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11-04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创新能力笔者

钱 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21世纪对人的需要。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作为人文科学,语

文蕴含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和多种契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智慧与真理的化身,是拥有知识的权威;而学生则往往被看做是接受知识的“对象”,甚至是“容器”。表现在课堂上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完全剥夺了学生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及独立人格。有位教育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教师往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预先设定标准答案,预先设定解题思路,真正能够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够自由想象的、能够探求发现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虽然我们在课堂里也进行启发,课堂里气氛也很活跃,但这种活跃的气氛下隐藏的是学生的思路被老师牢牢控制:问题提出以后,老师很快就会以诱导性的、暗示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他已经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框子中,很快引导学生向这样一个标准化的答案迈进。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这样,这确实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普遍对待所有的教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空间就很小,创新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这位学者道出了在这种不平等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下的教学弊端,那就是这种师生关系极大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传统语文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完全就是按上述情况教学的。

其实,语言文字是活生生的内容。语文教师若能把语文课堂变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满个性化的、开放性课堂,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满足他们探求新知的好奇心,让他们最大限度的主动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潜能,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建立这种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目的,就在于为学生创设平等、互动、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种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解疑中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辨别和分析中增长才干,并诱发其创新能力。

培养质疑精神,教师要先善于质疑。因为只有具有质疑精神的教师才会对教材作深入研究,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使学生在积极解疑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具有质疑精神的教师在课堂上巧设疑问也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起到示范作用。

在教《马说》一文时,笔者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究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马说》一文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的,其末尾两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有人认为课文中的句号应改为问号,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一时间,讨论的讨论,找资料的找资料,最后班上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应用句号,因为先问后答,构成设问句式,给人一种斩钉截铁的感觉。另一种认为两个问号连用,构成选择疑问句,引人深思。对于两种见解笔者都给予肯定,并因势利导,让他们充分开展讨论,并不强求答案一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质疑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具有创意性。教师也应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有科学依据的质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及各种途径收集来的资料,通过与同学、老师合作去解疑;让学生自己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合、构建,最终达到对知识的创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一直利用语文学科中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他们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收获颇丰,这里略举一例:

新教材第六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小种经略相公”是这样注释的:小种经略相公,指北宋名将种师道有弟弟种师中。兄弟二人同时镇守西北,当时人称兄为“老种经略”,称弟为“小种经略”。学生以按照习惯兄弟之间不应并称“老、小”为依据质疑,通过查找资料、综合分析,最后纠正指出:“老种经略”指北宋名将种谔,“小种经略”指种谔之子种师道。学生的这些成果,得益于他们的质疑精神,更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

三、培养想象力,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人们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再制作出与表象有异的全新形象的过程。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过程中,充分展示其创新能力。

在教《皇帝的新装》时,笔者让学生先熟悉课文,后将全班分为几组,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并且通力合作,将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在教室演出。几个组的演出情况各有千秋,都有他们的创新之处。

在教《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已》之后,笔者让学生想象写一篇续写,学生的想象各异,也各有理由,且合情合理,展示了学生独具个性的创新。

只要语文教师跳出传统教育单纯传授知识的窠臼,利用合适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四、培养求导思维,在求异中创新

求异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从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听讲、被动回答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最能表现求异思维的创新优势。如议论文中的《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顺境未必能出人才》、《逆境出人才》,《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等是互逆式求异思维训练的命题。文章往往是那些打破常规思维方式反弹琵琶,写出来的,特具创意。

当然,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时有求异思维的火花闪现。如在教《唐睢不辱使命》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安陵君仅凭一个唐睢,只能在短暂时间内保住安陵。安陵一个弱国,必定会被强秦所并吞。纵观历史,唐睢不辱使命只不过是个历史偶然,其行为是阻碍历史向前发展。这个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对众人都赞誉的唐睢提出了并不科学的批评,但体现了其可贵的创新。

在讲解《曹刿论战》分析人物形象时,笔者特意用带有明显的褒曹刿、贬鲁庄公的倾向指出:鲁庄公是个目光短浅、见识浅薄、连打了胜仗是怎么胜的也不知道的“昏”君。这种片面的分析刚讲完,就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鲁庄公并不一定“昏”。他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不耻下问等优点。笔者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与笔者展开深入辨论,课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将自己的观点形成小论文。学生的《鲁庄公人物形象论》颇具新意。这是笔者教学过程中求异思维训练成功的范例,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深钻教材,巧于启发,善于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从事物本身同中求异,异中求殊,就能使学生获得真知灼见,探得独得知识。

综上所述,只有在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教师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创新能力。这正如朱熹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创新能力笔者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