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新尝试
2009-10-29郑淑平
郑淑平
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起作文很多学生感到头痛,而不少教师也感到难教。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1 以读促写,培养作文兴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思维又是阅读的核心,深思熟虑的思维线索是通过“说、写”表达出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的求知欲望要靠教师的引导、激发。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读、听、说(交际)、写的兴趣。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引导习作方面侧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把语言的积累转化为作文的能力。如笔者在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作者初次见到草原景色,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小丘、平地、羊群”等景物的语句;作者是怎样写出第一次看到草原美景的那种惊叹、舒心的心情。通过反复阅读,物化出草原美景的情景,进而激发学生在读中汲取营养,使之读有所知,读有所感,读有所得。这样使学生领悟到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捷径,通过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在教学中,笔者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围绕“美”这个主题介绍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有的说:“每当我走进校园,看着那绿毯似的草坪,心里特别舒服。早晨的校园一片静寂,依旧碧绿的小草顶着串串晶莹的水珠,闪闪发亮……”这些语句都是学生阅读、实际感触的结果。叶圣陶先生说:“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是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枢纽。”深刻地强调了语文教学中说话练习的重要。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话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学会想象,升华情感,突破作文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
2 指导观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解决学生“言之无物”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小学生习作时,一个常见的心态,就是盼望有“大好人”“大好事”出现。当然,如果有,就应该写。但是,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他们经历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小题材,思维能力还处于幼稚的发展初期,认识生活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知识的阅历较肤浅。因此,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不能企盼学生写出什么惊人之作。
2)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定向观察,就是要根据某次习作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活动,或把观察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定向观察,通过定向观察让学生获取写作的素材。
3)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通过集中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知结构,以便学生在写作时能及时提取。
3 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说、写氛围
学生作文能力是在逐步扩大阅读范围,教师精心营造说话的氛围,起初是以说简短的话为起点,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走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之路。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积累说写的素材,从而化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点,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创设说话情境、营造说写氛围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作文情趣。例如,十余年来,笔者始终坚持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让学生自找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这样坚持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习作能力进步很快。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写、多练,如学习《桂林山水》后,让学生练习写作《家乡的山水》和《我家的小院》;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引导学生写一写《美丽的校园》,这样读、写连成纽带,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又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增强概括能力,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4 耐心评改,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邱学华教授指出:“学生的尝试过程,就是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评改习作,实际上是学生自我鉴赏和自悟提高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反复评改,才能从中获取有关习作的技法。笔者的具体做法是:抓住训练中的习作要求,选出不同等次的作文,找出共同优点和不足(若干条,据习作要求找),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习作情况,写一篇融学生优、缺点的习作来,让学生反复读,使学生发现自己或他人习作的不足,从而养成严谨的态度和习惯。通过评改习作,还可以使学生感触到要写好习作必须在阅读、在实际生活中留心观察,领会和积累写作知识、积累习作素材。
韩愈强调人之因为是人,是由于心怀学识,要勤奋才有诗书,否则头脑空虚。这里提到“勤”的问题,即勤于思考,善于积累习作材料,勤于动手记载,写好后认真评改。通过反复练习,才能逐步提高作文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巨鹿镇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