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应突破的几个方面

2009-11-02王永焕

当代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师生新课程素质教育

王永焕

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很多学校乃至所谓的“名校”也是在“轰轰烈烈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将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没有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就初中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而言,我觉得历史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评价方式上的突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的高低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而评价教师。应该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评价方式是起到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这种评价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要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必须先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不仅要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也要对教师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这是历史学科,也是其他学科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突破口。

(2)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而历史教科书上的东西都是已过去的,学生刚一接触,可能会很感兴趣,但有谁会始终对过去的东西保持浓厚的兴趣呢?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突破。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引经据典,演绎历史,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而新课程改革则是倡导积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舒畅,心境放松的场所。我们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开放心灵,创设平等的对话空间,把教学过程当作是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中开展故事演讲,知识竞赛,分组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问答,等等。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个性得到张扬,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目的。

观念的改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点。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一点就是教学理念的改变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过度地追求高分和升学率,而忽视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成了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这对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以前的这种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和谐快乐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改变师生良好的关系观念上看,我觉得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①教师应以爱岗敬业为先。我们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地完善自我,以饱满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总结、学习历史上的知识和经验。

②改变教师长期以来“居高临下”的教育习惯和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与交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有无限宽容性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感情和学问,用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让他们能真正享受到生活、学习的乐趣,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③实现教育教学角色的转换。我们教师由原来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者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过程。只有这样,教育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相信,只要我们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上的改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一定能达到,素质教育的凯歌就能在祖国的大地上唱响。

猜你喜欢

师生新课程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