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
2009-10-27郭艳
郭 艳
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重要支点,文化有着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重要源泉、为提高综合国力竞争优势提供保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自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之日起,就把探索文化建设、探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加以思考和实践,经过酝酿、发展、完善等阶段,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酝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我们党就敏感地意识到:“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①但因刚成为全面执政的执政党,我们党对于如何在新形势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文化建设还没有明确的思路,还没有可以作为指导的理论体系,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在以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以“除旧布新”为主题的新文化建设运动中产生了一些简单的做法,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朴素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开始萌生。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大规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先后概括提炼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肯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融合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外国文化光芒璀璨、成就斐然。但旧社会遗留下的脱离实际的习气、保守性、宗派性和无政府状态,使一部分人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否定一切;外国文化中、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腐败气息,使一部分人认为对待外国文化必须一概排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处理与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虽然指示主要针对的是戏曲,其实适用于整个文化领域,可以说是我们党第一次站在国家的层面上对如何对待我国传统文化问题表明态度:对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内容和不良形式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修改,对好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1960年,毛泽东在同古巴妇女代表团和厄瓜多尔文化代表团谈话时,更加明确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充分地批判地利用传统文化遗产。在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方面,毛泽东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外国文化,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随后,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当然,这一“学”是“有分析有批判地学”。1964年,毛泽东在给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一封信上作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批示,标志着我们党关于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学习外国的思想基本明晰。这一思想突出地反映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融合性的肯定。因为只有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地激发全民族的民族自信心,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新文化的发展;只有恰当地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现代的民族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肯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承传统,学习外国,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可选择,一种是教条地套用,一种是创造性地利用。由于我们党在政治上吃过教条主义的亏,对文化建设直接教条地套用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形式等等在新中国未成立之前就是明确反对的。1942年,毛泽东为延安评剧院成立题了“推陈出新”四个字。1950年,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会上,发生了京剧和地方戏谁为主的争论。毛泽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结合1942年提出的“推陈出新”,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筹备成立,毛泽东应梅兰芳之请,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这一题词是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深化,突出了文化建设要能实现对中外文化的融合,必须有所创新的观点。因为“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标新立异”②,只有“标新立异”,“推陈出新”,才能赋予传统的文化形式以新的活力,才能创作出既能反映新时代社会生活,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情感的社会主义文化内容。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肯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多样性。虽然“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向整个戏剧界提出的,但其影响很快扩大到其他文化领域。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被调动起来,不同流派之间的争论也开始激烈活跃,甚至“有一些牛鬼蛇神被搬上舞台”③。党内外出现了怀疑、否定“百花齐放”的声音。1953年出现的围绕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对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分期问题的两大阵营间的争论,社会反响很大,急需我们党给予一个明确的方针。对此,毛泽东讲了四个字,即“百家争鸣”,表明了自己的立场。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④的观点。1957年,毛泽东根据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双百”方针作了更加全面系统的阐述,还明确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⑤。此后,为增强人们对“双百”方针的理解,毛泽东仅1957年上半年就先后十余次解释“双百”方针,还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对此作专门的解释。“双百”方针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多样性的充分认识和完整把握,符合文化科学发展的规律,成为这一时期我们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
遗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和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偏差,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使得上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和方针实际上未能在具体工作中得以贯彻,“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是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害。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党的正确的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文化建设的方向、内容等方面实现了许多创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一)明确了文化建设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促进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文化领域也扭转了“左”的倾向,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曲艺、报告文学以及音乐、舞蹈、摄影、美术等作品,并在打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精神枷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鼓舞人民同心同德,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推动文化建设向着更加有利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的方向发展,我们党在1978年至1980年引导全国文艺界开展了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大讨论。期间,胡耀邦在中宣部例会上明确提出,不再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代表党中央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⑥通过讨论,人们在“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结束了“文革”动乱、转向大规模四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不利于文艺的繁荣和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总的口号:“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口号,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发展了党的八大提出的文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强调文艺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的根本指针。
(二)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建设新内容。1979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次被正式提出,并逐渐发展成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⑦之所以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因为“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⑧。1986年,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确定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及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正确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三)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新的文化建设战略方针。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昔日纠结于文化和政治的关系上的争论,又转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上。部分地方出现了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社会风气日渐坏下去的现象。为此,邓小平特别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⑨“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⑩正是基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关系的认识,邓小平最终形成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思想,后又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标志着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更加成熟。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专门研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正确地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大胆探索下,我们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初步形成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同步发展的科学体系。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成熟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党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加自觉地探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寻找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探索新起点的基础上,从明确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前进方向等角度进行研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日趋成熟。
(一)发展先进文化:深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文化建设很重要,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探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理论起点。这一理论起点到了东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融汇逐渐频繁的20世纪90年代,必须有新的发展和丰富,才能赋予文化建设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重要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探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论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性的原因之所在。发展先进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这个讲话第一次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基本纲领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概念和邓小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思维的辩证整合。那么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提出了今后需要探讨的理论内容,主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强调文化应该“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等新思想。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探求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首要任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文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2006年3月,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兼收并蓄我国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具有很强的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具体化。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高度凝缩了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一座里程碑。
(三)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成熟的又一标志。2006年5月,胡锦涛在云南考察时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进一步强调和阐述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和谐文化建设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加以阐述,进一步揭示了和谐文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当前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和谐文化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充分继承前人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着眼于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来的新的文化建设指导原则和战略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建设和谐文化具有传承性、创新性、开放性、服务性、长期性,可以说是我们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文化建设理论思考的集大成者。
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逐步清除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成果丰硕,彰显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大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充分表明我们党有关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几代领导人对文化问题的看法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体现了党的政策的先进性。
注释: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6页。
②《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0页。
③⑤《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16、414页。
④《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⑥《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⑦《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建国以来党的文献》。
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⑩《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 责任编辑:晏蔚青