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体现和谐内涵的环青海湖旅游圈
2009-11-11李永梅
摘 要:文章通过介绍构建和谐环青海湖旅游圈的背景,分析了构建旅游圈过程中存在的非和谐因素,提出构建和谐环青海湖旅游圈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环青海湖旅游圈 非和谐因素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263-02
一、构建和谐环青海湖旅游圈背景综述
环青海湖地区指东经99°02′~100°59′北纬36°16′~37°20′之间的区域,包括海北、海南州的海晏、刚察县和共和县的部分地区,地区西部是柴达木盆地的东缘,东部为湟水谷地,南部为青海南山,北部为绵延的祁连山山地,整个地区是一个四周高山环绕的封闭式山间内陆盆地。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东西长109km,南北宽65km,周长约365km,面积4456km2。青海湖地处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使其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宝库,湿地、高寒草甸、草原、灌木林、耕地、沙丘和鱼、鸟、兽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共同构成了青海湖特有的生态体系。巨大的湖体及湖周丰茂的草地植被不仅对湖区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控制及调节作用,而且对保护东部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形成了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屏障,因此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环青海湖旅游圈虽然地处高原腹地,远离东部,但在青藏高原的区位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处于青藏、兰新两个新兴旅游区的交汇处,滇青(云南—西藏—青海),陕青(西安—兰州—青海),青川(成都—九寨沟—青海)等跨省旅游枢纽干线上,是连接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区的交通要道,又是联系全省几大旅游的必经之地。以青海湖为中心,西可辐射和带动玉树、果洛藏族风情游览区,东与西宁、海东景区联为一体,沿环湖公路可达海北鸟岛、原子城、金银滩、沙岛旅游区,向西经过昆仑文化游览区、祁连山旅游区直达敦煌。
环青海湖旅游圈经历20多年的开发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旅游线路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但环青海湖地区建设中各种非和谐的因素也正在浮出水面,逐渐成为制约环青海湖旅游圈建设的羁绊。
二、构建环青海湖旅游圈的非和谐因素
1.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旅游开发观念落后。青海湖地区隶属三州一市及部队管辖,相关旅游企业又分别隶属于省级有关厅局或单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旅游市场不规范,使得同一的旅游市场支离破碎,严重影响了旅游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区域联动的进程。在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上,观念落后,宣传力度不够,缺少旅游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旅游业大发展、大策划、大投入的氛围远远没有形成,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2.国民经济总量偏低,旅游资源难以有效开发。青海省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方。200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966亿元,仅占全国GDP的0.32%;旅游业总收入为47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4.9%,仅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0.4%。目前,以青海湖为中心的旅游圈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投资不足导致许多景点的配套设施标准低、缺乏卫生、取暖、娱乐、给排水等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缩短了游客在景点停留的时间。
3.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青海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近些年青海湖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直接后果是湖面缩小676km2,河床裸露并出现了淤沙,鸟岛由四面环水的孤岛变成了沙丘状的半岛,大片草原荒漠化甚至沙化,形成新的沙源。
(2)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象灾害频繁。近40年来,环湖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近20年春旱频繁发生,自1992年起,几乎每年都发生春旱,特别是1998、1999年出现了环湖地区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据刚察气象站观测:20世纪60年代沙尘暴平均每年11.9d,70年代平均每14.6d,80年代平均每年12.4d,90年代平均每年17.7d,最多年份(1992年)达27d。
(3)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环湖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特别是青海湖裸鲤、野藏驴、野牦牛、雪豹等珍稀动物种群数量的剧减更让人忧心。
4.淡薄的环保意识和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随着环湖地区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发展,人类对环湖地区草地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快,在开发利用中明显存在环保意识淡薄问题,缺乏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采取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加剧了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5.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环湖地区生态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特别是执法监督、监测预警能力低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加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投资渠道狭窄,投入不足,制约了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停滞不前。
6.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大。环青海湖旅游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风较为纯朴,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游客的增多,这种外来文化在相当程度上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使这种原生态的资源优势逐渐淡化。因此在如何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护和发展本地文化成为我们发展和谐旅游的一种新的挑战。
三、构建和谐的环青海湖旅游圈的战略举措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当代旅游开发,观念先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树立大旅游观念,关键是形成“共赢”的思维。为建构和谐的环青海湖旅游圈,跨越各州、县行政边界的限制是统领全局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各地都力图在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使用上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势必涉及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利益。因此,加快区域合作进程,一定要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思维”,确立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思维”。为此,环湖旅游圈的各级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以及与旅游开发相关的部门都必须要认清形势,摒弃地方狭隘的利己行为,辨清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即地方小利益要服从全局大利益。所以打破行政障碍,建立环青海湖旅游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才能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最终实现行政和谐的环青海湖旅游圈。
2.整体全面促销,突出区域整体形象。环湖旅游圈塑造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就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从大合作区域范围着眼,在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后,应针对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合理设计营销战略,以达到最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采取联合促销、兵团作战,是推广环湖旅游圈形象的重要手段。应借鉴云南省宣传旅游整体形象的经验,由政府、企业、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外事、外宣、招商、宗教、媒体等部门从不同层面进行联合促销,多种形式并举,手段与方法不断创新。在空间布局上,一方面,加强省内“两圈两带一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同周边兄弟省市合作,做到资源互用、客源互流、产品互补,联手开拓区域旅游市场,实行区域整体营销。
3.实行多种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各项资金,突破资金短缺限制。青海省经济基础薄弱,旅游产业规模小,虽然国家在西部开发中采取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安排建设项目等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但资金短缺仍然是环湖旅游圈发展过程的一大障碍。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可尝试争取国家给予环湖旅游圈某种形式的特殊开发区待遇,比照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示范区、生态建设保护区等所给予的优惠条件,实行向旅游倾斜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需要更新观念,形成多元的社会投资格局。要结合青海湖旅游圈发展的需要制定积极的优惠政策,以市场为主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资参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依靠社会、依托市场、多元化、多形式的环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4.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该区从事农业的农民由于收入不稳定,生活困难,居住条件差,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脆弱的生态环境。目前最紧迫的工作是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把林业、草业的建设作为该区域的基础产业。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环湖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特殊意义,针对该区草场退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沙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清现实,形成危机感,唤起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环湖地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农牧民改变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建设中,为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5.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环青海湖地区丰富的生物物种和适应高寒生存环境的生态系统,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环境变迁、生物演化和进行生物保护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野生动物处在几近灭绝的边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在禁止任何形式的乱砍滥伐,优化牧草生长环境、禁止捕猎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的基础上,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利用环湖圈中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以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以生态旅游的模式来更好地保护当地资源。
6.合力打造环青海湖体育旅游圈。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看重大体育赛事、参与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如登山探险、漂流探险、赛马、滑雪、蹦极、攀岩、旅游等已成为人们休闲和娱乐出行的主要方式,体育和旅游的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使体育和旅游业的结合日趋成熟。要加强在体育赛事、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与旅游业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方面的研究。每年7~8月在青海省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已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之一,自行车赛沿途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向世界各地传递着青海无以伦比的魅力。
如果能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龙头,积极促成民族体育与旅游的联手,充分开发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必将成为环青海湖旅游圈发展的新亮点。另外,若能将土族的“轮子秋”、藏族的“锅庄”、撒拉族的“皮筏子”等传统民族体育进行包装,将其推向市场,形成民族体育旅游的特色内容,就能实现依托传统体育带动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总之,环青海湖旅游圈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要让其和谐并有活力地运行和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也需要全社会和每一个环湖地区的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着眼于大局,放眼于未来,为构建和谐的环青海湖旅游圈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杨修等.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4)
3.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八)青海湖志[Z].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4.文军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旅游,2003
5.王乃举.浅析如何建构体现和谐内涵的环巢湖旅游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6.夏林根.小议“和谐”旅游[J].旅游学刊,2005(5)
7.蔡景龙.环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03(1)
8.郭廷权.试论建设“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对青海高原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6)
(作者简介:李永梅,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青海民族大学旅游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 陕西西安 710062)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