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科课堂教学自学-交流模式的实验

2009-10-30张淑华尹智茹郭文颖

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自学

张淑华 尹智茹 郭文颖

[摘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视角看,改变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传递-接受模式,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验说明自学—交流模式特有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能使学科课堂教学中知识、技能学习与创新素质训练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高校学科课堂教学;自学-交流模式;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5-0053-02

0引言

高校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目前我国大学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传递-接受模式,该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清末洋务运动时期,从日本传入我国,它是以传授系统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当时代要求教育把培养创新型人材作为教育目标时,传递-接受模式就成了一种落后和阻碍。

多年来,许多研究者、教师都进行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但是,研究更多的是论证“意义”“什么是”“应该如何”等问题,实践层面的“如何做”的研究较少。因此,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视角探索高校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模式通常被定义为:服务于一定教育目标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操作程序。自学-交流模式是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是由自学、交流、精讲、应用、评价构成,简称自学-交流模式。

1)自学。它可以是有指导的面对问题的自学,这需要教师把教材知识转变为问题;也可是开放式自学,即学生自学前无教师指导,它能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

2)交流。交流内容可以是对知识的理解、感想、困惑、质疑。交流的对象可以是生生交流,以相互影响;师生交流,主要是教师给学生以启发、引导。

3)精讲。主要是教师有针对性地总结,讲的内容包括交流中表现出的理解的模糊、分歧,知识的关键点、来龙去脉,特别是思维方法的点拨。

4)应用。主要是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应用的问题可以是教师依据章节知识技能要点精心组织,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

5)评价。既有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也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法等创新素质。

自学-交流模式的组成要素并非笔者提出,它是早已有之,笔者只是依据创新教育目标和笔者的认识对它进行了重组,每个要素也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结构及每部分的时间不固定,它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的程序。

自学-交流模式能改变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传递-接受模式,通过它特有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使学科课堂教学中知识、技能学习与创新素质训练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1自学-交流模式的实验

1.1实验对象及专业

2006~2008年,笔者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05学前教育的教育史、06数学教育的教育学、高等数学、06商务英语的翻译、07数学教育、物理教育的心理学等5门课程,11个教学班,567名学生中分别进行了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1.2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2006~2007年上学期课题负责人在两个教学班采用行动研究法形成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假设。2007年下学期~2008年由课题组成员分别在9个班采用自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进行研究。这一阶段分以下步骤:①对参与实验的教师培训指导,包括创新理论的学习、交流,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理解及运用注意事项等;②参与实验的任课教师向学生说明运用自学-交流模式教学的意义,引导学生自觉、主动与教师合作。防止学生由于教学方式改变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实验的真实性;③实验教师在实验班运用自学-交流模式、在对比班用传递-接受式进行学科教学。

1.3实验的鉴定项目及结果分析

1.3.1实验的鉴定项目

本研究界定的学生创新素质主要为以下几方面:学习思考的积极主动性、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发散思维能力等。

对实验结果鉴定笔者确定了以下几个项目:① 学生课堂主动性的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率;②学习结果,主要是考试成绩,特别是对记忆试题和分析、论述试题成绩的比较;③学生学习中创新思维特征的表现,包括课堂发言和作业、答卷中分析论述问题的变通性、独特性。

由传递-接受模式变为自学-交流模式,学生的认可度怎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与实验的真实性,为此,笔者还对学生的认可自学-交流模式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与对学习方式效果的评价。

1.3.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表8。

通过调查,根据学生是否喜欢某一学科把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分为喜欢学的学科与不喜欢学的学科两类,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统计。

1.3.3结果分析

从以上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实验班学生课堂出勤、参与的比例及学习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班不受学生是否喜欢这一学科的影响。

2) 从教育学、心理学两科各题平均分看,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记忆题上的成绩没有明显差异,而分析题、论述题则差别显著。它反映的不仅是量,而且是学习质的差别,说明了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实际效力。

3)学生学习中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方面实验班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班课堂发言不雷同明显高于作业、答卷中有独特见解的比例可能是面对考试、作业时的习惯回归。

4)学生对学习方式选择与学习方式效果评价上,实验班与对照班没有明显差异。学习方式选择自学-交流-教师讲的与认为自学-交流-教师讲学习方式效果好的都分别占50%以上,甚至达到80%~90%,这是出乎笔者意料的。

2结束语

任何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完善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检验。自学-交流模式的实验中也发现了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使学生广泛参与交流,如何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等。但是,只要坚持研究、探索,自学-交流模式一定会完善起来,充分发挥它在高校学科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道玉.创造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田正平,肖朗.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教育研究》编辑部.2007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8,(3):1-9.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自学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
科研实验平台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探究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赞成《自学之友》作为重点栏目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