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从备课开始
2009-11-11许宏波
许宏波
教学要有效,备课须先行。有效教学的备课要精心、尽心,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要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去备课。
一、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勇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按照学科指导意见、新课标要求,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备好教材。首先,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把握主线,明确这课内容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作用。其次,通过对学科指导意见及新课标的理解,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从细节上学会推敲。最后,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与补充,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①认识圆及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半径、直径及其相关关系;②通过画圆体验,自主发现圆的特征,并试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③引导学生从认识圆到研究圆、欣赏圆,感悟圆的数学之美。这一目标应当说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二、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针对性地规划好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不同的学生要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备课,要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联系所学内容与认知结构,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有严密的逻辑性,其知识以螺旋形上升方式呈现,新知一般都是对相关旧知的延续和发展。备课时,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关系,利用旧知构建新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详析与略讲甚至不讲的内容,使备课完全建立在学生的起点上,为今后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如认识“三角形与四边形”时,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线段”与“角”就可以不再提及,重点在理解“端点首尾相连”的含义上。
2.备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备课时,教师要经常思考:这个知识源于学生的哪些生活实际?可以借助哪些学生身边的实例为教学服务?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情景下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度、知识的掌握情况将会达到最大化。例如,为了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循环小数”的“循环”意义,我利用一年四季的循环、每一星期的循环、白昼与黑夜的循环及体育活动中的踏步口令“1、2、1、2……”等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寻找有关“循环”的生活例子。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熟悉的实例,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扎实地掌握了“循环”的意义与特征。
3.备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顾及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层次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个体,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体验成功,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例如,基础性的练习让能力一般的学生参与;拓展性的知识让优生解决,或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时常布置一些选做的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尽量多做。
总之,教师要以教者的角度审视教材,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法,抓好备课,促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必要的应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