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别角色的性化程度概念及研究

2009-11-04

魅力中国 2009年24期
关键词:女性化性别角色特质

李 楠

早在20世纪中叶,国外一些社会学者和心理学者就提出了性别角色及性别角色的分类,而且很多学者都做了证实性研究,证明了性别角色类型的存在。现在学界都已经认同了这种性别角色类型。而后的学者对性别角色的影响,哪种性别角色更有利于个体发展,以及如何培养个体的性别角色做了比较具体深入的研究,但其中还是存在有很多分歧,特别是对性别角色性化程度概念的认识分歧尤大。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概念作一探讨。

一、几个必须明了的概念,概念的界定

1要谈性别角色,首先要搞清楚性别是如何定义的。

目前学界对“性别”一词的界定并不是固定单一的,不少学者从人的分类学意义上来看待性别,也有的从当代语境中,通过跨学科来研究性别。整形外科专家和清廉更是从整形医学的角度提出了人的七种性别等等。这些各执己见的观点恰恰表明性别这一概念或者说分析范畴是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的。

从词义学看“性别”有助于我们把握性别的内涵。按‘现代汉语宇典》的解释,“性”这个词的六种意思是从三个层面进行表达和界定的,即除了性格,物质所具有的性能、表示名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以外,还有性别以及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意思。第一层的意思是中国本土对“性”的原初理解,有“本性”、“生命”、“性情”的意思。例如孔子说道“性(本性)相近也,行相远也”,《吕氏春秋》:“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之自乐,命之日伐行(生命、生机)之斧”。到今天,性更多是以第三层意思来加以运用的,因此与西方的“sex”对应翻译,表示与生命体的繁殖或种族的延续密切相关的东西及雌雄交合生殖。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性别这一概念是指向两级区分的二元式的概念,性别亦是指性属的不同,具体讲是指性别是二元一式的概念。性别这一词暗含一种界限,即男与女的严格区分,非男即女或者非女即男。

女性主义学者认为:“性别”应分解为自然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两部分,同时认为前者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即从婴儿出生后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而后者则是后天的由父权制意识形态对人的一系列强制性的文化设定,将本来自然的男女两性关系及性角色性行为以及性格、气质、心理等进行制度化的刻板定位。形成了一种尊卑高低有序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等级制的性别关系模式,从而成为社会权力关系的一部分。

2性别角色的定义角色本是一个戏剧用语,指演员在舞台上依据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后被引入到人的社会研究中,并成为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角色的概念有三层含义:首先,角色直接与社会的人相联系,它必须由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行为规范行动的人来承担。其次,角色处于一定地位的同时被赋予了一定的责任和权利,人的行为只有在与特定的责任和权利相吻合时才能被承认是扮演了角色。最后,个人是否扮演了角色和扮演的成功与否,就是理解他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期望或他所处的地位。

所谓性别角色是指一系列与各自的性相结合的态度与行为、权力与责任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无论其社会结构如何简单,都有一套将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培养成一个符合社会预期的成人的机制,这是一个将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机制。儿童期是社会化最集中的时期,但是通过生活,男人和女人会继续被社会化,直至终老。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姆(Bem)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把性别角色分为四种类型: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未分化)。概括地说,双性化个体是指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即双性化个体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甥性化个体具有较多的男性特质,较少的女性特质;女性化个体具有较多的女性特质而较少的男性特质;所谓中性化者是性别角色分化不明显,传统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都很少具备。四种类型的性别角色在男女中都存在。特别强调的是,根据概念看来,这里的性别角色是指社会性别,而不是生理的,自然属性的性别。社会性别一词虽然来自西方,但它的含义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社会性别强调的是男女的社会差异,中国古人一直是从社会、文化意义上谈“男女有别”的。男女的自然差异是不言自明,无需强调的,因此我们的男女有别就是男耕女织、男外女内、男主女从、阳刚阴柔,正是这一套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构成的社会机制统摄、架构了两性的生存方式以及人们的性别观念。性别不是单纯的生理差异,而是一种需要解构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是社会性别制度的结果。

社会性别制度是1975年美国人类学者盖尔·卢宾在《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社会性别制度”这一概念。社会性别制度是一个社会把两性生理差异转化为社会差别的一整套社会机制,经济、政治、婚姻、教育、战争、意识形态等结构性因素都服务于这种转化,在转化中确立了两性在社会上的优势和劣势。这里提到社会性别制度是想说明,社会性别的概念揭示了这样的观念:既然社会性别是在社会制度和文化中形成的,那它就是可以改变,可以重建的。

二、以往对性别角色的研究

我们从以往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中来探讨人们是如何认识性别角色的性化程度的。历史上,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两个范式,不同时期的研究所遵循的基本观点也不同。

1男性化一女性化模式

早在1936年,有学者就提出了一组相对立的人格特征词一一男性化和女性化,用来描绘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性。在此基础上,他们编制了第一个男性化一一女性化量表,用以测量人们的性别角色类型。性别角色的早期研究都是基于两种假设:第一,假定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位于单一维度的两极上,二者被认为是对立的,个体越趋于某一端,就会更少地趋于另一端:第二,假定拥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拥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心理最健康,而过多地表现出女性特质的男性和过多地表现出男性特质的女性便被认为存在心理问题和适应问题。在1974年以前,研究者们都按照双重标准分别测定男性与女性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即认为心理健康的男性应该是自信和有支配欲的,心理健康的妇女应该是温和与被动的。

2双性化模式

1964年,罗西(Rossl)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应该具有的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此后一些研究结果也发现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另外,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传统的男性与女性性别角色观念限制并有害于个人的发展。

1977年心理学家贝姆(Bem)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用此表测试,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四种: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以及未分化人格。双性化理论模式认为:第一,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不是位于单一维度的两极上,而是相对独立的特质,个体可以是双性化的,即可以既具有男性化特质也具有女性化特质:第二,与其他类型的个体相比。双性化个体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总之,“双性化”主要强调两性人格心理特征的混合,并且心理学家们倾向于将“双性化”看作男女人格中正性特征的高水平整合。

我国钱铭怡等的研究,支持性别图式的双维说。即男性化和女性化是正交的两维,一个维度的两极分别是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负性特质,另一维度的两极是女性正性特质和男性负性特质。

此后,双性化量表的编制及其与多种变量之间的相关研究大量涌现,性别角色的研究进入了“双性化”的时代。

目前关于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实证研究较多,研究者一般以大学生为被试,所得的结论也多是指向于大学生群体。归纳一下可分为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总体的分布情况,如199睥,李少梅研究中大学生双性化者所占比例为19.4%;2000年,钱铭怡研究得出大学生双性化者占27.9%;2002年,候秋霞研究得出双性化者为27.7%;2004年,卢勤、苏彦捷研究中双性化31.7%总的来看,2000年以后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双性化和未分化者多于男性化和女性化者。与早期研究相比,典型性别类型的比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非典型性别类型的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说明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在当代大学生的意识中已逐渐淡化。另一方面,是进行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如性别角色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别角色类型和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别角色和人际适应、婚姻状况的相关研究。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再次认识了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和中性化,以及当代的大学生所表现的性别角色性化程度发展趋势。所以在有些文献中我们看到称“娘娘腔”的男生,“假小子”的女孩为中性化是不科学的。特别是超女李宇春是双性化还是中性化,我们需要通过一定测量工具测试才可以确定,不能凭其外部表现就简单断定其属于那个类型。

猜你喜欢

女性化性别角色特质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从艺术造型角度探讨观音形象女性化现象
你看见了什么
夏俊娜绘画语言的装饰性
《霸王别姬》和《黑天鹅》的比较研究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