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政治课学生评价的几点看法

2009-10-27刘维凤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政治课思想品德新课程

刘维凤

新课程学生评价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同时,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实际行动中,也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实质的变化,需要用新的行动原则指导自己的评价行为。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好,不错不错,那个孩子成绩太差了,不怎么样”等等之类的对学生的评价。传统的课堂评价仅仅简单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造成一部分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经常听一些老师的课,在课堂上我听到最多的是“不错”“可以”“很好”“你真聪明”……类似这样的评价语,随手拈来,信口说出。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有否想到过学生的感受,是高兴呀?还是麻木呢?我认为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全面的发展。看重对学生的激励性、形成性的评价,促使学生个体能积极、健康地发展。课堂内的学生评价是一种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行动性评价,其主要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关于自主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搭筑师生情感桥梁——爱心评价

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爱心,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微笑着面对班里的每一个角落。只有这样,才能在评价中真正履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赏识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以力量,同时也使得学生在欣赏和接纳中更好地认可自己,发现自我的潜力,获得最终的发展。例如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发掘潜能》时,我利用教材中所给的故事及图片,先向学生提问题:父亲为什么能在关键的时刻举起货车,把儿子救出?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爱才激发起父亲身上的巨大潜能。从而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潜能,要善于发现挖掘自己身上的潜能,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老师的眼里每个同学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在政治课堂上,在和学生交往中,唱响“爱”的主旋律,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爱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搭筑师生情感的桥梁,老师爱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包容学生的缺点,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从而愉快地学习,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奋发进取。

二、要全面合理的评价

传统思想政治课评价方案的弊端是评价手段过分单一,仅局限于以考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采取单一笔试的方法来判定学生思想品德分数的高低。一个学生,只要死记硬背,考前临阵发挥,其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可能会得到高分,根本不考虑该学生平时的表现及思想状况。初中政治课本身就是应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而不是对名词、理论或政策的记忆。片面的掌握知识,死记硬背,一卷决定学生好坏,这就是思想政治课传统的学业评价方法的最大弊端。这种评价方式只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记了就是为了考,考完就忘,没有任何意义。这与当前所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极不配套的,必须改革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旧评价体系。

初中政治课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主动性、创造性、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品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要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来综合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平时我自己在准备政治试卷的时候,最后一道题,我都要出一个综合评价考查题,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平时各方面的表现给学生打行为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好,将知识性考试与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另外我还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收集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社会实践和操行鉴定等记录,多样化地反映学生的发展需求、优势和不足,详细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其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要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长处、优点,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但还要客观地看待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不能因为他们的不足和过失而一棒子打死。

三、要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方式。通过纸笔考试评价与行为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综合考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政治课的评价中,政治教师起主导作用,除此外,还要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评价应是政治教师、学生、班主任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应积极配合政治教师做好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要克服传统学生评价中“教师说了算”的弊端,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增加学生评价的自主权,评价形式改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创造一种民主参与、交流的评价过程。另外,还要让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参与到教育评价过程中来,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看法。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评价是在努力弥补传统学生评价不足的基础上确立的更具人文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新课程课堂学生评价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我会不断地更新尝试,通过科学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尽管道路漫长,但我坚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作者单位:抚宁县留守营镇刘义庄中学

猜你喜欢

政治课思想品德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