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健康》实施效果研究

2009-11-16温在贵

活力 2009年5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体育教师体育课

温在贵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县县城中小学和乡、镇中小学部分学校的学生1 000人、一线教师100人和部分学校校长10人。

2.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事先拟定问题问卷发给学生、教师、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为99.2%,有效回收率98%。

2.2 观察法:对体育课教学进行系统详细观察,统计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

2.3 现场访谈法:对现场正在上课的学生进行有目的进行访谈并做好详细记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影响《体育与健康》实施有诸多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 ,学校领导对课程改革不是很重视,资金投入也远远不够,一些学校几乎是零投入,根本跟不上课改所提出的要求;教师的培训虽然有,但是也不多,培训以后,学校领导基本上没有去监管;从表2可以看出 ,体育教师承认培训效果还可以,但实际操作有困难,经常受学校的各种条件制约;教材的选择、发挥学生主体性、改变学生成绩评价所占的都没超过50%;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是很深,只有25.2 %的同学认为课改后体育课的内容有变化;只有12.4%和10.4% 的学生认为课程改革后教法、学法有变化 ;体育资源几乎就没有开发。

2. 影响《体育与健康》实施的原因

经过对100位老师的问卷调查,影响《体育与健康》的实施主要有以下成因:

2.1领导不重视、监管机制不健全(26人)。 由于在“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基层学校,体育课被深深地打上了“副课”“小三门”的烙印,部分校长还不能清晰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体育课程改革没有全新的思考和认识。同时,一些领导对体育课程依然如故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改热情,导致体育教学出现“反弹”现象。

2.2培训质量不高、教师教科研意识不强(40人)。实验初期,实验乃至实验教师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保证了实验人的工作热情;高质量的培训,保证了实验员的素质;专家学者的指导,保证了教师困难的及时解决。但当实验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后,有的地方就很难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满足这些条件了。加之培训的质量随着培训层次的下移,培训效果逐渐衰减,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不少体育教师对培训缺乏兴趣。而那些未参加课改试验的教师却相对处于真空地带,教学依然如故,以至在年级交替时不能很好地协调推进课改。

2.3思维定式,被动课改(22人)。通过培训、学习和实验,多数体育教师能够接受体育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积极适应体育新课程。但是也仍有一些教师表现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观望甚至怀疑心态。传统的教学思路在他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要彻底地抛弃旧的一套很不容易,就算是他们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也难免生搬硬套。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或不顺手,钻进了行动的“盲区”,这也使体育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学术思维领域,有不少教师习惯于引经据典,不加思考,往往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并把“领会”的思想贯彻在课改中并自诩为正宗。

2.4班级人数多,配套工作量大(12人)。新课程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倡导教师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一些地区特别是在农村,班级人数过多,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基本在60人左右,有的甚至达到80人,这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课改工作的开展。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做到关注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而传习式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3.应对策略

3.1加强领导的重视与参与(12人)。校长、主任们要参与体育课堂实施的研究与指导,从而了解课程实施的状况和教师存在的问题,与体育教师一道,群策群力进行探索。同时。领导还要抓好课改的专项监督检查,善于发现课改进程中出现的先进典型与存在的问题,促进体育课改的健康发展。

3.2加强体育课改的培训工作(18人)。学校和上级业务部门也应该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参加研讨会、观摩会的机会,而不是只让一两名骨干教师参加,尽量减少二级培训的效益损耗,增大一线教师的直接收益。特别是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要落实校本培训,使校本培训真正起到作用。

3.3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校本教研(33人)。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新的理念、措施最终要靠教师去实施。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改顺利实施的保障。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中不被淘汰,为了在学生中重塑自己的形象,广大体育教师应当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3.4体育课成绩的评价(19人)。没有哪种评价方式是绝对优异的,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只有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才能从不同的侧面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3.5场地器材巧妙设计,自编自制体育器械(11人)。据调查了解,我县学校的体育设施往往只有一个200米跑道围着的操场,没有草坪,没有足球门,操场上只有几个篮球架,周围是几个单双杠,再有几张乒乓球台。在条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作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老师,应大胆地在传统教学的器材上作出突破、发展。在器材的选择上注意就地取材、一物多玩,以此丰富活动内容。同时也注意到废旧物品的利用,如旧轮胎、废篮球、旧报纸、空酸奶盒等等。有了场地器材的充足供应,在教学形式上,就可以力求灵活多样,让体育课真正“活”起来;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扩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和自由度。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体育教师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