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何去何从

2009-11-02谢玉明

当代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旷课伯父外婆家

谢玉明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务工,掀起了打工的热潮。除了单身的年轻人愿意出去闯一闯外,还有很多有家庭的人也纷纷外出,有的连同自己的子女一并带走,而更多的则是把子女留给了家里年迈的父母,使他们成了真正的留守儿。许多人外出务工的初衷或许都是想多挣点钱,改善一下家庭环境,为自己的子女创造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家,为孩子的将来铺设一条更为平坦的道路。但殊不知他们的这一决定,却把最最重要的子女教育给忽视了。这些留守儿童又将何去何从?不仅是我们校方及其监护人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朋友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1)家庭教育被淡化。很多老师肯定都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绝大部分的问题学生都来自于问题家庭。父母离异之后,受打工热的影响,很多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留下许许多多的留守儿成了我们实施教育的一大难题。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强调:“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他首先强调母爱的精神及其作用。因为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和向导。母亲是最爱孩子,最了解孩子,也是最能观察到孩子的需要,并尽力使孩子的天赋能力在自我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人。所以,作为人类情感中最纯洁的情感的母爱无疑是教育的基本动力。他其次强调家庭教育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因为爱是家庭生活的粘结力,所以,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能对儿童教育产生好的影响。“如果公共教育要对人有任何真正价值的话,它必须模仿家庭教育的优点”。在他们成长中的这个关键时刻,做父母的怎么可以离开呢?我们可以试想:父母外出后,谁给予孩子们爱呢?是老师还是家里年迈的老人,就算是他们可以给,甚至是毫不吝啬,那又如何呢?

我自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很关心学生的人,尤其是对留守学生,因为我能理解他们父母的一翻苦心,平日里经常会跟同事们交谈留守学生的管理问题,也曾经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苦口婆心地去劝导他们,还做过一些尝试。为了能使一个原来成绩不错的学生“回心转意”,我让他从学校宿舍搬到我家住了一个学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监护人(伯父)也很关心他,我清楚地记得他在作文里这样写道:“在我心里,我的大伯已不是我伯父,他就是我的父亲”,简单的一句话,却浓缩了这些年伯父对自己的恩情。即便是这样也没能改变不了他,因为谁也不能取代父母给予他的爱,我不能,“伯父”也不能。还有据我了解,“伯父”家本身负担就很重,家里三个孩子也都在同一所中学读书,加上他的父母把自己跟念六年级的弟弟交给“伯父”,其中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即便老师对他再好,“伯父”对他再爱,每次的家长会,逢年过节父母都缺席,对于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家庭教育被忽视。我在跟同事们闲聊的时候,同事告诉我,有这样一个家庭,家里两个男孩成绩都不错,小学时一直名列前茅,上了初中后也还不错。老大上初二,老二上初一时,家长考虑到两个孩子成绩这么好将来上高中将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二老决定外出打工,解决两个孩子的后顾之忧,便将孩子交由家里年迈的父母看管。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才出去不到一年,两个孩子的成绩都明显下降,老大还学会了逃学,由于父母年高,请了许多同族从山上找到学校,都不见他们的踪影。后来,别说中考,连毕业考试都没有参加。父母的梦破灭了,同时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我现在所任的班级也有这样一个学生,也是父母双双外出的留守儿,两岁时他就被寄养在外婆家。第一次旷课时我打通了他留给我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外婆,从外婆口中得知,他已读过很多所学校,成绩优秀,人聪明,但管不住自己。在平日的观察里,我发现外婆的话不假,我是在课堂上证实这一点的。有一次测验,阅读题他还拿了满分,但同时我也发现,他有很多的坏习惯,爱旷课,会上网,好打架……任课老师对他是既爱又恨,爱的是他的聪明,恨的是他常旷课。我呢,也记不清打过他外婆家多少次电话,也记不清去找过他多少回,也几次建议过他的家长,让他们留一个人在家里照看孩子,可他们呢,还是一如既往。有一次他旷课,我打电话到外婆家,知道他没有回去后,我到网吧找,到宿舍找,找了两天才在他们宿舍楼上别人的寝室里找到他。由于头一天晚上去上网,他还在呼呼大睡,当时我很生气,把他叫醒批评一通之后,让他去上课,可他还穿着一双拖鞋,天气又很冷,怕他感冒我又带他去买了一双鞋,卖鞋的人还问了一句,“谢老师,他是你家亲戚吗?”我说:“是的”。也不知是因为感动还是他良心发现,从那以后,他坚持上课了一段时间。可好景不长,不久又回到老样子,任课老师头痛,同学们头痛,我有时也束手无策。因为他没有家可回,回老家,父母不在,回外婆家,又在距学校二十多公里远的外县。本学期开学,他来报名,为了能让他不再旷课,我给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叫他找一担保人,条件是我信得过的并且保证二十四小时开机的,原因是前学期期末统考时他又开溜了。按照我的要求,他做到了,并且前半学期也做得不错,就连晚自习,他都不旷,班会课我还表扬了他,可就在半期过后的第二星期,他在日记本上写到:“谢老师,我又不能坚持了,我心里很乱,而且我喜欢上一个人了,请你开导开导我”。我也很认真的在日记本的后面批上鼓励的话,同时也进行了必要的开导,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我去上课,发现他又不在了,心里还有些纳闷,下课时,他的同学交了一张纸条给我,上面写到:“谢老师,您好!对不起,我辜负了您的期望,我不能控制自己,我决定离开学校,我知道您对我很好,我也知道您会有一点恨我,恨我不争气。谢老师,对不起,这两年来,您为我付出了很多,有时在半夜还在不停地奔跑,我不敢当面向您说,因为我怕您会骂我,所以才用这张小小的纸条向您告别……要注意身体,希望您步步高升!您的学生ⅹⅹ”。我们又试想,走出学校后他又将何去何从呢?去打工吗?这且不是恶性循环吗?可这正是他读书的大好年龄啊!

前不久,我们学校外出参加六盘水市诗词论谈大赛培训的老师回来告诉了我们,有一位老师写了这样一首诗,题目是《致农村留守儿童》,内容是这样的:“爹妈出门奔西东,留下儿童和老翁。多少良田长杂草,荷包虽满簦箩空”。下来闲聊时,一位同事也深有同感,觉得有些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付出了几代人的代价,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我呼吁天下所有外出务工的父母们,你们在挣钱的同时,多多考虑你们的孩子,权衡一下孰轻孰重,不是光给孩子生活费就可以了,应多给孩子们一点爱,多给孩子一点家的温暖。同时也请他们多为我们的孩子的监护人想一想,他们有的尚且需要人照顾,哪能帮我们照顾得了孩子。在此,也希望即将外出务工的家长朋友们三思。

猜你喜欢

旷课伯父外婆家
高职辅导员对旷课学生的管理初探
一幅油画
都去外婆家
伯父的黄昏恋
临夏地区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喂猪
美国推出“每名学生,每一天”倡议 以解决学生旷课问题
外婆家的太阳能热水器
永远的愧疚
外婆家趣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