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实践创新教育
2009-11-02郭玉芬杨雅清
郭玉芬 杨雅清
摘 要:进行创新教育,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改革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起符合受教育者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探索实践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成长需要的自主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7/08-0011-02
创新涉及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但就其实施的基本途径而言,最根本的在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但就目前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新教育理念下,构建新教学文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概括地讲,必须牢牢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教育,实施多维立体的研究式、启发式教学,在有效落实三维目标过程中,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启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和“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擅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大剂量”的知识灌输,“大运动量”的应试训练,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分数的奴隶,考试的工具。在价值取向上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为本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传统,这种违背了认知规律的行为做法,抹煞了教育的创新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窒息了学生创造的火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青少年的好奇心,束缚了他们自由想象的翅膀,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杨振宁博士针对我国教育的时弊,曾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教育基本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不改变,再过30年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所以教学过程应是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从传统到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立体多维开放的,必须是科学与人文精神同时体现的,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良好的人文和谐氛围下,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善于在难点处、矛盾处、关键处、无疑处、易错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异求新,从而改变过去被动接受或机械模仿状态,养成不“唯书”、不“唯师”和多角度、正反面思考的习惯,把学习变成探究人类知识积淀过程的参与式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长期发展,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才会不断增强。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早在20世纪4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大声疾呼:“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这一见解的前瞻性是显而易见的。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即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调节课堂上的氛围,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的发展。自然也会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不难想象,学生在时常提防挨批评、受冷落的环境中,能颐养慧心和灵气?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展创造性思维?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有创新的意识和行为,必须避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嘲笑讽刺和教育中的“家长制”作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实践也证明,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心、关怀和信心给予学生;调动学生自信地想、好奇地问、大胆地说;尊重、理解、宽容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心理安全、言论自由和心理愉快,创新的幼芽才能萌发。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就提出了“三允许”——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正错误,允许保留意见;“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提问,欢迎发表对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这种师生“同频共振”和融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打开教学交往的情感通道,把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状态,这是培育创新能力,迸发创新灵感的重大前提。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增长。
三、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主张教学要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探究和研讨,通过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反思与批判,激发学生经历一个实践、感悟、内化过程,即将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使课堂教学回归生命的活力。具体地讲:
1.多给学生创设“趣”的环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体验求知的愉快,可以提高学生观察思维的敏感性、灵活性、记忆的牢固性和想象的丰富性。托尔斯泰说:“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温床,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自觉创新的内驱力,只有让学生“乐之”,引发学习兴趣,效果才会明显。因此,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渗透激趣环节,巧妙设计学习形式,挖掘教材的趣味点,以较高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诱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强烈欲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心情就会舒畅,思路就会开阔,思维就会敏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认知的过程中来。
2.要多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惑”主要应由学生自己来发现,但现行的教育仍存在“满堂灌”、“满堂问”,根本没有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如此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地位何以体现?又哪来创新的欲望?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不断地刨根问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为此,我们必须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备课时,尽可能把预设教学目标和生成教学目标同时兼顾,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时间,培养并鼓励学生形成多问的好习惯。巧思善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3.多给学生“议”的空间。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意义上应当给学生提供集体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呵护“议”的主人即每一个学生,保护他们的独创精神,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提倡学生向教科书、向教师、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和发表不同的意见;要给学生以思考性指导,特别是当学生见解出现错误和偏颇时,要引领学生从一切束缚思维的框子中解脱出来,学会取舍整合,自我扬弃、自我否定和自我矫正;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多为学生提供成功的素材和机会。对学困生要一视同仁,因为他们的创造潜能与优生同样深厚,只是表现不同而已。教师要用辨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舞台,弥补他们的心理缺陷,不妄加批评指责、轻易否定,渐渐地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增加学习和创新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古希腊普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创设“议”的内容,要恰当选择适合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内容、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和评判能力。这样,不仅开动了学生思考的机器,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而且实现了师生互动、互学、互助,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形成学科知识链条。
4.留给学生安排“学”的时间。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重心不在教而在学,“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教师必须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中把“有字书”和“无字书”结合起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积极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它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使教学和学习同时有效。法国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是为了最终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也是走向学习社会化的教学活动所应追求的教学境界。通过学习活动的“返身型实践”过程特点,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找到适宜勃发的空间,使学生个个感到“我能行”、“我是成功者”。
教育家蔡元培有句名言:“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让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用“教”的创新火种,去点燃“学”的创造火焰,使中小学生这一时代之花,在创新教育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结出丰硕成果,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