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学生作文的动因和写作教学的定位
2009-11-04蔡康和
蔡康和
【摘 要】写作需要是在写作潜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是写作主体要求满足的状态,是写作动因发生的第一步。但在中学生中存在因缺失写作的基本需要而导致的非常严重的写作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教师应当把握好教学定位,让他们在切实的需要下写作。
【关键词】需要 动因 写作 定位
在学生的学习任务中,写作是一项比较艰苦且具有挑战性和持久性的的劳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写作的料,在作文面前畏缩不前,缺乏信心,视写作为苦差使,对安排和布置的写作活动毫无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最终造成了应付和延宕写作。有不少学生怀疑自己有写作潜能,他们从一开始写作文起,就是依赖几本作文书,一旦失去就好像婴儿断了奶水,陷入茫然无措无从下笔的状态;也有部分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作文反感,他们原本对作文充满自信,由于教学定位不当、要求太高,过多的求全责备使他们产生写作的挫折心理,惧怕写作,不敢参与这项活动,从而失去信心,一蹶不振。
同样在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都深有同感:作文教学是极其费时又费力的事,他们或精批细改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或指导讲评却好事多磨,吃力不讨好;或苦口婆心却徒劳无功,犹竹篮打水。透过种种迹象我们发现:在写作动因酝酿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大都因为没有满足写作主体的需要,导致写作主体的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丧失。所以,要排除写作动因中产生的心理障碍,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首先要尽可能地满足写作主体的需要,这才是作文教学的定位所在。
需要是主体的一种情感心理需求,是谋求心理平衡或表露某种情感的欲望。马斯洛人本心理学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人只有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有心理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某种客观事物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时,这种伴随着应急状态的需要就激励人去行动而成为有效的动机。初中生写作既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又是精神上的心理需要,只有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并在这种切实的需要下写作,才能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因。
首先,尊重的需要是写作主体要满足的需要。许多的写作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都可以归结为由于得不到尊重,而导致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丧失。学生写作有一定的艰苦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顾地去挖苦讥讽,使学生觉得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为对作文的害怕,原先掌握的一些技能也会自行消退。特别是一些写作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自卑感和逆反的心理。所以,尊重学生的写作思想个性、行为习惯、情感方式等尤为重要,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遵循“尊重你的个性、尊重你的意见、尊重你的需要”的准则,要多一点随机应变,少一点僵化机械;要多一点商榷探讨,少一点主观武断;多一点内化疏导,少一点灌输强制,多一点宽容空间,少一点咄咄逼人。
其次,要满足写作主体情绪宣泄的需要。由于初中生个性特点的不平衡性,常常因为教师对他们的问题处理不当,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偏执性和多变性。面对生活的冲击、学习的压力、社会的纷扰、家庭的影响等,他们对于这些酸甜苦辣表现出喜怒哀乐,表现出情绪的冲动和不稳定性,生活常给他们带来的郁闷和烦恼,他们需要宣泄,需要倾诉。
再次,要满足写作主体的成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感悟到成功的愉悦。这愉悦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因,激发其产生更大的成功欲,使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向更高目标迈进。“成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可行模式”(柳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点滴的成功,会使学生心理立即兴奋,激起喜悦之情。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尤其是写作基础差的学生)积极性。作文教学只有满足写作主体的成就感,写作的主体性才可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作文教学也才可能真正走上成功之路。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写作主体性意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强烈而又稳定的写作动因,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作文教学的定位。
第一,要唤醒学生写作主体意识,让他们流露自然心灵。如何唤醒学生写作主体意识,让学生从作文的烦恼中解放出来呢?首先,应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要从灵魂深处把学生当作学习作文的主人,允许他们有“出格”的见解,允许他们心有所思、“想入非非”,让他们在写作中获得思想的翱翔与精神的自由呼吸,在作文中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其次,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两个基本的写作观念,即“是自己要写,而不是他人要自己写”和“是为自己写,而不是为他人写”。“是自己要写,而不是他人要自己写”是指写作要求是真正发自自己内心的,是出于自我生命发展需要的自觉、自主的活动,即所谓“率性而作”,而不是被控制的、迎合的、被动的、失去自我主体性的写作,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是为自己写,而不是为他人写”是指写作以“我”为先,“我手写我心”,笔端流泻着自己的真情,即所谓“缘情而作”。基于这两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写作教学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拢”、“向自然靠拢”、“向自我靠拢”。日本语文界的“生活作文”、美国的“作文题目不受拘束”等都是极好的佐证。
第二,要培养学生写作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积极的写作情绪。人,特别是初中生本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望,这是学生愿意写作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文就是给学生提供倾诉的机会,学生是倾诉者,教师自然担当了倾听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既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者,也不是让孩子望而生畏的审判者,而是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兄长以至朋友的地位,相信学生(这是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的前提),对学生可能向你倾诉的一切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期待(想一想,一个孩子向你敞开心扉,你将面对一个你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灵世界,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并有一种理解的同情(要能够设身处地:“假如我也是这个学生……”),这样才会有轻松自然的倾诉气氛,才会有师生之间的真正平等的自愿的倾诉与倾听。
当然,教师不只是担当像听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的倾听者,还必须担当另一个角色。具体到作文教学,即要有参与者的意识,把自己“摆进去”。学生的倾诉是需要启发的,既然是对话,就必然是双向的。要学生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首先要向学生袒露自己的心灵世界,以自己的心声引发学生吐露的愿望,并且参与学生写作的酝酿过程。更常用的方式是课堂上的对话,通过师生的对谈和同学之间的讨论,相互启发,引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中发现写作材料,唤起他们的形象记忆,诱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让他们产生倾诉、吐露、描写、表达的欲望,进入构思的状态。在这样的对话中,我们要以真诚的、有爱心的、充满幽默感的、亲切的语言,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气氛,设置一种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入其内”,即所谓进入写作状态,而“言其外”,即以文字表达出来。在这样的对话中,师生之间敞开思想、互相沟通,既增强他们写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促使他们处于最佳写作的状态和调动最积极的写作情绪。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第三,要挖掘学生写作主体潜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科学证明:人的能力百分之九十以上处于休眠状态。如果不去挖掘和发现写作潜能,那么它如同一座沉睡的火山,始终处于休眠状态。要想发掘学生潜在的写作欲望,让他们的作文尽情地宣泄自身的情感,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思想,我们先得更新观念,思想必须超前。譬如,对学生习作中具有个性光彩的思想见解必须持肯定和赞许的态度,使他们乐于表达。我们还要蹲下身子看学生,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要激发他们写作兴趣,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参与一些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譬如像猜谜编谜;传话游戏;故事接龙;拟作文题目比赛;自拟或自选座右铭;制作贺卡,自拟贺词;拟广告词;拟写课前三分钟或运动会发言稿;撰写简短的广播稿;看图说话;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围绕话题,即席发言等,从口头作文做起。然后,利用片断写作或者对一些有趣的童话和寓言进行扩写、续写,进行古诗改写、古文译写、故事仿编等训练,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让他们的笔头进一步润滑起来。最后通过对学生习作的点评张贴、推荐发表,让学生领略到生活的美,生活的趣,生活的乐……学生只有想写、爱写、乐写,思维之花才会绽放,写作热情才会高涨。
总之,写作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活动,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训练”,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而学生的写作需要就可能是其中的一缕阳光、一股春风、一爿厚土,学生作文的这颗种子能否发芽、抽茎、长叶、开花到结果,还得靠我们这些园丁的悉心呵护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郑日昌.学校心理咨询[M].重庆: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
[3]立言.自动自发地学习[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4]刘晓伟.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J].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