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活元素

2009-10-27党古国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烧瓶水蒸气液化

党古国

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景。”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物理知识真正走进生活。

一、在教学中要多创设生活情景

在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可采用讨论、辩论、小组活动、参观、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技术的兴趣,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例如:在进行“浮力”内容教学时,以“铁在水中下沉,为什么铁船可以浮在水面上”为题来设计问题情景。

二、在教学中要多探究生活问题

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能够向学生展示典型的物理现象,创设探究问题的物理情景,激发认知冲突,这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激励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大量物理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学习“汽化与液化”时同学们都错误地认为“白气”就是水蒸气。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白气”是什么,“白气”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实验:用一个平底烧瓶插入一个带有两个小孔的橡皮塞,一个孔插入温度计,另一个孔插入直角弯形玻璃导管,出口拉成尖嘴形小孔。为节省时间在烧瓶内装入少量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后,提问学生水沸腾后会变成什么?然后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思考后回答烧瓶里水面上有没有水蒸气出现?紧接着追问:你能看到水蒸气吗?为什么?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不是水蒸气?为什么水面上的水蒸气不是“白气”?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知道水蒸气是无色透明气体,眼睛看不到。再让学生读出烧瓶内温度90℃,而瓶外是室温,通过比较发现热的水蒸气通过导管从尖嘴处排出受冷,产生“白气”。为了加深水蒸气受冷变“白气”这受冷的条件,我又让他们逆向思维,如果在尖嘴处给“白气”加热,现象又会怎样呢?当点燃酒精灯把火焰靠近“白气”时,“白气”消失。老师又问:“白气”变成什么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白气”受热又变成了看不见、透明的水蒸气跑掉了。酒精灯移开,同学们又观察到了“白气”现象。当用一块玻璃靠近“白气”,玻璃上布满水珠。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珠。就此机会再引导学生水蒸气从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从而引出“液化”这一物态变化。通过这个补充实验探究,学生真正理解了“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且知道了“白气”为什么要打引号,是因为“白气”不是气,而是液态的小水珠。同时也掌握了什么是液化现象,加深了对液化过程放热的理解。

三、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了密度及其应用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农民播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浸种,今配制2L盐水,称得质量2.4kg,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在知识的迁移过程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习了电能、电功率以后,可让学生查出家中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推算一下,允许接在这个电能表上各种用电器额定功率总和是多少?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四、多利用生活资源进行物理实验

只要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做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发挥聪明才智,常见的生活资源便可变废为宝,让生活资源成为课程资源。其方法是:①看见一个生活物品,就立即想,这个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联想它在自己教学实验中的用处;②课本中或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思考要用什么日常生活资源,能否可使实验效果明显、可见度大、具有奇异性、成功率高或能否设计出另一个巧妙的方案等。

总之,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就必须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动起来,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让学生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发展观,利用物理知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市新丰二中

猜你喜欢

烧瓶水蒸气液化
藏在空气里的水蒸气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钢化玻璃的来历
煤的液化原理及应用现状
天然气液化厂不达产的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