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色列政府与社会互动模式的架构与特征

2009-11-11张佳俊

经济师 2009年9期
关键词:互动模式以色列

张佳俊

摘 要:从建国之初到20世纪末,以色列实现了经济和国力的持续增长,乃根本得益于其政府与社会之间逐渐成型的良性互动模式及其长效作用。这一模式作为特定时代和地域的产物,源于以色列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契合性,成于二者在客观上对于互动机制的共同期许,通过互为主客、相依相合的联结方式使二者之作用尽可能地实现优化组合与动态式均衡,从而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事业一路腾飞的内在引擎。

关键词:以色列 政府与社会 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F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024-02

从建国之初到20世纪末,后发国家出身的以色列依其本国资情,相机而作应时利国之策,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经济和国力的持续增长,最终奇迹般地从国际体系的边缘地带腾飞至世界发达国家之列。此番成就从根本上而言,乃得益于其政府与社会之间日渐成型的互动模式。本文在分析以色列政府与社会互动模式的具体架构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以色列政府与社会互动模式的具体架构

以色列政府与社会互动模式的具体架构,主要包括互动双方的角色分配、双方关系的动态协调以及互动模式的良性结果三个方面。

1.互动双方的角色分配。以色列建国初期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且一直处于危险动荡的国内外环境中,客观上就需要由政府统一规划国家生存和发展问题,集中筹措和分配社会资源。因此,长期以来,其政府在国家各项事务中都扮演着主导型角色,即一方面始终保持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控制和引导,另一方面也着力为科技、国防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的发展条件。同时,在这种统一状态中的以色列社会则以极富智慧和凝聚力的犹太民族为人群根基,以犹太教文化和本民族精神为人文底蕴,广泛地接纳来自世界各国的高素质移民和多样性文化,培育出了重视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因而迅速发展成为自强不息、目标一致而又兼容开放“创业型”社会。因此,政府率先主导,社会致力于创业,二者的相互契合性为双方互动关系的动态协调奠定了基础。

2.双方关系的动态协调。确切地说,以色列政府与社会并非一直处于稳定的关系之中。双方围绕着发展环境的维护与受益和发展政策的创设与吸收这两个主要问题,逐渐建立并保持了一种动态的协调关系。具体而言:

第一,发展环境的维护与受益。持续危险不安的内外状况使得维护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成为以色列政府最为迫切的任务。从改善国内环境来看,政府尤其注重妥善安置移民、调和族群关系,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完善法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国内秩序的相对稳定;而且政府还通过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高额投入,进一步强化了尊重知识和人才、重视科技和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应对更为恶劣的周边国际环境而言,以色列政府有意识地将高强度的军事行动与务实灵活的外交策略结合起来,在倾力保证国防安全的同时主动争取欧美发达国家的支援,且始终不放弃与尽可能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从而逐步提高了自身国际地位;进一步地,以色列政府从发展对外经济入手,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签订国际贸易协定和经营国际销售网络等手段,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摆脱了国内市场狭小的瓶颈。在政府不遗余力地维护发展环境的同时,以色列的全社会也掀起了艰苦创业的热潮。巨大的科教事业投入生产出了成批的优秀人才,他们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等领域发挥了聪明才智,攻克了一系列发展难题,社会受益程度明显提高。如以研发尖端农业科技之优势克服自然资源匮乏之劣势来实现了本国农业的持续高产和产业现代化,正是其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农产品经营者和相关产业部门通力合作的成果;而五次中东战争保持全胜的神话,如果脱离了全社会的创业积累,也将无从谈起。可见,艰苦但却相对稳定的环境使社会得以发挥其深厚的潜力,也为以色列经济建设解决了后顾之忧。

第二,发展政策的创设与吸收。一方面,以色列历届政府基于对本国国情的认识,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从建国初以农为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到60年代下半期鼓励技术出口、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再到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调整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及至90年代借中东和平进程启动之契机积极参与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些战略均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还主动创设了一系列高效务实的特色政策,及时提供各种发展契机。如以色列从60年代起就开始实施一整套鼓励性的科教政策,先由政府牵头,建立了政府、高校和公司三方的科研合作平台,设立了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使政府的科技和文化部门成为联结科研界和企业界的纽带。此外,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模式,国内资金市场更为活跃,一大批高科技公司及其技术开发项目在资助之下得以顺利运行;通过建立双边科技合作基金,以色列与众多发达国家开展了科技合作。这一切无疑都为其科技进步乃至国家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而以色列社会各界及时把握住了机遇,由刚开始的政府引导逐渐转变为内部各阶层自我创造,在政府力量适时淡出之时,其已能够在成熟的框架下朝着预定的方向继续发展。如自政府力推鼓励出口的系列政策以来,国内大小企业都迅速加入到对外贸易的行列中,想方设法利用技术优势融入国际市场,抢占市场份额;而就利用科技政策方面,科研界和企业界更加密切了合作关系,使科技转化为实际产值的速度显著递增,着实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期受益于风险投资政策的企业已经能够脱离国家资本进行独立经营,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3.互动模式的良性结果。从维护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到创设高效务实的发展政策,以色列政府所扮演的主导型角色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和干预力,尤其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其自然成为统一的绝对权威;而从受益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到吸收有利政策为己所用,以色列社会紧跟政府调控之步伐,自觉发挥内在潜力,创业势头有增无减。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整个社会似乎被牢牢地控制在政府手中,颇有“强国家-弱社会”之形制;然而事实上社会层面绝非一味被动,因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创业潜力和凝聚力,善于把握发展政策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具深层和广度的利益挖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也显然有其强势之处。另外,在诸如科研、教育乃至国防等领域,政府与社会之间都已建立了成型、紧密的联系机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家发展的成本。总之,尽管以色列政府的权威行为较之社会力量颇显盛势,但这并未引起二者的对峙甚或严重冲突。事实则是社会力量借势发展,也正符合了政府的预期目的。时至今日,政府控制力仍然强大,但其亦有意识分阶段地在某些领域淡出,如以国有资产私有化为中心内容的产权改革,因而赋予了社会力量更为宽松的发展机会,满足了社会自主发展的需要。这种良性结果的实现,也促成了政府作用与社会作用的优化组合,使双方通过频繁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动态的优化与均衡。

二、以色列政府与社会互动模式的主要特征

综观世界各国的历史进程,都包含了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矛盾互动的发展脉络,同时又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样态。综观以色列建国以来政府与社会互动模式的具体架构,其所呈现的发展轨迹和样态既不同于“市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的架构,也并非纯粹的“国家高于社会”的框架。诚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自始至终存在,但在一定历史阶段或在一国特定的发展时期内,二者也往往会表现出利益的契合性,因而也可能呈现出互补共强的良性状态。以色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这一点,且这也决定了该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一,这一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不外乎是处于特殊时段中的以色列政府和社会之间所孕育出的利益契合性。以色列本国自然资源先天不足与战争环境长期存在的现实,在客观上刺激并产生了强大的政府权威和高度向心的社会。因此,二者对国家的独立、生存和发展有着共同的追求,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和宗教等各方面均有较为一致的利益诉求。随着利益一致性因素在战争威胁的状态中急剧升温,也使双方原本可能存在的矛盾暂时避退,从而促进了双方的互动与配合。

第二,受利益契合性的驱动,以色列政府与社会客观上产生了关于互动模式的共同期许,从而使二者在互动中的角色得以确立。首先,在体制运作方面,政府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目的,成为体制内当仁不让的主导型、统一性权威,具备强大的调控能力,社会则看似是政府权威的追随者;其次,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社会作为创业型、内聚性力量的集合,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不断发挥出自身潜力,政府则又是此过程中为社会提供便利的服务者。互动角色的确立和悄然转换基本上在同一时段里完成,为二者的联结和动态协调奠定了基础。

第三,以色列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联结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段表现各异,并且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发展初期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牵引社会;到了发展中期,双方经历了需求交换与利益磨合,互动机制开始形成,此时政府权威较之社会仍显盛势,但社会力量仍能借势发挥潜力而非与其势相冲;在发展后期,则呈现出政府以社会为导向、社会能量得到进一步释放的格局,此时政府权威亦能通过调整其职能与政策适当弱化一贯的强势作用。此外,逢特殊时期(如战争状态),政府与社会容易迅速地结成一体,对内以绝对权威驾驭,对外以顽强姿态应对。因此,这种互为主客、相依相合的联结方式在以色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促使其政府作用与社会作用在动态中实现了优化与均衡。

总之,以色列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段孕育出了政府和社会的利益契合性,以之为基础,双方在客观上生成了对互动模式的共同期许,明确了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各个具体的发展阶段中,双方通过互为主客、相依相合的联结方式尽可能地实现了力量的优化组合,并在动态中逐渐达到了稳定与均衡,从而使国家发展既符合现实国情且不囿于国情之先天缺陷,最终实现了国力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廖其年.以色列经济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亚非纵横,2002(1)

2.余建华.以色列科教兴国战略的特点[J].西亚非洲,2001(1)

3.廉永剑.以色列经济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詹骞,石源.三种创业投资模式对我国发展创业投资的启示——以美国、德国、以色列对比分析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商务印书馆,2002

6.邓正来,[美]杰弗里·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增订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2249)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互动模式以色列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心中的墙——以色列游记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不妨学学以色列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英语教学分析
证券投资课程教学中多维度互动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