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2009-10-28刘继周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9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缺失人文精神

摘 要:本文扼要阐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当代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青年学生 人文精神 缺失

一、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

当代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令众多有识之士心急如焚。那么,人文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笔者归纳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几种看法:

(一)人文精神就是“一切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要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关照社会上各层次的人,以及人们在成长发展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人间关怀和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问题等。人文精神的宗旨,就在于从根本上启发、启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悟性和人生动力;就在于启迪、启动人的自重、自爱以及人间关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二)“人文精神”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传统。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人文类型的,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其基本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内圣外王之学,比较注重探讨理想人格与理想世界,即对圣贤与大同世界的追求,体现着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

(三)“人文精神”这个概念就是西方的“人文主义”。他们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外来语,本身并没有严格的界说。Humanism,从字面上看是“人”的“主义”或学说,因此,可以视之为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或者更简单一点说,人文精神可以假定为就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这种说法又可细分为两小类:

1.“真善美”说: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的展现,本质上是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2.“人生意义”说:认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意义领域”,一般指的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着眼于对人类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追求的思索。“人文精神”永远是一个人性的东西,主要是指一种追求人生意义或价值的理性态度。

第三种观点在当前文化界及学术界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中占据了主流。

二、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一)普遍轻视人文知识,偏重实用知识与通俗读物。许多青年学生注重的是实用性较强的公共关系课程,轻视古代文学课程;课外时间,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一些轻松幽默的读物,却很少阅读人文知识方面的书籍。尽管一个人文知识较丰富的人,不一定就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但是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知识,其人文精神又会体现在哪里?青年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语言表达能力差,文化艺术修养比较缺乏,不愿在人文知识的学习上下更多的功夫,认为这样是浪费时间。

(二)对政治信仰的迷茫。在一份对首都青年学生政治观的调查中,有一道问卷题是“您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怎么看?”结果,青年学生负向选择的比例竟然高35.4%。还有一所著名高校对26所高校的学生综合调查表明,52.7%的大学生认为“在宗教的海洋里,一叶小舟能觉得是宁静的港湾”,只有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大学生信仰宗教。

(三)勇于挑战的意识不强。很多青年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百般疼爱与呵护,享受惯了小皇帝一般的待遇,不知道远虑近忧为何物。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心理素质比较低下,缺乏勇于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昂扬向上的心态,遇到一些小困难,便垂头丧气、自怨自艾、牢骚满腹,甚至悲观失望,产生轻生厌世的情绪,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隐患。

(四)虽然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但是没有人文精神。掌握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就具有了相应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人们可以通过课堂、书本获取。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内化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不能简单地通过课堂、书本获得,而必须由实践中的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人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只有掌握了科学精神的人才能客观观察,独立思考和明智辨识,从而形成具有内在价值和社会普遍正义的人文精神。大中专教育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和更新。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除需要系统地进行人文知识的课堂教育外,更需要的是,学校要形成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氛围浓郁的环境,教育者富有人文精神的言传身教,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相互影响,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人才。可惜的是,在这些方面,我们做的不够好,这直接导致了部分青年学生“知行不一”。

(五)功利主义思想呈蔓延之势。有材料表明,部分青年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学习、择业都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64%的学生回答在选择工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收入”,在回答“青年学生积极入党的动机”时,选择“直接有利于就业的占55%,选择是“理想信念的追求的”占37%,选择“谋求仕途发展的”占33%,其功利色彩非常明显。甚至有的在公开场合就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钱多一点我会更高兴”“希望尽快找到一份舒适、稳定、收入高的工作”在肯定当前文凭、证书热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承认,青年学生对文凭与证书的执着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盲目,减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热忱。

(六)缺乏爱心和责任心,道德失范现象堪忧。许多青年学生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和事都缺乏爱心和责任心。近年来频频见诸于报端的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云南大学生马加爵连杀同寝室4名同学事件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青年学生心理上急进、狂躁,做事无恒心,学习工作不安分,人生态度世俗化,言行举止粗俗,人际关系淡漠,自私自利,精神空虚,道德失范等现象实在令人堪忧。

三、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社会环境分不开。首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滞后。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本仍然沿用改革开放初期的编写模式,思想陈旧,大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式地讲述着连他自己也未必真信的大道理,其目的大概也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课任务,挣一些讲课费。以己之昏昏,企图使人之昭昭,无怪乎学生在上政治课时大面积睡觉,不睡觉的,也是看其它书籍,或听MP3,真正用心听课的,寥若晨星。他们之所以还要到教室里来,无非是害怕老师点名,给自己划上“旷课”的记号,影响毕业,影响拿奖学金,影响评先进等等。

其次,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是说教式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上老师经常使用全称式的判断,要么就举一些特殊而没有普遍意义的例子去说明问题,普遍缺乏对学生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第三,为形势所迫。许多青年学生读书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掌握对自己将来就业、挣钱有用的知识,如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获得种类繁多的各种证书,自然就忽略了对自己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重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并不能涵盖人文精神的全部。相比较而言,青年学生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总要大大超过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外国文化,但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并不能涵盖人文精神的全部内容。

古代的儒家、道家等文化资源中虽然具有人文精神的内核,但是因为它们先后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制度化为礼教,因此有些内容就变成了人文精神的桎梏。

中国的知识分子原来是有着自己的人文精神的,不论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还是道家对个人生命的重视,从中都不难发现人文精神的轨迹,但悲剧就在于儒家道家思想都被纳入统治阶级的政治话语中(被利用或改造),儒家或道家知识分子纷纷成为统治阶级公开或潜在的“合作者”,这样,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就被“去势”,人文精神失去了其与道统对抗的合理性,便被“阉割”了。

(三)近现代史上急功近利的救亡意识,革命精神,斗争传统遮蔽了我国的人文精神。近代以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其实质主题只是救亡,启蒙成了手段。近代的救亡热情中,现实功利的考量压倒一切而未将救亡看作人身解放的途径和手段。这样,体现价值性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在所难免。中国古代从《老子》“人之大患,在吾有身”的思考到《红楼梦》“警幻仙境”对人生的感叹,都体现了终极关怀。但这种形而上的终极关怀常被视为于世无补的空谈。于是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取代了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人性”的思考转为对“国民性”的批判。终极价值自觉向急功近利的政治需要靠拢。人文学科的功利化造成了人文学科的消解,成为政治的附庸。

几十年来中国革命的斗争精神,牺牲精神,为了群体而无条件的抑制个人的利他精神,以及中国特有的人伦传统,都把人道主义、人性论、人情味等等视为假仁假义。在计划经济下又否定对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关注,因而也否定了对人本身的关注,意识形态的斗争使得人文精神成为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所以计划经济的悲剧在于它的伪人文精神,其实质是唯意志论和唯精神论的无效性,是用假想的“大写的人”的乌托邦来无视、抹杀人的愿望与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精神也远未得到推崇与认同,而是处于时而被自发地宣扬,时而被有组织地批判的微妙地位。

综合(二)、(三)所述,可以发现从古至今,中国人文精神的土壤并非那么丰厚、肥沃,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大面积缺失也就不足为奇。

(四)社会风气的影响。近来,由于社会风气不正,使得社会上一些错误、腐朽的思潮沉渣泛起,侵蚀着青年学生的灵魂。现实生活中诚信缺乏、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信任出现危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轻视。

(五)教育界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影响。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是重智育,轻德育。虽然人们对应试教育恨之入骨,万炮齐轰了多年,但由于高考指挥棒仍在那里不停地挥舞,使得素质教育的成果大打折扣,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老师、家长、学生要的是分数,评价学生更是唯分数是举。这种只重智力发展不重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一些青年学生只追求个人功名,很少反省内心的道德修养,一些青年学生爱心缺失,私欲膨胀,甚至道德品质堕落,这些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及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教育者的反思。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3]李铎.中国古代文论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刘继周 河南省商丘市工业学校 476000)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缺失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