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

2009-10-29吕淑湘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2期
关键词:美文魅力笔者

吕淑湘

1 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笔者从小特别爱读书,多年的阅读提高了自身的文学修养。笔者在教学中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笔者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看到有的学生骄傲了,笔者就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及凌云处尚虚心。”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教师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语文的乐园。

2 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去挖掘。

2.1 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迷人的美。笔者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笔者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比如初二年级的《安塞腰鼓》《山中访友》《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在教学中笔者一般都会安排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笔者再请学生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2.2 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笔者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其一,在班中开辟“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其二,充分利用每天晚读报的时间,把每周的读报时间设定为听读欣赏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诗情画意。另外,笔者还让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广读诗文的热潮。

3 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

1)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学语文。在上《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笔者设计一个答记者问的小环节,由2位学生扮演记者,像模像样。她们设计的问题尖锐,在采访的时候很快进入角色,又是和被采访的对象握手又是说再见,落落大方,面带笑容,给听课的教师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课前笔者只是稍微点拨一下,创意的部分据她们自己说是从电视上学来的。在教学《童趣》时,笔者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盯着教室里的电扇,让他们切实体会到“项为之僵”的感受。教师创设情境,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使课堂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学语文。

2)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学生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有的学生在给保护小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绕。”有的学生给忠亮车行设计这样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忠亮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笔者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那些美丽精华去滋润心田、感动灵魂,把那精神的营养一代代地传播下去。不要在无用的题目中耗费学生宝贵的青春,不要在统一的答案中禁锢学生的奇思异想,以自己鲜活的语言感悟去带领年轻的生命体验语言,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美文魅力笔者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美文欣赏
老师,别走……
美文阅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东方欲晓》的魅力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铜都一号”的魅力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