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组织要善于运用制度化的利益协调机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9-10-27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9年9期
关键词:劳资镇党委协商

唐 颖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是要形成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党委通过建立三方协商机制,畅通非公企业劳资矛盾表达渠道,规范劳资利益协调途径,有效地缓解了劳资矛盾,其经验做法对基层党组织如何有效协调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利益矛盾具有借鉴意义。

一、长征镇三方协商机制的具体做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征镇非公经济迅猛发展,非公企业的劳资矛盾也随之增多。为协调解决日益突出的劳资矛盾,镇党委先后在镇一级层面和下属的三个经济区建立了由党组织统揽协调,政府部门、工会、企业(业主)三方代表定期协商解决劳资矛盾的三方协商机制。该机制既吸纳了国际上通行的平等协商解决劳资冲突办法的优点,又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和特色,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整合政府组织、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力量,采取平等协商的方法,协调解决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同时,镇党委通过三方协商推动建立了企业欠薪储备金制度、镇职代会制度、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较好地维护了非公企业职工群众的利益,有效地缓解了劳资矛盾,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特别是2008年8月以来,长征镇的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纷纷减薪、裁员,有的甚至关闭破产。镇党委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工会组织密切关注、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为此,各级工会组织纷纷深入企业基层,进行摸底调研。调研中发现,确实存在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经营不佳,无视法律规定,随意进行减薪裁员,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但也有一些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较强,在工会的积极沟通下,由职代会审议通过了减薪办法并获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以两家典型企业为例。宝通公司是一家从事广告经营业务的小型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其一家美国大客户突然倒闭,导致100多万的账款无法收回,公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决定减薪裁员,降低开支。公司工会得知情况后,立即与老板进行沟通,希望公司对每月亏损进行测算,尽量采取其他措施消化亏损,做到不裁员,在减薪方面要一视同仁、合法合理。同时,工会也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公司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维护公司稳定。随后,工会积极与职工沟通,将公司的难处向大家说明,希望大家理解支持,并保证一定维护好大家的合法权益。在多方面沟通协调之后,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共同商讨减薪事宜,本着“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宗旨,全体人员不论老板还是员工,按照“多得多降、少得少降”的原则一律减薪,老板降薪40%、总经理降薪30%、管理人员降薪20%、一般员工降薪10%,但降低后的工资必须达到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又如,波力食品公司是一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经营严重下滑,2008年6、7、8月财务报表连续亏损,不得已公司要考虑集体减薪。工会积极做工作,既做老板工作,也做职工工作,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公司召开了职代会,共同商讨减薪,最后约定老板减薪30%、员工减薪10%,且待公司经济效益好转后立刻恢复原有工资水平,并返还之前的扣薪部分,获得了全体员工的支持。果然,2008年12月公司效益好转,所有人员的工资水平恢复正常,并返还了减薪部分。

受到这两个案例的启发,镇党委与镇工会经过认真研究,提出要运用三方协商机制进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规范企业减薪操作程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经过前期的调研摸底、协商沟通,今年4月23日,镇党委主持召开三方协商机制会议,重点对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减薪、如何减薪等问题进行了充分协商。三方代表达成五点一致意见:1.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尽量做到不减薪、不欠薪、不裁员;工会要引导职工正确对待企业的困难,与企业共克时坚、共渡难关。2.减薪条件:企业经济效益连续亏损4个月及以上,企业在保住就业岗位的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减薪措施。3.减薪底线:职工降薪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且经营者的降薪幅度不得低于职工的最高减薪幅度。4.减薪程序:企业的有关减薪调整方案,必须事先与工会进行协商,并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5.工资恢复和提高:企业一旦经济效益转好,应在经济效益好转的次月起恢复员工的原有工资,并在协商的基础上,视企业经济效益,酌情补贴以前被减工资。如经济效益有所增加,还应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会后,企业方和工会方首席代表签订了《长征镇工资集体合同补充文本》。镇工会还将适时召开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集体合同。

二、几点启示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利益

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化解利益矛盾、协调利益关系,已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考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长征镇党委积极发挥“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想办法、解难题、求双赢,既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又想方设法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保企业、保民生。其经验和做法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基层党组织要善于运用制度化的利益协调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关键是执政党要有能力去解决和化解各种社会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社会利益大体均衡。应该看到,当前不同社会利益主体发育的程度是不同的,其差异表现在不同群体争取利益的能力不同。在强势群体一方,不仅已经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具有了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可以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相对之下,弱势群体在追逐自己的利益上,显然处于无力的状态。尽管弱势群体人数可能众多,但在政治构架中缺少利益代表,也缺少表达自己利益的制度化方式。所以,他们的声音是很微弱的,很难在社会中表达出来。因此,“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达的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建立起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①长征镇党委通过建立三方协商机制,使政府、企业和工会各方的利益都得到合理的表达,使日益增多的劳资矛盾得到制度化、理性化的协调处理。各级党组织要有效地领导、管理社会,也应借鉴长征镇党委的做法,建立健全各种利益表达机制,用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利益表达。

(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直面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在目前不少新经济组织没有党员或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下,面对日益增多的劳资矛盾,长征镇党委通过建立三方协调机制,拓宽了主要通过建立党组织来实现党的领导的传统思路,把党的工作与推动发展、维护群众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党的工作覆盖;同时充分发挥了党的统筹协调功能,有效整合了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的力量,实现了各方利益的统筹兼顾。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勇于突破,创新领导方式方法,在改进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

(三)党和工会组织要善于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长征镇通过三方协商,由企业方和工会方首席代表签订了《长征镇工资集体合同补充文本》。这是一份区域性的集体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覆盖了长征镇12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一旦企业违反合同规定,企业职工可依据该合同进行劳动仲裁。长征镇党委和工会运用集体合同这一形式,一方面由上级工会代表企业工会进行工资谈判,提高了谈判力度,扩大了工资谈判的获益面;另一方面运用法律程序、法律手段规范了企业的减薪程序,提高了维护职工权益的力度。因此在新形势下,党和工会组织必须学会和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工会要抓住机遇,提高工资谈判力度。在非公企业中,工会要和老板开展工资谈判、提高职工工资一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长征镇的波力食品公司等工会抓住老板提出减薪、要工会做职工工作的机会,与老板谈判商定一旦公司经济效益好转,立刻恢复原有工资水平,并返还之前的扣薪部分。受其启发,镇工会在《长征镇工资集体合同补充文本》中增加了一条工资谈判内容:“如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增加,还应适当提高员工工资。”镇工会抓住机遇,变被动谈判为主动谈判,借减薪谈判为加薪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启示我们,当前各级工会要抓住机会,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工资谈判力度,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注释:

①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干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劳资镇党委协商
信息化对劳资管理方面影响的探究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互联网+下的劳资统计策略
劳资矛盾缓解方法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
人大协商研究综述
浅谈当前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