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伤自喻抒激愤

2009-10-28郝允龙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9期

摘 要:贾谊的《吊屈原赋》通过比喻,把屈原的高洁、正直、才能与奸佞小人的贪婪、卑鄙、庸碌相对比,表现了自己的“追伤”、“自喻”的激愤之情,突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混乱。从内容和形式上,这篇赋有着明显的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痕迹。

关键词:《吊屈原赋》 追伤 自喻 激愤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是西汉初年著名的大儒,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18岁时,他便以能诵诗书擅写文章而闻名于郡中。当时的名士河南守吴廷尉欣赏他的才学俱优,将他列置门下。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听闻河南守吴公颇有学识,且政绩卓著,便征召吴公为廷尉。汉文帝元年(前179年),贾谊在老师吴廷尉的推荐下,被征召入朝,立为博士。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晋升为太中大夫。从此,22岁的贾谊便踏上了仕途,成为西汉政治集团中的一员。

汉文帝对贾谊十分器重,把他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又与诸大臣商议,想把他升擢为公卿,但遭到群臣的反对。此后,汉文帝便开始有意疏远贾谊,并将他派去当长沙王的太傅。在政治上受挫的贾谊辞别了京城,来到了地处偏远的长沙。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湿度大,自认为此去长沙将享寿不长,而且又因为被贬谪,心情非常不好,常常拿自己与屈原作比。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吊屈原赋》。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题录“贾谊赋七篇”,其中《吊屈原赋》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稍后,班固在《汉书·贾谊传》中又予以确认。梁昭明太子萧统以《吊屈原文》为题,收入《文选》并在文前作有小序。宋朱熹将此文易名为《吊屈原赋》,收入其《楚辞集注》中。

公元前177年贾谊为长沙王太傅,途经湘水,这一带,原是大诗人屈原晚年被流放的地方。屈原忧国忧民,却不见信于楚王,被谗放逐,与贾谊的遭遇不无相似之处。所以贾谊理解屈原,尊重屈原,同情屈原。当他被贬到屈原的故国,面对与屈原之死有关的湘水,自然产生无限的缅怀追悼之情。他凭借吊前贤之机,控诉了迫害屈原的那个是非颠倒、毫无公道的社会。也正因为贾谊与屈原的遭遇相似,所以对屈原不幸命运的愤激和不平,也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愤激和不平;对历史上屈原所处的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抨击,也是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抨击。可以说,在这篇赋中贾谊凭吊历史上的屈原,也是感叹现实中的自己。这就为《吊屈源赋》奠定了“追伤”、“自喻”和“激愤”的感情基调!

赋的开头贾谊先写自己被贬,“俟罪长沙”。这很自然的引出作者面对湘水,凭吊屈原的场景。这不仅交待了写作此赋的缘由,也把作者的贬谪身世与屈原的不幸联系起来,也就指出该赋“追伤”、“自喻”的主旨。“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从而引出了对屈原的凭吊之词,自此也就进入到了文章的主体部分。

首先,贾谊集中写出了屈原的不幸实是由于“遭世罔极”,“逢时不详”所致。作者采用了《离骚》“香草美人”式的比兴手法用一连串清丽易晓的比喻形象地勾画出贤愚易位、邪正颠倒的社会现状:“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陸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作者尽情列举,反复咏叹,由动物的尊卑贵贱写到人的贤愚善恶,又由动物的贵贱写到动物的优劣,指出他们之间的贤愚善恶、贵贱优劣全被弄颠倒了。这一系列的比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混乱,奸贤颠倒,是非不分;也将屈原的高洁、正直、才能与奸佞小人的贪婪、卑鄙、庸碌以及屈原的遭受排挤、打击与奸佞小人的尊显得志相对比。这就更加突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混乱。当然,激愤之情也就溢于言表了。在对屈原崇敬与缅怀的同时也自然地表现了对奸佞小人的憎恨与鄙视,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否定与抨击。这都深得《离骚》之神韵。

“讯曰”在楚辞中往往用于表示总结全文的领起词语,然而在这首赋中并不是总结全文,而是将凭吊之词进一步深入。作者进一步采用“香草美人”式的比兴手法,以凤鸟、神龙、骐骥、鳣鲸等比喻贤士,以虾、蛭、蝼、蚁等比喻奸恶之辈,进而对屈原“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毫不苟合的斗争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同时对屈原洁身忠君,未能“远浊世而自藏”,也没有“历九州而相其君”,因而横遭祸患的结局深表惋惜。实际上作者并不一定真的主张屈原离开楚国,找贤明的君主去辅佐,只不过是一种激愤之词。作者这样写比《离骚》更激愤、更尖锐,最能表现出贾谊的性情。这种表现,可以理解为贾谊在找不到斗争出路时的远离现实,躲避斗争的消极思想。这种老庄思想在其《鵩鸟赋》中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展示。

《吊屈原赋》通篇运用楚辞句式,几乎每句都“兮”而咏,让人感到一唱三叹,感情激切,颇具感染力。这与后来的散体大赋的“主客”问答体制,散文写物叙事的句式也是不同的。但与以后的汉赋专事铺排具有相同之处,另外贾谊生活在汉赋开始形成的时期。因此,这篇赋是从“楚辞”到“汉赋”的过渡之作。

(郝允龙 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