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与开放性的内容

2009-11-09邓以伙

魅力中国 2009年27期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方式

邓以伙

摘要: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问题解决的课题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创设鲜活的学习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内容及其跨学科性、生活化活动化特点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资源。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学习方式 内容整合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这种封闭状态下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得不到体现,学生只是一部知识接收机器。当今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新一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实质,就是一次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语文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设定,在三个纬度中非常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纬度,同时专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的。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创设了鲜活的学习环境

日本第十五期中央教育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1996年7月19日)提出,从培养学生的生存力目标的角度出发,今后学校的教育要从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自我教育的方向转换,以最佳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人间性和强健的体魄。〔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制定,旨在倡导一种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为了实现“生存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方式上必须突出主体性的探究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不同形式的问题解决学习,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就其学习形式来说,应特别强调“课题设定的过程”、“课题探究的过程”、“总结和发表的过程”等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应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种基本形式。

1.课题设定。课题设定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课题设定是为了加强语文学习素材与个体主观(情绪的)之间的联系,通过为语文学习创设各种体验和对象接触的场所,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产生兴趣、感动、惊异、疑问。并且,让学生在对开放性的内容素材体验过程中形成要探究的种种问题,产生思想的火花和对语文学习的探究欲望,明确探究的方向。而且,学生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思维的方法。

2.课题探究。课题探究,更多地是由学生自己确定的想法所进行的行动和实践活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确定的疑问和课题进行观察和实验,一方面结合汲取更多的人们的意见作为自己思想的参考,然后展开一定的调查和访问等调查活动、相对于障碍者和高龄者传性活动,与外国人交流活动等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另一方面在达成的过程中体味充实感、满足感。在课题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展现个性自由地选择探究方向,通过集体的讨扩大解决问题的观点和途径。

3.总结和报告。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题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整理课题解决的结果,能进一步掌握和了解自己思考的过程,充分把表自我,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化。诸如通过意见发表会、专家意见交流会、计算机网络发信等,从对方的反应中反馈自己的活动是非常好的机会。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种形式,既强调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更强调学生主体的主动探究的过程、总结和报告的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究过程中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二)不断开放的鲜活的学习环境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种类型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这种探究包括语文学科内容的主题探究、语文学科参与的主题探究以及语文介入的实践活动主题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语文学科延伸到其他学科,由语文学习延到生活,延伸到自然,延伸到社会,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了不断开放的鲜活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引领到更大的教室空间去:近邻社区、整个地球乃至遥远彼岸的银河系,有效地增进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知性。

1.多元化的文本与非文本学习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过去只靠从单一的文本(课本)获取间接知识转到从多元化的文本(个人、小组、班级文本,教材文本,课外相关读物文本,多学科文本……)、非文本(实物、模型、场面、电子网络……)等鲜活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直接知识,从而使知识产生活力。

在美国,基础学校里第一需要是实践性教材,纸、铅笔、地图、地球仪、显微镜、美术用品乃至积木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东西是“今日的高层建筑,明日的动物园,大后天将变为宇宙空间站”。在基础学校的教室里,橡皮泥、石头标本、卷尺、磅秤等应有尽有,有时还会有鱼和一、二只田鼠,也会有班级园,使每一个学生兴致勃勃,并且诱发发现。亚利桑那州的一所学校里,把荒芜的校园变成了沙漠的绿洲,曲曲弯弯的生态长廊延伸400米,两旁尽是鲜人掌、岩石和沙漠的生物。原本死气沉沉的场所,变而为活生生的实验室,该校还有植物园、学生裁种树苗,成为屋外教室;学校里还有鱼池、瀑布以及沼泽地,在那里,学生比较土壤,或分析水中的养份。在这里,学生真正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在美国的基础学校里到处摆着图书,所有的教室都鼓励读书,配备的不仅是“基本读物”,更有充足的经典著作:怀特的《夏洛特的罗网》,莫利斯·森塔克的《荒野》,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夜莺》……学生们通过这些作品鉴赏古典。在美国任何一间基础学校中都设立“学习教材中心”,不仅是发掘贵重书籍的场所,还配备有助于学习的唱片、录像带、电脑软件等等。中心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活动,成为“大家的教室”。在华盛顿的一所小学附近流淌着一条小河,成为这间学校近500名学生的“教室”。这条小河尽是胶状污泥,生物不能栖息。于是师生一道把它作为理科课程内容,致力于净化河水。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校舍两侧摆着水缸,缸中养有鲑鱼苗,他们随时观察,记录着大鲑鱼苗生命周期的变化,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则学习更多的注重环境问题:水为什么会被污染,为什么鱼儿离开了清洁的水就不能生存?四年级学生则定期地去野外从事河水的水质检查。全体学生每年向小河放流大马哈鱼苗,举办一年一度的“鲑鱼节”……〔2〕所有这一切非文本实践性教材,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不断开放的鲜活的学习环境。

2.多媒介课堂学习活动环境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习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把学生从传统的课堂学习引向多媒介的课堂学习和课外,让学生在多媒介的课堂学习和课外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实现主体价值的回归。现在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是丰富的生活经验,这种丰富的生活经验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目前,我们所遇到的挑战是,家庭、社会教育功能的丧失,很明显的例证是过去家庭的教育功能在“串门”中得到实现,但现在“串门”的机会少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把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通过研究性学习,课外阅读与写作、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以及信息技术处理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拓展,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鲜活的学习环境,在鲜活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感悟语文,突出语文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使学生和语文知识产生活力,实现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升,知识视野的扩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二、语文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整合

语文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整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为着眼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语文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整合主要表现在:

(一)边缘延伸

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工具性、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内容的多元性和多纬度性。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内容对其他学科内的渗透和延伸。换句话说,语文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参透、相互融合的,这就是学科间的边缘延伸。语文学科的边缘延伸,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得以实现,如下图所示:

(二)跨学科整合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两者是一个银币的两面,是渗透在一起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各学科在生活中也有着自己的应用范围,这就和语文有一定的交叉和融合。现在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大语文”(也称“全语文”)活动就是这个特点的具体体现。具体地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体现在语文学科知识技能介入历史、地理、科学、社会、数学、艺术、自然等学科,利用多学科内容,通过语文知识技能介入多学科的应用,培养学生把语文知识技能与综合学科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实践能力。

美国一册6年级教材中的第一单元的“课外活动”,一份名为《多元文化联系》的训练项目,其具体内容是“墨西哥山谷”。说的是1519年赫尔南多·考蒂斯领导的西班牙军队在墨西哥登陆时所经历的事情。对于墨西哥土著居民来说,这些军队无疑天外来客。这些西班牙人白皮肤穿着盔甲、拿着枪。他们还骑着马,而马是一种美洲人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动物。西班牙人越过一条山路,往墨西哥山谷下面看时,同样非常惊呀。他们的脚下是阿台克族印第安人的首府泰诺克提特兰,座落在波光粼粼的湖中小岛上,泰偌克提特兰城比那时任何一座欧洲城市却更大更辉煌。一个西班牙人写道,“士兵们怀疑自己是否在梦中”。让学生根据上述材料设想一下你见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城市和文明。这个城市及其文化座落在何处?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告诉同学。〔3〕

这个案例把语文与地理、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探究自然、探究社会,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跨学科特征。这种跨学科特征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三、语文内容与生活、社会活动的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经验课程,体现了传授间接经验的知识课程和体验直接知识的经验课程的整合──学生在运用语文知识中发展语文能力,丰富个体体验。语文综合性学习把学生带到社会活动中去,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使社会生活语文化。

比如,英国的一所学校,在著名的Dartmoor大草原的活动情况:活动有分小组用地图寻找集合地,然后再根据文字介绍分头寻找藏起来的小盒子;分小组测量水流流速;定点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植物和人物的活动;观察山顶上的一堆石头废墟,结合大草原,假定在浓雾季节,想像自己独自回家的情景等。

活动结束后两个星期,学生举行一次讨论会,并完成一次写作。这些文章包括:一篇说明文,配图介绍草原地图,介绍并标出河流、房屋、道路和自己的行走路线;一份实践报告,学生写明测量水流的目的、手段、操作方法和实验的结果;一篇描写文,描写一种草原上典型的植物,如外形、颜色、生长的地理特征等,或描写你在某一观察点观察到的人物活动;一个虚构故事,以草原、浓雾和城堡为背景创作一个故事,想象自己意外地离开了队伍不得不独自寻路回家的历险故事;一篇叙述文,学生按时间顺序叙述整个活动的自然过程等。最后,学生将这些文章配上照片和图画,加上目录和封面封底,编成一个专辑。〔4〕

从上述案例看,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呈现出显著的的活动化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运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重要途径。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及深入社会,加深对自然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是修身养性、陶治情感、提升其精神生活,促进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提倡“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发展、重在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紧密结合,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相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等。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参考文献:

〔1〕熊梅编.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7)。

〔2〕钟启泉.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开发多样性教材〔J〕.上海教育(沪)1999(2)。

〔3〕钟启泉.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17。

〔4〕丁嘉萍.英国小学的校外活动与语言技能教育〔J〕.外国教研研究(京)1998(1)。

(作者单位:广西藤县太平三中)

猜你喜欢

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角色重构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离散式”和“整组式”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路上
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