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快乐学习

2009-10-27刘素华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成功感创设情境

刘素华

在我们的学校里,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特别是数学,在孩子眼中它枯燥无味,是由一个个数字、公式组成。如何让孩子喜欢、主动学习数学。创设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下快乐、自信地学习,愉快的教学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心里喜欢数学

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效能,孩子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种现象也符合通常的人际关系的规则。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很聪明也非常调皮,令我很头疼,在课堂上,他经常打断我的思路,影响我的教学进程,所以一开始我非常恼火,严厉的批评他,可是我发现他根本没有悔改,有时变本加厉的捣乱。我静下心想了一下,决定改变策略,只要他上课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及时表扬,他也非常开心,下课我也时常和他说说笑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付出的辛劳在我们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愿意和老师说话的他开始主动地来找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地点头,给他送去温暖和爱,是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

此可见,孩子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

二、创设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

首先,老师创设的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它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自己熟悉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中,若能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或融入学生亲身经历的场景中,通常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情境不一定适合,可以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去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我在教学《数字的墙》一课时,就创设了各种小动物比赛用数砖来造数墙的这一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乘与除的复习课时》就将枯燥的口算、笔算、问题解决等巧妙地放在森林中各种小动物准备参加数学竞赛这一情境中去完成,学生丝毫不觉得计算的枯燥,相反积极性很高。

另外,情景创设应该贴近生活,够真。情境要有助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真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在教学20以内数加减法的应用时,出示了一些学生日常学习用品。如,尺子、文具盒、卷笔刀、铅笔、笔记本等标有不同价钱的学习用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现在有20元钱,如果要买一个卷笔刀11元,文具盒8元,够吗?第二个问题:如果用20元钱购买一个卷笔刀11元,一支钢笔6元,一个日记本5元,够吗?为什么?如果在加5元呢?第三个问题:请小朋友四个人一小组合作设计一份购买方案,必须把20元钱全部用完,不能有剩余,也不能超出。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设计的方案最好。

三、小组合作,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合理搭配,形成最佳组合。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学习小组由4~6人组成,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分组,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知识基础、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另外,我们老师在安排小组时,应该和成绩好的学生沟通好,让他们在学习上多关心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而不是去嘲笑,看不起他们,多看到成绩差的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他们成为朋友。同时,我们也要和成绩差的学生多沟通,让他们多学习,并且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好,互相学习,一定会取得进步的。

四、成功是快乐教学的帮手,应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对激发自我发展和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个学生由于自我获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积极向上的成功的情感体验,那么它随之而来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而个人内驱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条件无法比拟的。因此,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就是不断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内因,因为只有内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依据。所以,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老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学生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另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教育环境;布置有趣的数学题目;改进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态,促进学生快乐学习,享受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来数学素质教育与人性教育相结合的灿烂明天。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

猜你喜欢

成功感创设情境
高职药学类专业新生学习成功感研究*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中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和学习成功感的关系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