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人本化”设计探索

2009-11-11杨守亮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人本化布置作业

杨守亮

作业是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合理的作业设计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设计不仅应力求简单而有实效,还应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作业不应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小学数学学科当前作业本身的“魅力”还不够,作业的布置还缺乏艺术性和针对性。多数学生只是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而“心不甘,情不愿”被动地完成教材习题、补充习题和其他学习手册,认真检查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量的不断加大,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恐惧的心理也同步增多。由于我们对“知识巩固”与“技能强化”的过于偏重,导致学生作业应试的痕迹太浓:形式单调,题量过多,答案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致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不到作业的快乐,体验不到作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新定位和“人本化”设计就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水平,本着“简约”、“实效”、“激趣”、“新颖”、“分层”的原则,我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进行了一些“人本化”的实践和探索。所谓作业布置“人本化”,就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长远发展入手,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具体如下:

一、复杂作业简单化

在相当长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常常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试图在多次的强化练习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殊不知,这样不仅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相反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往往把学生训练成僵硬的作业机器。因此,学生的数学作业不能单纯地从数量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而必须考虑作业的质量。在布置数学课外作业中,我力求少中取胜,不搞“题海”战术,不搞重复练习,努力做到一类不做多题、一题不做数遍。为此我买来很多参考书籍,自己深入“题海”从中精选数学题,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作业资源,以此来确保作业的质量,从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利息问题”后,我布置如下的家庭作业:出一道关于利息问题的题目让家长解答,你帮批改。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课堂相关知识的把握情况,又让学生在与家长的相互交流中巩固了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每当我布置完作业,学生们常常雀跃不已,因为他们觉得数学作业比其他作业少而有趣。

二、作业布置实效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业的目的重在注重实效。”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做”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如教学“圆柱体积”一课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找出家中的圆柱形物体,量出相关数据并计算出它的体积;教学“测量物体的体积”一课后,可以布置如下作业:选择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如土豆、洋葱等,测量出它的体积,并把试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灵活运用了知识,发展了自己的能力。

三、枯燥作业兴趣化

无疑,多数数学作业是枯燥而乏味的,如何使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在作业的形式上、作业的批改上应该要多些幽默,以此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要设计求同练习和求异练习、顺向练习和逆向练习、书面练习和操作练习等,模拟写博客、猜数学谜语、讲数学故事、做游戏、摘智慧星等都是常用的形式。

如现在流行写“博客”,我布置的作业名称就叫“我的数学博客”:每位学生选择一本你喜欢的练习本,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博客名。学生们取了各式各样的名字,如“绚紫雨晨”、“樱桃昔”、“紫云伊人”、“快乐小子”等。作业内容:将你每天在数学课中的感想、觉得好的地方、觉得听不太懂的地方、自己解题的独特方法、一些疑问、上数学课时的心情或者自己的一些心里话等等,只要是关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写下来。我对每个学生写的内容都进行了如批改作文一样的点评,点评时我总是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我也不说真实名字,只讲他们的博客名,每次都会引来阵阵笑声。

再如,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这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在电脑上专门选用学生们常用的word进行教学。在word里我先插入自己的半身照片,然后把它沿角任意拉大,问学生这叫什么(放大);再任意缩小,问这又叫什么(缩小)。学生们已经乐了,可我又沿边横拉,后又竖拉,人忽而变胖忽而变瘦,学生们乐不可支。然后我问:“这样放大缩小行吗?为什么?”(因为没按比例放大缩小)这节课在笑声中让学生体会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为下面教学比例的知识做好准备。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我布置作业:回家也学我这样,在word里将家人的图片进行放大或缩小,注意放大与缩小的规律哟!

四、作业面孔新颖化

再好的内容和形式,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作业布置也要常换常新,以“新”吸引学生。

在作业布置中,我注意如选择、填空、作图、解答、操作、探索、开放等题型经常变换,自学类、复习类、巩固类作业互相穿插,知识类、生活类、史料类作业互相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如低年级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他家去玩,小熊说,他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答题的技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真心的帮助和激励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人性化的评语有时也许是孩子一生重要的转折点。

如一次数学考试,在批改试卷的时候,突然发现平时一位很优秀的学生分数很不理想,当时,我又重新核算了一下分数,的确如此。我真的不忍心在试卷上打上这个分数,因为我知道这个分数会对这位学生打击很大,怎么办呢?于是,我在试卷得分一栏上画了这样一幅图(如右图)。从这位学生领到试卷的表情上看,我知道了她领会了老师的心意,老师不相信这是她的真实水平,这只是一次失误,老师在给她机会,在期待着她!

另外,作业设计还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是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相互竞争,除独立完成外,也可以采取讨论、相互合作等形式。作业可分必做和选做两种,既要依据课本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志趣、个性指向,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都拥有一片自由的“空间”。

例如,学习“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如可以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定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和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内容,一定会有合适各个学生的作业,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

五、不同学生分层化

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差异。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我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具体地说,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组是基本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是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C组是拓展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只要同学或老师加以点拨便会完成。这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因此,评价时应允许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不同,给学生解释自己不同答案的权利,以此让每个学生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如学习10以内数后,我要求学生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画10样事物,要反映1—10这些数。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运用手中的画笔展示了自己色彩斑斓的校园。学生的画是天真的、稚嫩的,也是有差异的,我以无比的热情肯定了每个学生的作业,让刚入学的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受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等的限制和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努力体现评价的层次性,允许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水平的答案,以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采取一题多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提高评价等级。

如一位学生计算36×199+36的过程为:36×199+36=7164+36=7200。我给他评了中等,并眉批道:“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再想一想!”学生补充了一种算法:36×199+36=(36×200-36)+36=7164+36=7200。我为他提高了等级,又眉批道:“好,你又跨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在题目中两个36的下面划了一条红线,以做暗示。果然,学生又补充了一种算法:36×199+36=36×(199+1)=36×200=7200。我再次为他提高了评价等级。

关于小学数学作业的“人本化”设计我们思考很多,实践也不少,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它已闪烁着怡人的光泽。正是这一份份别出心裁的作业设计,将精彩的课堂艺术延伸到了课外,体现着创新作业带来的巨大成功。我们将继续思考,不断探索,把做作业的快乐感和成功体验融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猜你喜欢

人本化布置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
大学中的人本化教育管理分析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