(责任编辑: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