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2009-11-17侯文宁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侯文宁

[摘 要]:高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又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5年大跃进式的发展在规模上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也面临着社会及自身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问题。笔者在文中对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与相应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素质教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当时一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为培养本地区发展经济所需要的高级应用专业技术人才,率先创办职业大学,设置相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腾飞,以及我国已加入WTO和申奥的成功,产生一大批高新技术岗位,急需一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援引一南方知名企业老总在央视的谈话:一个岗位普通大学生就业的话月薪可能只有两、三千,但高级技术工人就业的话月薪就会有几万。可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社会及自身的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确是艰难的,面临众多问题。

一、生源匮乏

1.招生批次的安排上,高职招生是放在最后一批的,仅仅优于中等职业院校,这使得即使再好的职业院校也必将丧失与非职业院校竞争的机会。

2.无论从观念上还是行为上,社会上并没有真正认同“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这一观念。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将孩子送入高职院校。即使报考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心不甘情不愿”者也大有人在,每年考上高职又不去读的人不只是一两个。据笔者调查所知,一所高职院校的总入学率达到70%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3.普通高等院校的连年扩招加剧了高职招生的难度。

正是由于上述情况,不少高职院校为了解决“吃不饱”的问题不得不降低门槛,放低分数线,以招收更多的学生,但这又带来了生源素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二、在校生表现堪忧

高职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为对口招生,二为普高生源。对口招生的生源,即已接受了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对较好,但一般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较差。而从普高入学的生源质量来看,由于不是和其他普通高校同批次录取,其实际水平同普通高校的生源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因为前一阶段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的认识层次不高

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表现为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专业课还能认真对待,但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4.缺乏自信

更为严重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身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就存在问题,他们认为,上高职“亏了”,“低人一等”,和其他考上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前途不如人”,有些职校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缺乏积极的主体进取性,不敢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做法;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一些职校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或无所适从、或沉迷网落,听天由命。

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的积极性也通常会被打击,上课不认真,应付工作,科研积极性也不高。于是久而久之便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但是,面对上述情况作为高职教育者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一味的怨天尤人、追究客观原因是不可取得,高职院校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缺陷。高职院校只有切切实实转变办学思路,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转变办学思路,完善就业机制

1.高职院校必须彻底放弃“饥不择食”的录取方针,应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学生的入学成绩与综合素质严格把关。

2.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只重视招生而忽视就业的传统办学理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高职院校可以走校企合办的道路,将学生的教育与企业的需求挂钩,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现在不少院校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学校应加大对学生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笔者所在院校为一所以医学教育为主的职业院校,学院近年来为各个专业都建立了实习基地,并且在校园中建设了模拟病房大楼,作为医学学生校内实验实习的场所。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快的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

3.学院还应设置专门课程,配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学生灵活就业,学院可以帮助有条件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调整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一般来说,现在高职院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而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因此一方面学院应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引进新型教学观念。另一方面也可在实际教学中直接引进第一线的专业人员作为学校的专兼职老师。笔者所在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就从各大医院中聘请了大量有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作为学生的专业指导老师和任课教师。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传统教学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正确的教学态度

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应转变以培养听话的学生为荣耀的片面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出“多余人”的阴影,树立起自信。

(2)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应注意培育、引导、训练每个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意识、方法。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应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特别是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从而把这一有意识的活动熟练化为无意识的习惯化的教学活动。

(3)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忽视学生文化课教育,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的素质缺陷,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没有个性和独立的思想,缺乏诗意和想象力,没有创新精神,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与能力,只有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已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引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讨论,并达成共识,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21世纪进步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可以从开设选修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可以说,学校教育方式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采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索精神、独特的求异思维、非常规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授课方式为标准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笔者坚信高职院校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范才生.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

[2]王公安,袁桂萍.论21世纪职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现代技能开发.

[3]赵太平.浅谈素质教育中职教教师观念的转变.职教论坛.

[4]彭展声.浅谈教师赏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5]刘合群.职业教育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6]马学平,耿学超,刘志.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