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09-11-17张清华
张清华
[摘 要]:本文就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谈了以下四点认识:一是重塑自我,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二是找准突破口,击起学生心中的涟漪。三是开展活动,让学生体现自我价值。四是适当鼓励,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积极性 鼓励 教学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皮亚杰也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人们学习、探索和创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活动,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有的老师却抱着极不负责任的态度,认为“只要把内容讲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学好学坏是学生自己的事”等等,这种把学生“置之度外”的课堂教学是错误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兴趣发端于学习动机,愿望之始,伴随在学习的过程中,巩固在学习的满足之上。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重塑自我,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打铁需要自身硬”。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学者”,然后才是一名教师。语文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这决不是简单的“一桶水”和“半桶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那些知识渊博、自身素质好的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很受学生的欢迎。在学生的眼里,这样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学生会敬佩和信任他们,愿意接近他们,乐于接受他们的教育。
二、找准突破口,击起学生心中的涟漪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学语文教师手中如果有了精心设计的“激起千层之浪”的块块之“石”,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积极的竞争意识,就能把课堂教学带入高潮迭起的境界,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内容分析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它如平静的水面投下一磅重石,顿时水花飞溅。学生纷纷举起了手,积极踊跃发言,说出了十几个字。“但哪一个更贴切呢?”我穷追不舍又提出一问。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答案是对的,结合课文将自己的理由娓娓道来,后来几乎变成了一堂辩论课。结束后,学生围着我说:“老师,以后咱们还这样上行吗?”这道题的设计,不仅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了课本内容,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分析、归纳、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也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真可谓是一“石”多“鸟”。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体现自我价值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受不到一丁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也难免丧失信心,何况是中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出一份报纸”,不仅让文笔好的学生有施展才能的空间,也为在计算机操作上过硬的学生提供了机会;“猜词游戏”让有表演技能和成语丰富的学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诗歌朗诵会”让朗读好、有演讲才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我也当老师”活动让语文知识渊博、语言诙谐幽默但学习成绩不一定好的学生找到了自信。只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就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适当鼓励,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受鼓励、被表扬次数越多的学生,思想越活跃,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越高,进步也越快。我曾有一个学生,她并不太擅长写作,在我刚接班时的第一次周记却写的非常认真。虽然没有什么特色,但我还是给她写了一句鼓励性的评语“你简直可以当一名小作家了”。她看了以后激动万分,在以后的作文中一次比一次好,同学们很惊讶,我也是喜出望外。以后在她的作文中我又写了一句“你已经超越了自我”。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通过她的母亲我才知道原来就是那一句“你简直可以当一名小作家了”激发了她创作的热情。
此外,课堂上可以穿插游戏,会使课堂妙趣横生。游戏之所以能调动学生,是因为游戏本身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它象一块磁块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热情。但游戏必须具备知识性,游戏内容要体现与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切勿华而不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一座潜力无穷的宝库,只要老师开动脑筋,就一定会找到开启这座宝库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